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获悉,财政部等5部门近日下发通知,拟将京沪粤冀豫等地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按照要求,上述城市将把此前报送的实施方案进行修改之后在4月30日前上报给5部门,并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并确定最终名单。据业内人士预计,示范城市项目有望在近两个月内启动实施。
示范城市“靴子”即将落地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去年9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示范期间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入围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示范期暂定为四年。
上述政策一发布,地方申报相当积极,基本都是“抱团”竞逐,除了省内城市搭档,还有跨省联合。比如,山东由济南牵头联合10市申报,四川成都也跨省联合重庆等10个城市共同申报国家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尽管市场对示范城市的落地十分期待,但相关部门迟迟没有动静。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财政部等5部门已经下发文件,要求京沪粤冀豫5地对此前报送的实施方案按照专家评审要求进行修改完善,并于4月30日前按程序上报。
相关政策规定,可依托龙头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组织相关企业打造产业链。这使得很多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出现在申报城市群中。
“亿华通、宇通客车等优秀企业对地方申报以及未来发展的推动不言而喻。”有多位行业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一方面,领先企业将助力地方提高技术、成本方面优势,从而获得示范机会;另一方面,企业也将从示范城市群拿到更多订单。
雄韬股份董事长张华农此前也表示,氢能十城千辆试点城市主要是当地政府来申报,企业参与并全力支持。公司会为在深圳等地投资的城市鼎立提供支持,希望能够成功申报纳入氢能十城千辆试点城市。
多地重点布局氢能产业
近期,多地都在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并计划打造氢能产业集群。据不完全统计,河北、广东、河南、北京等地公布的专项氢能产业投资项目已经超过千亿元。
这其中,北京刚发布的《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2023年前培育5至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交通运输领域,推广加氢站及加油加氢合建站等灵活建设模式,力争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
氢能源主产业链包括上游氢气制取、储存、运输、加氢站对氢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氢气的加注,中游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生产制造,下游氢燃料电池应用等众多环节,很多央企也参与其中。
比如,中石化、中石油在油气储运零售终端建设和运营方面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整合优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国家电投、东方电气等央企则侧重于研发氢燃料电池及其核心部件在终端应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东风集团、一汽集团和中国中车等央企也进行了深度布局。
作为氢能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显示,2025、2030年我国加氢站分别建成300、1500座,十年间年复合增速达31.1%。到2050年加氢站数量将达10000座,行业产值达12万亿元。
相关报道:
实现碳中和的终极方案 多地重点布局氢能产业(附股)
氢能源领域成长空间巨大 金宏气体已全面布局
“碳中和”加速这些上市公司氢能产业布局 前景乐观但成本控制瓶颈难解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