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晚,江苏国信(002608)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6.91亿元,相较于去年有小幅增长;扣非净利润22.74亿元,同比增长22.14%;完成发电量551.32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8.13%;存续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1904.24亿元,占比60.56%,较年初增加1192.43亿元,增长113.17%。
经营持续向好
重组后开分红先河
公司的能源板块主要从事电力、热力生产、相关电力服务、煤炭销售业务及售电业务,截至2020年底,控股装机总容量1443.7万千瓦,其中已投产1377.7万千瓦(煤电容量1118.5万千瓦、燃机容量259.2万千瓦)。2020年,公司电力板块实现营收206.16亿元;在金融领域的主要资产为江苏信托,金融业务板块整体实现营收10.75亿元,经营状况持续向好。
年报显示,公司电力业务发展良好,子公司苏晋能源2020年为公司贡献营业收入22.3亿元、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75%、115.21%,是公司强有力的利润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司保证机组稳定运行的前提下,积极参与调峰、调频,全年增加辅助服务收入8137万元,同时加强了“三废”(灰渣、粉煤灰、石膏)业务开拓,2020年共实现“三废”收入3.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17%。
基于稳健的运营和长期向好的业绩,江苏国信披露分红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据计算,公司2020年度可分配利润为8.27亿元,现金分红总额为7.56亿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91.36%,这也是2017年公司完成重组实现整体上市后首次派发红利。
发挥协同效应
降本增效提高盈利能力
作为A股唯一拥有“能源和金融”双主业的上市公司,过去几年间,江苏国信不断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公司投融资平台优势,推进产融结合,实现公司整体降本增效。
在同业公司中,江苏国信在盘活资金、融资手段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利用子公司国信能销这一煤炭集中购销平台,不断加强、巩固、深化与长协煤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2020年与长协煤企签订年度合同总量共计1200万吨。此外,公司还加紧建设秦港物流二期项目,此项目为江苏省煤炭物流储备基地之一,二期工程建成后,一二期工程设计通过能力可达1900万吨,有效降低公司燃料采购成本。
得益于公司管理层的优化管理,2020年江苏国信购煤成本同比减少19.45%。另外,通过“财票直贴”的方式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去年共开具票据8.26亿元,节省财务费用约1000万元。
多措并举
加速推进转型升级
伴随“碳中和”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识,进一步调整全球能源使用结构,用技术变革及创新换取长远可持续发展成为后续碳减排政策的重心。江苏国信作为省内重要的供电企业之一,担负着控制碳排放的重要责任。作为先行者,公司多措并举,踏上绿色转型,推动数字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一方面,江苏国信通过技术创新,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量。公司积极推进新一代电厂系统,布局了国信扬州数据型电厂。该系统包含煤价预测、煤场库存与管理、煤炭掺烧、年度运方、粉煤灰营销平台五大架构。在掺烧管理和运方管理环节,能有效实现机组最优掺烧和预测电量,降低碳排放。
另一方面,公司也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发电业务,持续利用大机组成本优势和环保优势,积极开拓电力市场和供热市场。截至目前,现有燃气发电机组10台,总容量为2592MW,占比已提升至17.95%,清洁能源机组比例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公司将在天然气国家干线管网附近地域选择燃气发电电源点布局,建设燃气发电机组,发展壮大清洁能源;此外,还将考虑和探索抽水蓄能、化学储能、氢能等业务的可能性,并在碳捕获等方面积极储备相关技术和人才。
(编辑张伟)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