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银保监会召开第270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贵州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华涛就贵州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金融探索实践予以介绍。
贵州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华涛
12个农业特色产业累计带动753.5万贫困人口增收
李华涛表示,贵州银保监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结合贵州实际,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
一是聚焦“产业兴”,推动金融活水浇灌乡村。积极推动银行业重点支持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发展,12个农业特色产业累计带动753.5万贫困人口增收,12个农业特色产业贷款余额1130亿元。引导地方法人银行加大“一县一业”产业扶贫贷款,全省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753亿元。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级授信面65%,培育壮大了一批茶叶、中药材、特色食品等领域龙头企业。在助力农村产权改革方面,“两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63亿元。
二是聚焦“乡村美”,推动金融资源建设乡村。引导资金投向农村,支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首先,全力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在全力支持66个贫困县923万贫困群众脱贫的同时,引导国开行、农发行等银行累计发放455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192万群众搬出大山,搬迁人数占全国搬迁总人数的六分之一,从根本上改变山区贫困群众生存生活环境。
其次,全力支持通村通组道路建设。在支持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基础上,累计发放农村道路贷款1084亿元,支持建设通村通组路,覆盖近4万个村寨,惠及1200万农村人口。
再次,全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发放“美丽乡村贷”等产品,支持农村小康路、水、房、电、讯、寨等六项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4872亿元。推动农房保险实现全省农户全覆盖,统保以来累计赔付4.9亿元。
三是聚焦“百姓富”,推动金融服务扎根乡村。建立健全“金融+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全省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533亿元,位居全国前列。为贫困户特设的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560亿元、支持91万户次贫困户,贫困户覆盖率近50%。深入开展农村信用建档评级工作。农合机构对全省782.5万户农户全部建立了资信档案,评级授信农户725.21万户,占比92.7%,授信金额5123亿元。
贵州是全国最早消灭银行机构空白乡镇和金融服务空白行政村的省份之一,银行机构乡镇覆盖率、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覆盖率和保险服务覆盖率均保持100%。截至2021年2月末,贵州省涉农贷款余额1.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42.3%,为全省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发展农业产业是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根本之策
“十三五”收官,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战主战场的贵州,与全国一道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全面66个贫困县,其中16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脱贫人数全国最多,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
“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金融支持,是贵州银行业保险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李华涛介绍,下一步,贵州银保监局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
一是保持金融支持政策和力度总体稳定。督促全省银行业保险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过渡期内保持现有金融支持政策、支持力度总体稳定,并不断优化完善。同时,继续明确考核目标,加强监管引领,推动脱贫地区贷款余额和农业保险保额持续增长,保持稳定的增量供给。接续推进定点帮扶工作,对定点帮扶地区扶上马送一程,巩固好来之不易的帮扶成果。
二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金融服务。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的省份,安置点多、搬迁群众多。鼓励保险机构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救助类保险,对搬迁群众因病、因灾、因意外、因失业等造成的损失或费用提供保险保障。
三是持续加大脱贫地区县域产业发展支持。发展农业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根本之策。将继续引导银行机构加大脱贫地区县域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重点增加对产业链长、带动脱贫人口多、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的信贷投放,适当降低信贷门槛,下放信贷审批权限,鼓励参照LPR发放中长期优惠贷款。
四是发挥保险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保障作用。鼓励保险机构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面向不特定人群的防止返贫保险,积极发展面向收入低的人群的普惠保险,通过意外险、健康险、定期寿险等保险产品提升抗风险能力。
(李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