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最近,浙江湖州有家公司破产了。
拍卖的资产各式各样,几辆二手车标价一两万,但没人买,房产2.21亿起拍,一点也不打折,看来还是房子值钱。
这家公司叫浙江长兴汉能,看名字就知道,是鼎鼎大名的“汉能系”公司,他的老板,是前“中国首富”李河君。
浙江这公司有地可卖,对债权人来讲还算幸运的。最惨的就是啥资产也没有,比如广东汉能薄膜发电,在2020年底破产清算时,它的真实家底就暴露了——
银行存款、证券账户里面都没钱,名下没车也没房,到了注册登记地址一看,啥也没有,公司甚至连个空壳都算不上,哦,也不能这么说,它手里还有几家境况类似的公司股权,更不值钱。
上海汉能也曾因为73.5万的债务,差点被破产清算。
汉能旗下的产业园,有不少都已经陷入到官司里,海南、聊城的产业园已经被执行查封,德国的Solibro公司已经进入破产程序,美国亚利桑那收购的GSE也濒临关门。
从顶峰到谷底,只有五六年时间,中国前首富,这败得有点快啊?
锦州银行刚好也要在港股上市,不免受到影响,国开行则开始要钱,直接把汉能一干公司和李河君夫妇都告了,等开庭的时候,李河君和妻子吴媁已经离婚了,李河君花了20亿把吴媁手里的股份买断了。
国开行说,我不管,反正借钱的时候你们还是夫妻,这个连带责任你是跑不了,你们是不是夫妻我也不关心,只要还钱就行。
但李河君的钱也不多了,据说买吴媁股份的20亿,也只给了7亿,剩下的13亿都是欠条。
光靠银行支撑不了汉能的迅猛扩张,李河君的另一个依靠,是地方。
当时不少地方争着抢着引入光伏,李河君趁势把汉能撒向了全国,建立了河源、聊城、海南等多个产业基地和产业园。
拿地肯定是便宜的,投资也秉持“三三制”,地方、银行和汉能各出三分之一,汉能可能一分钱也不用出,因为它通常都是直接找地方上贷款,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当年汉能在禹城投资,向禹城市财政局借款8亿,项目烂尾不说,8亿资金还了9000万后就不还了,没办法,禹城市只好把汉能告了。
到了2019年,这样的把戏还在继续,汉能和上海签订了一个合作意向,要在上海建设新项目,投资金额高达821亿,但是签完合约之后,一直也没有动作,因为汉能拿不出钱来,显然,上海的钱没有那么好拿。
后来因为钱,海南、聊城的产业基地也先后被查封了。
当时很多人一直认为汉能重新崛起只是时间的问题,为啥这么自信呢?因为汉能手上有一个庞大的“印钞机”——金安桥水电站,每年都能稳定的赚钱。
结果后来华电一查金安桥水电站的账,发现金安桥确实很赚钱,但确实没钱。
因为钱都被控股的汉能拿走了,汉能在金安桥的占款就达到了110.65亿,而且汉能还通过金安桥发债,钱拿走了,债由金安桥来还。
为了搞更多的钱,汉能在金安桥的股份也基本被质押出去了,牵连了民生信托、四川信托、嘉实资本和海航旗下的中和担保,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汉能系在金安桥的股权只剩下30%左右,这些债主也变成了股东。
再后来,就连私人飞机公司都来讨债了。
当年,李河君买了架私人飞机,后来为了省点钱把它卖了,再租回来用,结果好几年没付租金,飞机也不还,飞机公司还是自己查飞航表,亲自去美国拉斯维加斯才把飞机扣下。
当然,被坑的最深的,还是员工。
欠薪的事儿已经不是什么大事儿了。
那几年,汉能为了搞钱,在内部发了理财产品,主要购买者就是员工,有一阵子汉能疯狂招人,什么条件都敢应,员工说,“反正工资发不出来,招人就是为了让他买理财”。
当然,理财肯定也暴雷了,员工讨薪的同时,还得讨本金,太惨了。
现在,这位前中国首富,已经被层层“限高”,在不少债权人和前员工眼里,他就是一个老赖,甚至怀疑他转移了资产。
毕竟根据天眼查的信息显示,如今汉能系的公司在表面上,已经跟李河君没什么关系了,实控人早就分散到了他的兄弟姐妹手里了。
首富背后,糟蹋了大笔资金,只留下了一地鸡毛。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猫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