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百年梦圆

财经
2021
04/07
18:37
亚设网
分享

早春时节,垂丝吐绿的草木生机勃勃。在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奥林匹克公园,宏伟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静默无言,却用傲然的姿态讲述着13年前那场奥运盛会的恢弘壮阔。

沿步道行至“鸟巢”南侧,“北京奥运博物馆”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这处利用国家体育场下沉空间改造而成的以奥运为主题的博物馆,承载着北京奥运会“最斑斓的记忆”。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百年梦圆

北京奥运博物馆外观。 (资料图片)

奥运盛宴

2008年8月8日20时许,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开幕式上,体育场中央那个长达70米的巨大画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画轴在自如舒卷间不仅呈现出中国的文化符号,还让每个运动员在画纸上留下了彩色的足迹,构成了一幅“人类家园”的美丽景象。而今,这幅惊艳世界的入场式大画纸,就陈列于北京奥运博物馆序厅。这座博物馆展示的就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众多文化和实物遗产。北京奥运博物馆副馆长冯云告诉记者:“将北京奥运博物馆建在奥运会主场馆里,是个独创。”博物馆1000米长展线上描绘的中国奥运百年梦圆的历程,令人感慨万千。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的筹划下,在雅典成功召开。1908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前夕,中国学生在《天津青年》上刊文,提出了三个问题,之后演变成为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人什么时候能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获得一块奥运会金牌?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一届奥运会?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而言,要回答这三个问题,无疑是天方夜谭。这份承载着国人最初奥运梦想的刊物,只能被长期封存在储藏架上静静等待。

1932年7月30日,中国运动员首次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刘长春是4亿中国人的唯一代表。

1984年,新中国重返奥运赛场。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开赛第一天,26岁的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摘取首金,中国奥运金牌实现“零的突破”。

1993年9月,中国首次申办奥运会,但以2票之差惜败。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中国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无与伦比的姿态,载入奥运史册。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说:“北京奥运会是所有奥运会中最好的一届奥运会。在未来应该很少有国家可以做到这种程度。”

“通过这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罗格也表示,“把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交给北京是正确的决定,带来的益处超越了体育本身。”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百年梦圆

北京奥运博物馆内展示的少年儿童支持申奥的绘画作品。杨学聪摄

丰厚遗产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为中国在多个领域留下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此时此刻,回望2008年,还能感受到当时筹备、运营中的一丝不苟。

北京奥运组织工作的周到细致,改变了国际奥委会的惯例。奥运会举办期间,国际奥委会主席和主办国奥组委官员每天早上7点举行工作早餐会,协调解决前一天出现的问题。但在北京,这个早餐会只开了两天。早餐会取消的背后,是统一高效的指挥运行机制。

按北京奥组委的工作日程,每天下午4点,每个竞赛场馆举行碰头会,协调解决当天发现的问题;晚6点是奥运会运行指挥部会议,在全市层面解决问题;晚8点中南海举行中央奥运工作领导小组的碰头会……所有问题“不过夜”就得到了解决。

北京奥运会期间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方面的措施、做法,作为一项奥运遗产和财富被保留下来。380多项政策措施、办法在相关领域得以继续实施,成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常态机制。

庞大唯美的奥运主场馆是举办城市最醒目的“标签”。但由于体量巨大、维护成本高、功能开发难度大等原因,场馆赛后运营是公认的世界难题。而鸟巢、水立方却实现了稳定运营与持续繁荣,在承接体育赛事等各项大型活动的同时,还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都城市地标。

2008年4月,北京决定建设北京奥运博物馆作为官方唯一以奥运为主题的永久性专题博物馆。2014年1月1日起接待团体参观。2019年,根据2022年北京冬奥会进程,又对基本陈列做了新调整。

冯云经历了北京奥运博物馆筹建布展的全过程。“我们用最新信息技术吸引观众,重温奥运氛围,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打小儿在胡同里长大的她告诉记者,奥运筹办时感受最深的是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奥运会后,社会的进步体现在方方面面。这些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也将现代奥林匹克事业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如果说,建博物馆是讲述历史,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的成立则以“传承奥运遗产,促进城市发展”为己任。在奥促会秘书长付晓辉眼中,奥运会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城市功能,促进了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城市生态和人文环境得到改善。丰富的奥运遗产在城市发展理念升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扩大、市民百姓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百年梦圆

北京奥运博物馆馆藏的开幕式道具。 杨学聪摄

“双奥之城”

时光荏苒。2022年冬奥会已向我们走来。

国际奥委会有句名言:一旦成为奥运城市,永远都是奥运城市。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170万名奥运志愿者,提供了2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北京最好的名片。有人把2008年称为中国的志愿者元年,把以“80后”为主体的奥运志愿者称为“鸟巢一代”,即有担当的一代。服务奥运,成为这些志愿者个人成长的重要经历。

冬去春来,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测试演练项目,“相约北京”系列冬奥冰上项目测试活动4月将在北京赛区多个场馆陆续展开。这段日子,在北京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负责“水立方”运行的罗璇格外忙碌。即将在国家游泳中心举办的冰壶比赛和轮椅冰壶比赛,是对工作团队“冰水转换”项目的又一次检验。

2008年,还在读大学的罗璇成为“鸟巢”颁奖礼仪专业志愿者。为“零失误”进行的“魔鬼训练”、“好运北京”的各项体育赛事、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颁奖经历,成为她最珍贵的一段青春记忆。大学毕业,她毫不犹豫地进入“水立方”成为一名讲解员,后转战旅游管理和活动策划岗位。“从鸟巢到水立方,我与奥运的缘分一直在延续。”

正为筹办冬奥会日夜奔忙的刘兴华,奥运二字深深印刻在他的人生中。自进入2008年北京奥组委物流部,他再没离开过奥运事业。2017年9月,北京冬奥组委设立遗产处,负责奥运遗产的规划管理,刘兴华成为这个“小分队”的领头人。工作内容从场馆赛后利用、冰雪运动推广、奥运人才选拔、城市高质量发展,到志愿者培养、观众服务APP设计。

在奥运遗产中,最受关注的是体育场馆。北京冬奥会分为北京、延庆和张家口3个赛区,所有新建场馆在规划建设中都制定了场馆赛后利用计划,在设计、施工阶段就有明确的赛后利用目标。

在北京赛区,有“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与相邻的鸟巢、水立方相互映衬,共同组成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赛后,这里将成为北京首家四季运营的多功能冰上场馆。

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后可以开展专业级别的比赛活动,同时也可以开展群众滑雪运动。区内将建设多条大众滑雪道,发展特色旅游休闲、山地体育等产业,实现四季持续运营。

张家口赛区依托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等冬奥场馆以及配套基础设施,推动冰雪运动、山地体育、特色休闲等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遗产要早谋划,科学规划才能使收益最大化。”刘兴华把自己的团队比作“花匠”。他们精心培育的苗圃,不只为这一季的绽放,更是为留下长久的芬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学聪)

(冯虎)

(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