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次新股顺控发展复牌以“意料之中”的跌停报收,其此前的连续21个交易日涨停,离不开游资的力捧。回顾近几年行情,游资爆炒次新股的场景时有出现,但相关标的多逃不过估值回归、股价现原形的结局。且一旦触及市场操纵的法律红线,次新股“炒家”还将面临监管的巨额罚单。
次新股缘何被捧成“主角”
近期游资之所以活跃度骤增,一是由于机构及外资的市场话语权有所下降,二是碳中和题材热度持续性高,使各路游资得以聚成合力。
今年年初,天量的基金发行将市场“抱团”风格引向极致。截至春节假期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基金百大重仓股估值普遍升至历史90%分位以上。但如此极致的风格难以长期延续。春节假期过后,随着基金发行趋缓,再叠加无风险利率上行等边际因素,“抱团”逐渐瓦解。截至最新收盘,A股千亿市值公司平均已较今年以来高点回撤约25%。
外资流入同样也放慢脚步,北向资金今年以来的净买入额刚刚超过1000亿元,不及2019年同期水平。
机构与外资后劲不足,游资却迎来碳中和这一重磅题材。此前,在2012年、2013年、2015年、2017年,几乎每一次有“高规格”题材出现,游资都会借机表现。而树立领涨标杆,则是游资运作一个题材的基本套路。此时,刚刚上市、主业包含垃圾焚烧发电的顺控发展进入游资视野。
为什么选顺控发展?整体看,游资近期选股有两个特征:一是主打上市不久的次新股,二是聚焦电力、环保等相对冷门的行业。
与已上市多年的股票的相比,次新股有流通市值小、机构持股轻等特点,这有利于游资吸筹并拉抬股价。以顺控发展为例,即使在21连板之后,公司流通市值也仅为35亿元(昨日跌停后已不到32亿元),仍低于A股的中位数水平(39亿元)。
在顺控发展之前,从2017年的张家港行开始,游资近年来对次新股始终保持很高的敏感度。一旦有新题材出现,相关次新股品种往往率先异动,并有很大概率成为领涨龙头。
此外,在近期的碳中和概念炒作中,顺控发展、新天绿能、长源电力等领头品种不但买方机构关注度低,甚至连卖方研究的覆盖率也基本为零。游资选择将这些标的捧为领涨龙头,反映出当下游资对机构热门股避而远之的态度。
早在2017年4月,市场曾热炒雄安概念。当时,机构在华夏幸福、金隅股份、唐山港等多只概念股对高位抢筹的游资展开狙击,其中华夏幸福4家机构联合卖出60亿元的龙虎榜一度引发热议。在机构大举抛售下,资金实力不济的游资无力承接,多数被迫割肉离场。游资也从此对机构持股量较大的标的心存忌惮。
“领涨标杆”风险积聚
机构“抱团”总有瓦解的一天,游资炒作也终有熄火的一日。随着股价持续拔高,顺控发展等部分热门品种的交易风险快速积聚。
顺控发展上市以来21连板的走势虽较为罕见,但A股历史上仍能找出一些相似案例。目前来看,这些个股尽管一度涨势凌厉,但只要股价见顶,其随后的调整也十分剧烈。
2017年下半年,人工智能概念发酵,次新股中科信息在上市之初的22个交易日连续上涨,其中包括18个涨停。中科信息股价在上市第22个交易日见到阶段高点,这也成为该股迄今的最高点。截至目前,中科信息股价已较当初的高点回撤近70%。
2015年上半年,受当时极度亢奋的市场环境影响,次新股鲍斯股份在上市初狂揽24连板,较发行价上涨近12倍。随后,鲍斯股份以同样极端的尾盘“天地板”结束了疯狂涨势,并在不到30个交易日内急剧回撤超过70%。
股价大幅偏离基本面是造成这些股票估值回归的主要原因。顺控发展也在最新披露的公告中强调,公司估值已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据公告,截至今年4月6日,顺控发展所处的“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市盈率为22.77倍,而公司市盈率已达到148.89倍。
顺控发展昨日复牌跌停,或许就是其估值回归的开始。
法规红线不可逾越
游资的活跃虽是一种市场现象,海外市场也存在大量的高频交易,但法律和监管规定的红线始终是不可逾越的。
借鉴2017年初次新股张家港行被爆炒的案例,根据2018年底证监会披露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北八道集团控制使用数百个证券账户,采用多种手段操纵张家港行股价,被没收其违法所得4.67亿元,并处罚款23.34亿元。
自2018年至今,证券市场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持续加强,对市场操纵行为“零容忍”态度明确。如新证券法将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由四类扩展到八类,并明确“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刑法修正案(十一)也明确,“幌骗交易操纵”“蛊惑交易操纵”“抢帽子操纵”等操纵市场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今年初,证监会开出行政处罚“1号罚单”,熊模昌、吴国荣因操纵华平股份被合计罚没390万元。3月下旬,上海证监局披露投资者保护“十大案例”,其中包括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媒体荐股帮助“庄家”出货,以及个人投资者拉抬股票盘中价格被书面警示等案例。
2017年年中,上海证券报曾刊发题为《游资敢死队遭遇“艰难时刻”》的文章,当时,在监管环境日益严格、市场风格急剧改变、场内投资者警惕性不断提高的“三重趋势”下,部分游资擅长的短线操作模式接近失效。此后,不少游资大户一度淡出了江湖。
如今,游资重新活跃,还在市场舞台上“抢镜”夺眼球,但上述“三重趋势”并未发生改变,游资的这些套路,又能有多大施展空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