1400亿!微软拿下美国军方大合同,员工却不满:工作不是为了研发武器

财经
2021
04/04
18:36
亚设网
分享

 

一提到微软,人们最先会想到的可能是操作系统。但很多人不知道,微软这样的科技企业已经开始向军事科技领域进军。

据央视财经报道,当地时间3月31日,美国陆军宣布,授予科技巨头——微软公司一份高达219亿美元(约合1437亿元人民币)的合同,该公司将为军方提供至少12万套增强现实,也就是AR设备。

受这一消息影响,微软股价连涨两日,截至4月1日收盘,股价报收242.35美元,较3月30日的收盘价231.85美元,上涨4.53%,总市值达到1.83万亿美元。

或将推动AR设备走向消费市场

据新华社报道,这份价值219亿美元的合同是微软上一次所得美国陆军增强现实合同的续篇。

2018年,微软得到美国陆军价值4.79亿美元的合同,为军用AR设备制造原型机(军用版HoloLens 2)。美国陆军在声明中表示,该头戴设备使士兵能够在统一系统中战斗、排练和训练。当时军方发言人透露,该合同期限分为两段,分别为5年的基准期限和5年的可选期限。

从外观上看,微软为军方定制的这套设备类似连接了护目镜的头盔,实际上就是一种混合现实头戴式显示器,或集成视觉增强系统(IVAS):通过增强现实和机器学习技术,将图像叠加于士兵的现实视野,可帮助士兵找准目标,甚至无需移动就能看见拐角的情况。

1400亿!微软拿下美国军方大合同,员工却不满:工作不是为了研发武器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美国广播公司ABC认为,简单来说,有了这套设备,官兵们不需要纸质地图,通过护目镜就可以进行作战任务的规划,通过护目镜还可以更好地进行战场上的沟通。

1400亿!微软拿下美国军方大合同,员工却不满:工作不是为了研发武器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在模拟攻占房间的训练中,士兵们可以看到敌方目标的全息影像;还可以观看训练过程重放,寻找其中的错误。

此外,这套设备可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坐镇基地的指挥官能够实时地看到士兵们看到的情况,士兵们也可以接收无人机等拍摄的实时画面;设备内安装了人工智能芯片,能实时追踪士兵眼睛和手的动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研发人员还利用护目镜测量士兵体温。

美国陆军副参谋长约瑟夫·马丁曾表示:“我们将所有配备IVAS的士兵都纳入到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以便与更大的网络共享信息。”

美媒表示,新型头显设备与美军现役型号相比,性能提升了一大截:从夜视系统中看出去的景象不再是圆圈状,而是完整的180度视野。只需转动一个旋钮,热成像技术就能完成目前的夜视镜无法完成的工作。如果再给步枪装上观察镜,士兵们的安全性将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1400亿!微软拿下美国军方大合同,员工却不满:工作不是为了研发武器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对于微软此次与美国军方在AR设备上的合作,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AR设备在消费级市场中并未引起浪潮,就算是微软这类巨头公司,订单量也不容乐观。通过两次与军方的合作,共签订价值近230亿的长期合同,对微软来说,除了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外,还可获得在消费级市场中无法得到的数据资源。”

“由于AR眼镜的价格对民用市场来说较为昂贵,所以行业应用是微软目前发展AR设备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由军队批量采购的话,对微软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消费电子产业研究室主任赵燕表示,“美国陆军看重的是微软的技术以及产品的性能,在一次次的测试中,将有助于微软进一步提升产品及技术的各项性能。不仅如此,当拥有资金和技术后,产品成本和售价也会随之降低,届时AR技术和设备才能真正地走向消费市场。”

微软员工不满与军方合作

微软近年来与美国军方合作密切。除了为军方开发VR设备外,在2019年,微软还赢得了美国国防部价值100亿美元的云计算服务合同。微软正在成为美军武器装备领域的一个重要玩家。《华盛顿邮报》认为,微软正在成为美军武器装备领域的一个重要玩家。

不过,与军方的频繁合作却在这家科技巨头内部引发了不小的分歧。在2018年签订那份价值4.79亿美元的AR设备开发合同时,就曾引发了部分微软员工的强烈不满,请愿要求微软取消合作,并停止开发与武器相关的技术。而在赢得美国国防部100亿美元的云计算服务合同之后,一些微软员工要求微软推迟履行该合同。

这些员工在公开请愿书中表示:“我们的工作不是为了研发武器,我们要求在如何利用我们的工作成果方面拥有发言权。”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曾为陆军AR项目辩护,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做出的决定是基于原则性的,我们不会阻止我们民主选择的机构使用科技来保护我们所享有的自由。”与此同时,美国陆军表示,AR技术可以帮助士兵瞄准敌人,防止平民被杀害。

编辑|夏志坚 杜波

校对|程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