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消金”)、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联消金”)、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金”)等9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2020年度业绩。专家分析认为,消费金融市场未来将继续呈现两极分化之势,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仍将牢牢把持用户及流量,形成竞争壁垒。
行业参与者快速增加
《中国银行保险报》统计发现,在已披露营收的8家公司中(中邮消金未披露营业收入),招联消金的营收最高,达128.16亿元。同时,招联消金、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兴业消金”)、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消金”)和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商消金”)的营收同比2019年均有所上升。马上消金、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消金”)、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消金”)、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消金”)2020年的营收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注册地位于武汉的湖北消金营收同比下降66.64%。
2020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的参与者快速增加,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等纷纷获批开业,滴滴也于近日获批成为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
有行业人士认为,在网络小贷严监管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头部企业考虑申请消费金融牌照。由于互联网巨头在数字经济红利下,目前仍然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有互联网巨头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更被市场所看好。
未来增长将会放缓
某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消费金融行业未来的增长将会放缓。监管部门已注意到有些场景方金融存在过度消费的动向,并要求避免过度消费和诱导消费以及多头借贷。
该人士认为大约需要两年时间,消费金融行业供给才会沉到刚性匹配需求数。两年以后会恢复增长,届时那个增长将更真实。
从利润增长看,招联消金、兴业消金、晋商消金和中邮消金同比增长,而马上消金、中银消金、湖北消金和海尔消金的净利润有所下降(中原消金未披露净利润)。
海尔消金相关人士解释,去年业绩下滑主要有内外部两个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是受民间借贷利率新规和疫情影响;内部原因是公司内部战略的调整,包括2020年公司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在保障资产安全的情况下强化平台能力,稳步推进资产结构优化和业务转型。同时,2020年公司持续关停风险不稳定业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平台整体资产质量。此外,公司还加大了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提升了自有研发能力。
呈现两极分化之势
从资产规模来看,招联消金的总规模成为8家中唯一一家资产突破千亿元的公司(中原消金未披露总资产规模),达1083.11亿元。马上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中邮消金、海尔消金等规模分别为524.84亿元、445.59亿元、379.79亿元、340.06亿元和101.05亿元。晋商消金与湖北消金的规模未超百亿元。
其中规模居于前两位的招联消金和马上消金均有上市计划。《中国银行保险报》获悉,招联消金正在就上市进行筹划。马上消金也引入了中金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并与保荐机构签订辅导协议,拟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消费金融专家苏筱芮分析,未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将继续呈现两极分化之势,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仍牢牢把持用户及流量,形成竞争壁垒,而尾部小型消费金融公司一方面要应对头部企业的强势占有率;另一方面又要防范新进入的实力玩家瓜分市场份额,其处境将更为被动。
(曹言言 HA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