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世石脸色发红,落子时手在微微发抖,感同身受啊!”坐在裁判席上的总裁判长樊麾,从来没有看到李世石面对哪位人类对手时,手发过抖,这一次,他看得真真切切。
2016年的那场人类与智能机器人的世纪大战,李世石虽然挽回了人类的尊严扳回一局,最终还是以1:4败北。
对于这次人机大战的结果,有人惊叹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成就,也有人嫉妒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但这些都无法回避一个现实问题:智能机器人技术正在快速融入人类社会。
从扫地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到空中无人机、工业机器人,再到农业机器人,这些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诠释着“科技改变生活”这一愿景。
毫无疑问,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正成为新一轮发展中极具前景的产业,未来一定是机器人的时代。而在此背后,一定少不了那些致力于“用创新简化生活”的科技公司。
卡内基梅隆人工智能实验室前主任汉斯·莫拉韦克博士在他的著作《机器人》中写道:
“我们思维的孩子(指机器人)将会自由地成长面对更大世界中巨大而深刻的挑战......我们人类在一段时间内会从它们的劳动中获益,但......与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它们将寻找自己的命运,而我们这些老去的父母会默默地消失。”
回答机器人到底会不会取代人类的争论之前,或许我们也应该看到,智能机器人已经在不少领域代替了人工。
在日本,机器人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有用的玩伴和工人。当日本儿童遇到机器人时,他们会兴高采烈地尖叫,因为他们相信机器人也是有神灵的。所以它们也出现在百货公司中、电视上,参与教育节目。日本甚至还有一部严肃的电视剧以机器人为主角。
作为生产全世界30%商用机器人的国家,日本对机器人的接受程度如此之高是有原因的。日本21%的人口,而其老龄化的速度超过所有国家。而这个问题已经不仅局限于日本,全世界都笼罩在这水波纹之下,其中也包括中国。
据统计,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占总人口的12.6%。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老年化社会的背后是,则是一系列的用工成本和用工矛盾问题。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一组数据,从2013年到2019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上升了1.6倍,年复合率为8.7%;而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新生一代从事服务业的意愿也越来越低。
这也意味着,机器人在商用领域逐渐代替人工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智能机器人因“保障人类安全”的属性再次让其代替人类工作变得可能。商用机器人尤其是商用清洁机器人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
在机场、医院、办公区等多个应用场景中,商业市场对商用清洁机器人需求旺盛,众多国内商业清洁机器人企业加速了量产计划。
据了解,国内的商业清洁场景下有1000到1500万的雇员,其中有25%到30%专门从事地面清洁——他们推着长条形拖把,往返于大理石等硬地上,只负责及时清除脚印和落灰,保证地面锃光瓦亮。按年均5万元的雇佣成本计算,目前就存在千亿级的劳工雇佣成本。
显然,如此大的蛋糕也迎来了资本市场的强烈看好。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5月14日,中国商用清洁机器人行业共发生投资事件14起。
再加上,国家政策层面不断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机器人行业成为了重点培育行业。
去年9月10日,石头科技(688169.SH)“官宣”商用清洁机器人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入测试阶段,给行业打开了想象的空间。
4月1日,根据石头科技公告,商用清洁机器人产品开发项目完成时间将从今年9月推迟至2022年9月。而在此之前,石头科技会在年内推出第一代商用产品,进行新产品试点,可用于商场、地库等清洁面积大的场景。未来,经过持续的迭代和技术升级,石头科技正式上市的商用清洁机器人会更值得期待。
毫无疑问,作为家用扫地机器人领域的“学霸”,石头科技这条“鲶鱼”正游进商用清洁机器人的“蓝海”。
作为商用机器人里最具潜力的类别,商用清洁机器人指的是能够对室内或室外环境进行自动清洁工作的机器人,一般具有环境识别、路径规划、自主导航、智能避障、自动清洁等功能。
和扫地机器人一样,商用清洁机器人同样也是从国外传入,行业起步都比较晚;不同的是,区别于当下走进千家万户的扫地机器人,商用清洁机器人却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里。
那么,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如此巨大,为何行业发展的速度一直不紧不慢?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供给端不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进行商用清洁机器人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数量在20家上下,其中大部分企业是近几年成立的初创企业;而从企业注册时间来看,大部分企业在2015年之后完成注册;再从注册资金来看,大部分企业注册资金在2000万元以下(约占70%),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行业前景虽然广阔,但却呈现出“小而散”的特点,这块诱人的蛋糕还没有人能完全吃下。
一组数据恰恰能证明这一事实,2019年,中国商用清洁机器人需求市场规模在3.8亿元左右,而企业商用清洁机器人出货量仅在几十到几百不等。甚至,部分企业产品仍处于研发、试制,并逐步开始量产的阶段,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实际上,市场参与者较少,主要还是因为整个商用清洁机器人行业壁垒高。
商用清洁机器人涉及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低速自动驾驶技术和机器人运动交互技术等,涵盖了自主规划路线、识别障碍物、自动充电、防撞墙、防掉落等多个先进技术领域。
这意味着,几乎每一项都是“一座高山”,换句话说,也直接堵住了一些研发水平不足的新进企业。
目前来看,国内商用清洁机器人自动化程度低,多以半自动、半人工这样的“半成品”方式出现,必须安排人工去指导或者配合完成清扫工作,智能机器“智障”属性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商用清洁机器人的价格普遍偏高,单台价格在12-30万元不等。相对于全自动的清洁机器人,小型手推式的报价在万元上下,大型驾驶式的也不过2万到3万元。一个人加上一台自动化清扫设备就能完成3-5人的工作,在投资回报比方面,全自动显然比不上半自动的清扫设备。
不过,商用清扫机器人目前在技术和成本上的行业痛点,恰恰给一直深耕在扫地机器人领域的“三好学生”石头科技带来了机会。
从家用扫地机器人到商用清洁机器人,“跨界玩家”石头科技能给这个行业带来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商用清洁机器人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芯片、传感器、SLAM算法等,普遍用到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深度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从稀缺性及产业价值综合考量,芯片、传感器、SLAM算法将是未来各家企业需要攻克的战略高地。
石头科技董事长兼CEO昌敬曾表示,石头扫地机器人的竞争优势以及公司的护城河主要就是依托技术的积累。
从2016年自研的LDS 激光雷达+ SLAM算法,率先攻破了扫地机器人在智能感知与算法规划的技术壁垒,成为了全球首家将激光雷达技术大规模应用的企业。
到2020年创新式地升级了AI双目避障+LDS激光导航技术方案,一年后,又推出 3D 双线结构光+AI避障策略,将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扫地机避障技术,整个扫地机器人行业都被推向了一个新台阶。
从LDS激光雷达到SLAM算法,从3D算法系统到AI双目视觉,高度重视研发的石头科技已经手握多项核心技术,智能算法含金量高,技术护城河极其深厚。
商用清洁机器人和扫地机器人一样,产品间的核心竞争,不仅是单一的硬件技术较量,背后还有先进算法的博弈,各类路径规划与深度清洁解决方案,是AI、定位系统、大数据间的全面战争。
石头科技已经为扫地机器人添上了眼睛和大脑,自然也可以让商用清洁机器人“更聪明”。
对整个行业来说,此次石头科技的入局,无疑能够带领商用清洁机器人从半自动走向全自动,进入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全局规划类时代,摆脱人工去跟随指导和配合的境地。
当然,除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外还不够。
目前,石头科技已经建立起了强有力的供应链体系,对于智能硬件公司,强大的供应链,意味着产品有更广阔的开发空间、更精准的目标市场以及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以图像开发LDS最重要的图像传感器为例,石头科技当年能够以1699元的恐怖价格推出第一代LDS扫地机器人,得益于对产业链的打通、降低整个行业的成本,而这也是石头科技的底层竞争力。
在如今的国产浪潮下,石头科技也已经完成了核心元器件的“中国芯”,一旦出现“卡脖子”,可以完全做到国产替代,不仅在质量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很好地解决了价格这一主导因素让商用清扫机器人难以规模化应用的痛点。
石头科技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对前沿技术的不断探索,这是扫地机器人行业的“龙头”石头科技给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带来的答案。同时,这也意味着石头科技的商用清洁机器人也将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从另一个维度上来说,石头科技从TO C到TO B,左手“家用”,右手“商用”,将成功不断复制,无疑也将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毋庸置疑,这位为技术痴狂的价值创造者,已经再次走上了一条智能颠覆生活之路,未来可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经无忌。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