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规范的医疗评级去规范医生不良行为

财经
2021
04/20
20:36
亚设网
分享

4月18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张煜医生在知乎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将当前医疗机构的一些不良医疗行为,尤其是针对癌症治疗的收费及诊疗方案、治疗效果的突出问题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中。张煜医生在该文中表明了发布文章的立场,是为了肃清医疗环境,规范医疗行为,要求国家加强监管,确定红线,解决当前癌症患者面临的“人财两空”的困境。

张煜医生作为一名医疗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明确指出了医疗行业里存在的一些因各种利益驱动存在的不良或不规范的诊疗行为,先不论观点是否正确,至少让社会公众能够多一种角度更多了解医疗行业这个专业性很强、技术壁垒很高的行业,确实勇气可嘉,也很有责任感。

张煜医生的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从临床实例的角度指出了当前肿瘤治疗中的乱象,比如胡乱更改标准治疗方案等;二是从自身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导致问题的原因是医生专业知识不足、经济利益驱动、缺乏有效政府监管、医生的道德风险、患者的无力反抗等;三是提出了认为解决此类问题的四个最重要的方式:法律的支持、政府监管体系的加强、推进同行业审核互评、向民众普及正确知识。张煜医生认为最关键的一项举措就是国家通过各种方式设立红线,从严从快惩处损伤患者生命权益的医疗行为。

笔者认为,张医生在文章中提到“我期望的是公平的医疗,对患者公平,对医生也公平”,理想和初衷是好的,但现实实行起来却太难,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人是趋利避害的,上有政策下必有对策的,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医疗行业说到底是服务行业,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而更多是一种经验科学。因为凡是不能被证伪的学科统统不能称之为科学。而一家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几乎没有一家评级机构、行业协会或者政府部门能够单独评价,患者的意见就更不统一了。相反,越大的医院,接诊患者的人数越多,投诉举报越多。那么该如何制定所谓的监管红线呢?通过法律吗,法律一出台就已经滞后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况且如何界定“医疗不良行为”本身就是一个难题。通过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吗?过重的监管责任一定会导致繁琐的审批流程,比如美国的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引发的“药物滞后”问题,因为对于一些身患绝症的患者来说,比起用药安全,他们更希望能加快新药审批流程,节约时间成本,毕竟他们的病情等不了,更愿意孤注一掷,说不定还有存活的机会。通过同行业的互评体系吗?那一定要设置不同指标,通过量化的方式来评价医院的服务,医生的业绩,多少指标合适呢?指标的权重又是什么呢?如果设置治愈率、存活率为一项权重高的正指标,那一定会导致医生只愿意接诊感冒、发烧,好治的病人,对于一些身患重症的病人就没有医生愿意接诊了,因为很有可能会影响他的评级,还有可能在出现一些情况时,被认定为存在医疗不良行为。

医疗不良行为不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项难题,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曾经公布了一份由全球27名知名专家组成的团队完成的研究报告,该报告称:很多手术没有必要,比如美国有高达70%的子宫切除手术、西班牙有25%的膝关节置换手术,都是“不当使用或过度滥用的医疗行为”……

那该如何解决这个困境呢?任何单一的方式都不奏效,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的思维。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一点是消除医疗行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当然因为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不能要求每一个患者都变成专家,而是应该在法律规定和政府监管的基础上,引入更多评级机构,让这些评级机构来提供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甚至通过明察暗访、实际体验等方式对一家医院的各项服务做出评价。同时这些评级机构之间也要用市场机制引入竞争,由患者自由选择评级机构的判断,从而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到不同药品、诊疗服务、疗效之间的优缺点,根据自己的心理预期和经济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诊疗方案。同时,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口碑、建立医生和患者的互信关系,也依然是医疗行业最重要的课题。

其实,张煜医生发表的这篇文章也是市场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方式之一,虽然张煜医生之后迫于压力删除了文章,但笔者还是认为我们的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才能不断的进步。

(马金露 HF120)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