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80后、90后立遗嘱4年翻近6倍,他们都有一个新特征...

财经
2021
04/05
12:34
亚设网
分享

导读:传统观念中,遗嘱都是和老年人或重病人划等号的,但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提前立遗嘱、规划财产,其中也包括了自己的数字遗产......

日前,中华遗嘱库正式向社会发布《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全方位对遗嘱大数据进行解读。《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中青年人群遗嘱总数 4190份,其中深圳地区中青年立遗嘱为207份。显示逐年增长趋势,近4年翻了6倍之多。其中,深圳中青年立遗嘱需求剧增,一年翻近两倍,98.5%为不动产。

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80后、90后立遗嘱4年翻近6倍,他们都有一个新特征...

80后,90后立遗嘱人数暴涨

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

随着人们遗嘱观念的变化,遗嘱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越来越多年轻人已经提前立遗嘱做好财产规划。

数据显示,“8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2020年比2019年增长了2倍多,该数据暴涨,与2020年爆发新冠疫情有一定关系,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

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80后、90后立遗嘱4年翻近6倍,他们都有一个新特征...

90后的订立遗嘱人数也有明显上升:2017年,有55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2018年这个数字是123;2019年,人数为166人;截至2020年底,人数为209人。

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80后、90后立遗嘱4年翻近6倍,他们都有一个新特征...

数据显示,截止 2020年12月31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是17周岁。 (法律规定年满16周岁以上,有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视为具有完全民 事行为能力人)除了90后以外,00后也开始订立遗嘱了。

虽然仅有近4年数据,但从“90后”人群立遗嘱增长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90后”接受并愿意订立遗嘱,2020年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说明了订立遗嘱不再是某个年龄段的“专利”。

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80后、90后立遗嘱4年翻近6倍,他们都有一个新特征...

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80后、90后立遗嘱4年翻近6倍,他们都有一个新特征...

年轻人的遗嘱涵盖支付宝/QQ/游戏账号

据白皮书,80后的遗嘱中,多达97.23%涉及到房产,52.46%是关于银行存款,还有证券基金、公司股权。

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80后、90后立遗嘱4年翻近6倍,他们都有一个新特征...

90后中则是银行存款占比最多达到81.61%,同时房产降至71.54%。

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80后、90后立遗嘱4年翻近6倍,他们都有一个新特征...

针对为何“90后”立遗嘱人中71.54%拥有独立住房的问题,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在实际工作中,他发现这部分“90后”,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现象很普遍,还有的父母甚至会将自己的部分股权挂在子女名下。“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人要订立遗嘱的重要原因,防止自己发生意外财产旁落他人,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避免财产下落不明。”陈凯说。

值得一提的是,80后、90后纷纷将虚拟财产纳入遗嘱,包括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等,而且占比从10.69%翻了几乎一番达到21.35%。

“微信遗嘱”一年近7万人留言

30岁以下占比超六成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华遗嘱库上线“微信遗嘱”小程序留言功能,在2020年,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将近7万份“微信遗嘱”。由于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市民无法出门办理遗嘱,因此许多人选择了通过在网上写下“微信遗嘱”,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愿。

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80后、90后立遗嘱4年翻近6倍,他们都有一个新特征...

数据显示,在疫情最严重时,即2月至3月份期间,全国人民留下“微信遗嘱”的数量最多,而最高峰时,中华遗嘱库小程序一天收到上千份“微信遗嘱”。

数据显示,留下微信遗嘱的人群中,大多数是年轻人群体,30岁以下的占比超六成。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占比38.7%,其次是20岁以下的人群,占比27.4%,该人群中有不少是在读学生。从数据来看,微信遗嘱颇受年轻人青睐,说明了年轻人对遗嘱并不抗拒、反感,反而愿意接受。

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80后、90后立遗嘱4年翻近6倍,他们都有一个新特征...

经分析发现,年轻人群体留下的微信遗嘱中,所表达的内容颇为丰富:有向现任、前任、暗恋对象表白的、有向闺蜜好友倾诉的、也有向父母倾诉等等,反映出了当代年轻人对美好、纯真感情的向往。

据统计:

有32.72%的市民,在微信遗嘱中“向爱人、配偶表白”;

有31.41%的市民,在微信遗嘱中“对爱人和家人作祝福、祈祷”;

有19.66%的市民,在微信遗嘱中写下了“人生经历和未来期望”;

有11.38%的市民写下了“对自己或亲友的鼓励语”;剩下4.83%的市民则写下了“立遗嘱的原因和想法”。

另外,有69.2%的市民,会在微信遗嘱附上自己和爱人、家人合照。

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80后、90后立遗嘱4年翻近6倍,他们都有一个新特征...

“微信遗嘱”对象爱人超三成

70后财产分割占比最大

从微信遗嘱的内容上看,大多数人会给爱人、家人留下心里话,而这些话,平时很难向对方亲口说出。通过微信遗嘱的方式,市民可以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情感,同时可以要求中华遗嘱库,在指定的时间,将微信遗嘱发送到指定的人手里。

同时还发现,有不少年轻人遭遇失恋、感情受挫后,会在微信遗嘱上记录并表达了自己的过程和感受。

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市民留下的微信遗嘱传递对象是“爱人”,占比达36.76%,其次是“子女”和“父母”,分别占比为24.43%、21.24%。据统计发现, 2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部分会选择留言给自己父母,感恩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而20-30岁期间的年轻人,大部分留言内容是留给自己的爱人,可见该人群十分珍惜自己的爱情;而已经结婚成家的留言人,大部分会选择给自己子女留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有5.44%的留言人会给“未来的自己”留言,留言内容充满正能量,都是鼓励并希望自己未来会更好。1.51%的人会选择向其他人传递微信遗嘱,其他人群包括了暗恋对象和前任。

70后的网友,留言的责任大部分是,对子女的叮咛嘱咐,也在这里写下对爱人说不出的甜言蜜语,一句“下辈子依然非你不娶”。他们也是微信遗嘱中的财产分割最多的最多一代人,大部分这部分网友也很有法治意见,会把自己的财产注明属于儿女的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90后的网友正处在一个三十而立的状态,感情比较丰富的时期,有对自己暗恋的人表白,对放不下的初恋感情作收藏纪念。对自己做过错事的忏悔,面对面对爱人说不出口的那句“对不起我错了”,终于释怀放手对TA说“祝福”。有些伤害告诉自己是需要时间来抚平。

00后就很酷,祝自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祝自己和喜欢心的人上同一所大学,希望一年后自己有勇气对TA说“我喜欢你”。

专家:遗嘱存信息孤岛,建议设立遗嘱检视程序

陈凯表示,“民法典”删除了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老百姓(603883,股吧)订立遗嘱有了更多选择,但也导致了新的问题。

“一个人可能在不同时期在公证处、律所、中华遗嘱库和司法所等各类不同机构订立多份遗嘱,当这个人去世时,如果法院、公证处、房地产登记中心未进行遗嘱检视就办理相关继承手续的话,很可能遗漏了某一份遗嘱,可能导致遗产处理的严重错误。”陈凯说。

他建议,借鉴大多数国家遗嘱检视的做法,人民法院、公证处、房地产登记中心在处理遗产继承事务时,首先进行遗嘱检视。同时,遗嘱库与公证处、司法所、律师共同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并在此基础上打造覆盖全领域、全体系的继承服务体系。

“民法典”实施,打印遗嘱、盲文遗嘱问世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实施后,老百姓在订立遗嘱的方式上有更多的选择,“打印遗嘱”就是“民法典”确认的一种新的遗嘱形式。目前,中华遗嘱库已登记保管22204份打印遗嘱。

据悉,在登记过程中,登记人员会根据遗嘱人的意愿,打印出遗嘱文本,再由遗嘱人签字确认,并且有两名见证人在场见证。同时,通过人脸识别、录音录像、精神评估、指纹采集、文档扫描、司法备案等技术手段,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确保订立的遗嘱是真实、合法、有效的。遗嘱人最快可以在40分钟内完成遗嘱登记全过程,比之前的自书遗嘱提高了至少3倍的速度;打印遗嘱出台后,对于书写困难的人士来说,订立遗嘱更加方便。

同时,中华遗嘱库还创新了“盲文遗嘱”、“文盲遗嘱”、“录音录像遗嘱”的登记服务,以满足盲人、视觉障碍、书写障碍、识字困难等特殊需求的人群。

对话立遗嘱的年轻人们

正直大好年华就开始立遗嘱,年轻人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中国新闻网近日就实拍了几位年轻人立遗嘱时的情景:

一、“90后”新婚妻子:意外可能降临每个人身上,要留下点什么

立遗嘱人 辛冠莹

我叫辛冠莹,我来自于山东日照,今年30岁,我于去年(2020)的11月份去中华遗嘱库立了遗嘱。

去年(2020)的时候,感觉疫情一来了以后,就会比较有忧患意识,觉得可能意外或者是说离世这件事情可能会降临在每一个人身上。

我在中华遗嘱库不仅立了一份正式的遗嘱,与此同时我还做了一个微信遗嘱,这里面主要是表达对我的爱人和我的家人的一些期许以及一些祝福以及一些感谢。其实我在写完遗嘱以后,我后面偷偷有一天给我爱人看了,我爱人就特别地激动,就觉得有一个女人这么爱他,真的是没有娶错人,这种两个人之间的心灵上的一种呼应。

我现在活着就是为了让我家里人过得更好,我如果离开,我希望留给我的家人什么,或者是我希望他们在没有我的日子里面怎么生活,这就是我妈妈曾经说过一句话,叫雁过留痕,人过留名,我们要留下点什么。

二、“90后”白领女孩:遗嘱不仅是物质,还有精神表达

立遗嘱人 王霞

我叫王霞,我今年是30岁,“90后”,老家是内蒙的,在2020年的6月份,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遗嘱。

我们是做金融板块的保险行业,所以的话其实也是可能跟我的工作有关系,看到的这些事情太多了。我就觉得其实虽然还很年轻,资产也没有像客户达到那个量级,但是我觉得辛苦打拼十多年,辛苦打拼下来这些资产,如果要是真的有一天我不幸走了之后,可能还是要给一个父母有一个寄托。

我这辈子最大的软肋可能就是父母,如果要是说真的有一天不幸走到他们前面,我能留下的我就全部都留给他们。我觉得遗嘱是就对于我们来说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物质上面的东西可能对于父母来说不是特别多,但是也是体现爱的一种方式。

其实我除了物质上面的这些,包括给爸爸妈妈写这些话,我在很用心地经营我的微信。留给我的后人,或者是留给我的爸爸妈妈,我觉得是让他们看到我精神层面上面的一些东西。

三、“80后”年轻母亲:立遗嘱是爱的承诺,不是不吉利的事情

立遗嘱人 杨女士

我姓杨,我今年38岁了,我是去年2020年7月24日在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给自己立了一份遗嘱。

我觉得遗嘱在我心目中看来,其实它是一份爱的承诺,或者是叫爱的传承,并不是什么不吉利的事情。比如说对孩子的寄语,然后对我的父母亲老人,我也是对他们有很多很感谢的话语,然后包括对我的爱人也是,因为我也希望我们的缘分能够至死不变,所以可能平常跟大家说这样的话,他们会觉得好奇怪,你想干嘛?然后通过遗嘱的形式,其实是相当于我的爱心有一个地方可以存放,然后可以嘱托,能够帮我传递下去。

在财产的分配这方面,我也安排了一下我的数字遗产。像 QQ空间,然后微信公众号,我自己赋予了它很多我的情感、我的生活,然后包括对家人的爱心,有这些情感记忆的地方,还有包括我的工作,这些我想留下来让我的家人孩子都能够看见。

我想在年轻的时候立遗嘱,能让我的家人,我的孩子,包括我未来孩子的孩子,都能看见我曾经是一个优雅端庄知性美丽大方的漂亮的奶奶。

来   源丨南方都市报(记者:张馨怡)、中国新闻网、快科技、法治周末报、《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

本期编辑 黎雨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