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特约评论员 宋清辉(著名经济学家)
1499元的李宁鞋炒到了49999元!近日,“炒鞋”再次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从近二十年开始流行的炒房,到十几年前盛行的炒古玩、炒邮票、炒粮票,再到近年来流行的炒白酒、炒币、炒鞋、炒盲盒,以及黄牛们热衷炒作的时下新款手机、手表、水浒卡、签名、键盘、汉服、光碟等,像2020年初市场短缺的熔喷布,甚至有传言麦当劳绝版塑胶吸管都能被爆炒。
利益驱使,必然是“炒货”的起点。当想着赚钱的人,看到贵州茅台(600519,股吧)酒的价格越陈越贵,看到有人愿意用数千元收购二十年前干脆面里面的水浒人物卡,看到有东西被爱好者们高价抢购、珍藏,便误以为或欺骗自己认为几乎所有的商品都能通过炒作来获取利益。殊不知,和贵州茅台(600519)同一时期不知名酒厂的白酒,有时降价也无人问津;许多和水浒卡同一时期的各种卡片、纸牌、玩具,随着那代人的成长而逐渐被遗忘,只有个别的商品因为某些价值变得昂贵起来。
可参与炒货的人们,只会看到商品价格的上涨,从而硬拉着各行业向“炒”挤去。如今,“炒”已经成为“盈利指向”的代称,并作为一种常态形成了产业链,成就了一个万物皆可炒的时代。这可不是褒义,因为将没有金融属性、没有大众认可收藏价值、没有广泛消费人群的商品作为一种“投机商品”,注定有人要为最后的泡沫买单。
“郁金香泡沫”是有记录以来最早的“炒货”,与“郁金香泡沫”相同,人们为了后期的盈利而争相购买各类产品,考虑的不是这些产品或物品的实用性或其内在价值,而是期望市场“供不应求”后价格的长期、无限地上涨,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次交易都很可能就是最后一次交易。炒货过程中,货币与物品的交换仅是财富的转移,商品本身不会发生变化,交易过程中间不会创造新的价值,只会加大购买者的购买成本,并会不断地吹出一个个泡沫。
即便是价格已经不可思议,也会有胆大的人敢于继续倒腾,这并非他们天生胆大,而是在价格居高不下且屡创新高的情况下,产生更为坚定的赌徒心理——认定价格会继续上涨,以及“韭菜不会是我自己”的侥幸。一旦有人无法坚持,击鼓传花的游戏偃息旗鼓,价格走高的神话自此消失。当然了,提前离场的炒作者已经转战另外一条“炒”线,因为他们深知泡沫定会破灭,因此会站在收割韭菜的前沿。
如同传销,如同庞氏骗局,炒客们手中不变的是同一件商品,变的是不断走高的价格。有人问,凭什么黄金放着不变就可以升值,凭什么房子放着不动就会猛涨,凭什么鞋、盲盒、虚拟货币就不能涨?当然可以涨,只要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想怎么涨就怎么涨。商品买卖本就是一种公平交易行为,卖方确定的价格、买方同意的价格,买卖双方你情我愿。
贵金属之所以引人注意,是“金银天然是货币”的属性决定,通过购买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保值,是不少人热衷投资贵金属的原因;房价之所以疯狂,是因为不动产多属性的叠加,既是稀缺品,又是资产,同时还是价值体现;股票之所以能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可以认为原因在于炒股是对某家公司未来发展预期的投资,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投资喜好,将资金投给对应上市公司以协助企业融资发展,未来则可以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获得收益。成熟的、有对应规则的投资方式,其本身会因为内外因出现各式各样、或轻或重或无所谓的风险,但对当前新兴的投机、炒作等方式,会显得安全一些,至少不会是一个接一个的坑,因为当炒作成为一种常态,商品使用的刚需人群也会转向投机,继而使得各行业市场乱象一片。
但是,炒作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不菲的收益,无论炒什么、怎么炒,都是典型的市场投机行为,高风险都如影随形。等到泡沫退去,就能够看到真正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