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老人群体,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问题,对养老安排的充足性、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日,在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主办的“万户健康公益项目”启动仪式上,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指出,如何让3亿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从“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看,保险将在“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养老话题备受关注。在政策指引下,为解决养老供需矛盾,保险业在产品创新上花费了大力气。
2020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2021年2月21日,《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将在北京、浙江两地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之前的商业养老保险不同的是,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领取年龄必须在60岁以上。
周延礼提出,目前,国内基本养老、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养老等多层次养老体系尚未形成合力。因此,要规范和发展商业保险,让第三支柱多承担一些责任,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在第三支柱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要清晰认识到,当前所提供的保障服务与老年人实际需求仍有很大差距。
“尤其是大多数老年人患有慢病,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体人口的3.2倍,慢病老人需要长期的、稳定的治疗,花费较大,给医保基金和所在家庭都造成了严重的压力。但传统商业保险对被保险人身体状况要求较高,适合老龄群体的健康保险产品明显不足。”周延礼强调。
近年来,普惠保险随着普惠金融政策的推进,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普惠金融政策首次被提出,保险也被多次提及。
周延礼认为,相互保险具有公益普惠的天然属性,能有效提供人民群众真正需求的补充性福利保障,将更为充分的健康保障有效扩展至弱势群体、带病群体或者特定人群等。
周延礼称,目前普遍存在健康险公益性不够,普惠健康保险相关认识和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健康险与医保结合程度不高、深入参与基层医改力度不足等问题。希望除了相互保险,其他的财产、人寿保险公司,都可以着力推动健康保险产品,使这些产品能够直达老年群体,解决老人的健康疾病问题。
(季丽亚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