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龙头之一的隆基股份(601012)正式杀入氢能领域。近日,隆基股份联合朱雀投资成立了氢能子公司,新设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管理团队由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领衔。
隆基股份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未来,光伏制氢空间潜力很大,新设子公司也将主要聚焦制氢环节。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围绕隆基股份在氢能领域动向的公开信息也开始多起来,今年初,中石化曾与隆基股份等企业进行视频交流,计划合作的内容就包括光伏制氢等。
布局氢能业务
工商信息显示,3月31日,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隆基氢能)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隆基氢能股东包括隆基股份全资子公司西安隆基绿能创投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朱雀嬴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不过两方持股比例并未披露。
关于成立隆基氢能一事,隆基股份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新设子公司将主要聚焦制氢环节,“未来,光伏制氢空间潜力很大”。关于公司在制氢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储备情况,该人士则回应称“刚刚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担任隆基氢能董事长、总经理,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据悉,隆基氢能的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新兴能源技术研发;节能管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记者注意到,在隆基股份过去两年的定期报告中,并未提及氢能有关内容。公开信息中,2020年3月,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曾带队赴大同调研氢燃料电池企业。进入2021年,围绕隆基股份在氢能领域动向的公开信息开始多起来。
1月初,中石化与协鑫集团、隆基股份等4家光伏企业进行视频对话,就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展开探讨。中石化还表示,将与4家企业开展合作,内容之一就是充分发挥中石化在氢能产业链上的优势,合作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制氢、运氢、加氢设施。
今年3月,隆基股份战略管理中心总经理蒋东宇在“第六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上指出,未来,氢能需求将十分可观,绿氢将推动光伏产业快速增长。而在众多的“光伏+”模式中,“光伏+氢能”被普遍看好。
蒋东宇认为,氢能未来需求可观,绿氢将推动光伏产业快速增长。据测算,到2050年,全球氢需求将达到6亿吨/年-8亿吨/年的规模,按照该预期,未来30年,全球年均新增的制氢规模约为2500万吨,带来新增光伏装机年均900GW左右,从而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此外,一周前,隆基股份还在官微上发布一篇题为“光伏+氢=绿氢,新能源跨界融合还能这么玩”的文章。其中提到,初步计算,在光照好的地方,光伏制氢的电力成本约1毛5分钱,大幅低于现在制氢的电力成本,光伏制氢的竞争力将逐渐增强,市场空间也将全面展现。
绿氢将成发展趋势
对于隆基股份而言,光伏主业正经历上游硅料涨价而引发的全产业链价格波动。一方面,近期,硅料价格高点超过13万元/吨,这带来硅片、电池、组件等下游环节成本增加;同时上游成本压力向下游传导。但是,在组件环节,如果定价过高,客户必然不买单,将抑制新增需求,如果定价过低,又难以覆盖成本。因此,整个光伏产业链的价格博弈仍十分激烈。
另一方面,春节后机构抱团股逐渐走弱,光伏板块也未能幸免,隆基股份从125.68元/股的高点回调至目前的88.89元/股,回调幅度为29.3%。面对产业链的价格波动,市场对光伏板块的短期走势也发生分歧。
面对这些情况,隆基股份最近也有不少新的举动,例如,公司拟以16.3亿元现金收购上市公司森特股份27.25%的股份,并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以此扩展BIPV业务。另一个新动向就是此番成立隆基氢能,涉足氢能业务。
隆基股份并非第一家布局氢能业务的光伏公司。去年3月,阳光电源签约榆树市风力发电及制氢综合示范项目,该项目总装机量为400MW,其中示范制氢10MW,总投资额32.4亿元。
今年3月,阳光电源联合中科院大化所等推出PEM制氢电解槽。阳光电源表示,基于对风光电力的理解和客户紧密合作的前提,这款电解槽更适用多种制氢应用模式,适配风光储网能量接入,为未来风光进一步破除消纳障碍提供示范。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氢能产量和消费量均已突破2500万吨,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制氢大国。氢能源按生产来源划分,可以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类。目前,我国氢气主要来自灰氢。未来与大规模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配套的电解水制绿氢将成为发展趋势。
平安证券指出,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面临较大的碳减排压力,氢能冶金领域处于研究示范阶段。相比之下,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商业化初期,氢能用于交通领域进入推广应用阶段。预计到2050年,交通运输领域用氢2458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河北省、成都市、广州市、上海市、六安市、青岛市等多地已陆续出台氢能相关政策或规划,业界认为,这将有利于促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快速发展,预计从2021年起销量有望高速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