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廖蒙)币圈遭遇全线血洗,关于加密资产监管方向也在重提。4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4月18日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分论坛上,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央行副行长李波等与会嘉宾在谈及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数字资产时表示,数字资产(即加密资产)要与数字货币进行区分,并将继续保持现有监管举措。
在央行对于加密资产交易后续是否仍然保持强硬立场这一问题上,李波明确指出,比特币和稳定币均属于加密资产,本身不是货币。加密资产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投资工具”,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国家都在研究对于这一投资方式应有怎样的监管环境,确保对于这一类资产的投机不会造成严重的金融风险,“在研究明白需要怎样的监管规则之前,我们会继续保持现在的举措和做法。”
对于稳定币的监管方面,李波表示,稳定币作为加密资产由私营企业发行,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支付解决方案,就要像银行或者准银行金融机构一样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
除了中国央行明确加密资产“投资工具”这一定位外,数位海外嘉宾也就加密资产监管发表了观点。泰国银行助理行长瓦奇拉·阿罗姆迪与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奥古斯汀·卡斯滕斯也同样认为,从货币传统职能因素考虑,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更多是一种可投资的资产,而不具备作为交换媒介、储值等基本功能。
针对这一情况,周小川进一步补充道,在考虑数字资产功能方面,中国特别重视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为实体经济服务,不论是数字货币还是数字资产都应与实体经济密切结合,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容易出现问题。“数字资产对于实体经济的好处究竟是什么,我现在也还有疑问,所以大家就会持有比较谨慎的态度。”
在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看来,此次发声是在数字人民币试点有序推广的背景下诞生的,一方面将具有官方性质的数字人民币与具有民间性质的加密资产区分开来,为法定数字货币正本清源,另一方面则突出了加密资产“另类投资品”定位,强调金融风险的防控。
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资产成为热议话题,与其价格走势密切相关。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自2020年12月以来,比特币交易价格一路飙升,也多次因短期内暴涨暴跌而“出圈”。在此情况下,海外部分主流机构接受比特币、上市公司投资比特币等消息频出,关于防范其风险的警示也屡有传出。
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加强加密资产监管已是全球的主要趋势之一。事实上,就在本次论坛召开的同一日,4月18日,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虚拟货币全线崩盘,比特币日内跌幅一度超过15%,48万人遭遇“血洗”,超400亿元资金爆仓。这也被认为与土耳其央行叫停加密资产交易这一监管动向密切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上相关监管人士发言后,部分币圈人士将“央行研究对比特币、稳定币的监管规则”解读成对于加密资产的“重大利好”。
但从比特币走势来看,国内监管发声后,并未像币圈人士理解的带来利好,比特币依旧大跌不止。Wind数据显示,4月19日比特币延续了下行态势。截至4月19日11时,比特币报56499美元,日内跌幅为6.15%。
苏筱芮指出,相较于所谓“重大利好”消息,监管层对于加密资产交易实际上传递了更为审慎的政策信号,尤其是在国内,加密资产如果脱实向虚沦为纯粹的投机工具,后续必然会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
“此前,欧洲、美国金融官员也曾表达过类似观点,例如比特币具有较高的投机性等,”苏筱芮分析道,各国政府官员相继表态后,市场将重新审视比特币存在的政策风险和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持币意愿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动摇。与此同时,此类不具备官方背景的加密资产如何为实体经济赋能,后续或将成为各界深入探讨的议题。
苏筱芮强调,作为一个投资工具,比特币等加密资产价格波动缺少限制,且容易受到各类消息面因素影响,交易风险也由此加剧。而比特币价格近期飙升也存在炒作的嫌疑,泡沫必然存在,其他加密资产的价格也随着比特币价格波动而变化。在全球经济水平逐渐恢复常态、各国监管层进一步加强防控后,泡沫可能会被刺破。“普通投资人应该避免参与这一风险活动,防止被收割。”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