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东宁:深化战略转型 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财经
2021
04/08
16:46
亚设网
分享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样一个极不平凡的历史坐标系上,需要银行业提高站位、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变化和提出的新要求,在开局之年勇担新使命、迈好第一步、展现新作为。”北京银行(601169,股吧)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东宁近日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擘画的宏伟蓝图下,金融业将迎来哪些新变化、新机遇?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求,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银行又将如何迈好第一步、展现新作为?张东宁就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金融时报》记者:进入“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面临着哪些新变化、新机遇?北京银行在转型发展方面有何重要战略规划?

张东宁:从银行业所处的发展环境看,尽管风险与挑战依然严峻,但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没有变,仍然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十四五”规划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进一步激发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内需的巨大潜能,这是统领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径,将为银行业带来诸多业务机遇。

从金融业改革来看,疫情冲击并未减慢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步伐,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朝着纵深推进,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日臻完善,金融体系的活力正在持续迸发。

北京银行将紧跟监管导向,把握战略机遇,深化战略转型,努力提升对新发展格局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服务能力。

一方面,把握居民财富增长和中等收入人群扩大的新机遇,持续加快零售转型。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居民财富增长将带来存款、理财、消费贷款等金融服务需求的持续释放,北京银行将顺势而为全力加快零售转型,在移动金融、财富管理、信用卡业务等重点领域加码发力,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将零售业务贡献占比提升至行业先进水平,将零售业务打造成为北京银行最鲜明的发展特色之一。

另一方面,把握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带来的新机遇,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也是银行业转型的主旋律。2020年,北京银行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达到3.4%,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北京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多点发力、亮点频现,推出了手机银行APP6.0、开放银行1.0、“顺天”技术平台、“京惠云”普惠线上拓客平台、“京惠贷”对公线上贷款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化转型成果。未来还将继续深入实施“京匠工程”,着力构建起具有北京银行特色、支撑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级基础架构体系,搭建数据资产管理平台,进一步发挥北银金融科技公司赋能作用,推动数字化转型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此外,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持续加快轻型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生产要素排列组合优化激发的持续增长效应。聚焦优化要素组合、激活内生动能,北京银行将进一步强化考核利润与EVA并重绩效评估体系,大力发展零售信贷、“投资银行+交易银行”“资管+托管”等轻资本业务,构筑风险权重低、资本耗用少、周转速度快、价值贡献高的业务结构。推进财务、审计、采购、运营“四个集中”,提升内部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好支撑业务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十四五”规划提出了 “增强金融普惠性”要求。结合北京银行经验,您认为银行业未来在践行普惠金融方面该从何处发力?

张东宁:发展普惠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支撑点,也是“十四五”时期银行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能力的着力点。北京银行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定位,25年初心不改,精耕细作,打造了鲜明的普惠金融服务特色。截至2020年末,全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过900亿元,增幅接近30%。

普惠金融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破解之道关键在于从供给侧发力,形成银行“敢贷、愿贷、会贷、能贷”的有机闭环,让金融“活水”能够畅通无阻地由“最初一公里”流向“最后一米”。

具体来说,一是提升“敢贷”的主动性。北京银行的经验是,通过多方引入工商、税务、司法、征信等外部涉企信用信息数据,在丰富企业画像维度、精度基础上研发“银税贷”“流水贷”“e惠融”等线上贷款产品,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打造“银担在线”合作模式,实现与担保公司线上化无缝高效对接。落实尽职免责制度,切实打消一线人员顾虑。

二是提升“愿贷”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北京银行积极打造专项规模、专职团队、专业流程、专门风控的运营模式,实施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提升普惠小微贷款在分支机构考核中的权重占比,配套专项考核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一线营销普惠小微贷款的积极性。

三是提升“会贷”的专业性。多年来,北京银行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充分借助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国文化中心的区位、政策优势,积极打造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特色品牌。累计为2.9万家科技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6200亿元,服务北京市86%的中小板、85%的创业板、76%的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科技金融贷款在中关村(000931,股吧)示范区始终排名第一。累计为9000余户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3200亿元,首都文化金融市场份额始终位居第一。

四是提升“能贷”的持续性。北京银行积极用好用足各类政策工具、合作渠道优势,提升“能贷”的可持续性。去年全年累计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300亿元。去年以来,累计发行540亿元小微金融债;与政策性银行开展超过150亿元“转贷款”合作,有效拓宽普惠小微贷款资金来源渠道。支持北京市续贷中心、首贷中心、确权中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心等“四个中心”建设,在续贷中心、首贷中心合作银行中业务量位居前列。

下一阶段,北京银行将继续按照“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的工作要求,加大普惠金融拓展力度。深入实施“公司客户倍增计划”,做大普惠小微客群规模。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启动“线上信贷工厂”建设、完善普惠拓客平台,提升普惠小微业务线上化、批量化、精准化营销服务水平。加快特色金融复制推广,打造文创专营支行2.0,试点建设科技专营支行,提升对高精尖小微企业的专业化服务能力。

《金融时报》记者: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后,如何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起好步,是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上备受关注的一件大事。北京银行在此方面有何布局?

张东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中,北京银行牢记国有金融企业的责任使命,坚持党建引领,发挥金融服务优势,通过结对帮扶、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公益扶贫等模式,积极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支持力度。目前,北京银行结对帮扶的四个深度贫困村和一个低收入村已全部脱贫脱低,“富民直通车”金融服务体系覆盖500余个行政村,“千院计划”支持超过1100家特色民宿小院建设与运营,打造了鲜明的金融扶贫特色。特别是,北京银行乌鲁木齐分行驻新疆和田市吉亚乡阿孜乃巴扎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吴进宝,光荣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之一,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北京银行将牢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坚持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继续做好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工作,同时因地制宜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力度。一方面,立足北京“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农情,以郊区、镇域为支持重点,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精品民宿、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生态康养等新业态发展;另一方面,引导旗下各家村镇银行强化“支农支小”定位,立足当地、做出特色,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李悦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