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遇沃土,铝工业的发展已经迈入新的纪元,铝合金的材料属性在这个时代越发显赫,成为新工业的脉门,但就是这个基础材料,一度卡住中国工业脖子,无法摆脱海外束缚。
1958年建厂,风雨磨砺60余载的新疆众和如今由孙健掌舵,他以铝基新材料入手,将巨轮平安转舵,踏上新的“铝”途。
走向新征程的新疆众和,将描绘怎样的蓝图?公司董事长孙健表示:“走内涵效益和规模效益相结合的战略路线,做精做强电子新材料产业链。”
随“芯”而动 “靶”握未来
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这是铝工业目前的现状。新基建投资热潮下,铝工业要再立新功,高端铝材,尤其是半导体级新材料成为业内公认的朝阳产业。
“在铝新材料领域,公司倾注了一代代众和人的努力和汗水,从最源头能源到高纯铝,再深加工到电子铝箔、电极箔、超高纯铝靶基材、高强高韧铝合金等,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纯铝、电容器用电子铝箔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孙健表示,“我们开发的铝电子关键材料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是国内最早介入半导体靶材领域的企业之一。”
目前,公司一次高纯铝(电解)年产能为18万吨,高纯铝产能5万吨,电子铝箔产能3.5万吨,电极箔产能2300万平方米,在靶材坯料上,公司拥有年产200吨超高纯铝基溅射靶坯中试项目,该项目也是公司配股方案中主要投资方向之一。
半导体级铝材一直将中国企业挡在门外,纯度不足是硬伤,能够量产高纯铝的企业才有资格去谈“深加工”。
这份不易是门槛,更是跳板,新疆众和数十载攻坚,终于成为我国唯一具备5N(99.999%)及以上超高纯铝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打破了国外垄断。以此为基础,公司衍生出超高纯铝溅射靶基材和高强高韧铝合金等新材料。
孙健表示:“铝基新材料的核心就是产品原材料品质可控及产品本身工艺技术成熟,原材料品质包括硅、镓、锌、锰、钛等杂质元素的控制,有的杂质元素要求控制在0.6ppm(百万分之)以下。以镓元素为例,含量过高影响航空用铝合金材料疲劳强度,降低材料使用寿命,同时带来航材开裂风险。”
公司正是依赖高品质产业链,使得上述铝基新材料工艺稳定,并开始批量输出。
技术壁垒筑高墙
在孙健看来,要做到行业领先,必须耐得住寂寞,夯实地基,否则国产替代就是纸上空谈。
经过多年沉淀,新疆众和已经实现了电子铝箔进口替代,先后承担了7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还作为起草单位承担了《电解电容器用铝箔》《高纯铝》等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新疆众和现有客户已经汇集了贵弥功、尼吉康、格力电器等头部企业,终端客户也直接向宝马等汽车整车厂供货,航空航天领域已经与航天科技、中国航发展开密切合作。”谈及闪耀的客户名单,孙健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他随即补充道:“但这些客户的考核都相当严苛,进入它们的供应链体系着实不容易,尤其是航空航天、半导体领域。”首先,公司需要通过严格的认证程序方能取得合格供应商资质;其次,公司需要接受客户对产品质量、开发能力、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再次,在产品正式量产供货前,还要经过新产品试制、试生产、客户检测程序等一系列流程。
由于下游客户对电子材料、高纯铝材料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需要较长的开拓周期和认证周期,这也意味着下游客户更换供应商的成本不菲,一旦确定将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现在有很多海外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设置了绿色电力的指标,目前公司电力能耗有近三成采用光电、风电等绿色能源。”孙健表示,“公司对此早已布局,这也是海外业务拓展先人一步的密钥。”
继往开来踏浪前行
十年磨一剑,“煤-电-一次高纯铝-高纯铝/铝合金、铝制品-电子铝箔-电极箔”全产业链格局的构成,让公司的周期属性不再那么敏感。即便在下行周期,公司也可以通过高附加值产品保证企业利润。
在产业链中,电子铝箔、电极箔等产品采用市场化的定价方式,产品毛利率能够达到30%,公司在电子铝箔领域已经实现对外出口,获得一定的定价主动权。此外,公司还布局了前端资源、能源领域,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对于未来,孙健认为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他表示:“以电极箔市场为例,估算1个充电桩需要消耗2平方米电极箔,5G用铝电解电容器也是几何式增长,新基建对电极箔需求的拉动将非常可观。”
如今,新疆众和的最大问题在于产能不足。据孙健介绍,公司已经满负荷生产,并且多个产品正处于客户验证周期,募投项目投产后,公司盈利能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在产能设计上,孙健数年前就已经将配套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以备未来的产能不足。“新厂房从0到1,公司只需要8个月就能完成,同行没有配套设施的情况下,项目建设周期则需要1年之久。”孙健表示。
如何踏浪前行?人才梯队建设最为关键。孙健表示,未来公司将以全球化视野布局人才战略,加强公司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联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