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是我国制造业31个门类中的碳排放大户,碳排放总量占全国16%左右。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碳排放大户钢铁行业如何减排?
4月22日,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正式成立。中钢协执行会长何文波在委员会成立仪式上表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碳达峰碳中和是钢铁行业工作目标的重点,目前政府部门正在明确职能,制定计划,形成方案;各企业也在加强人才培养,拟定减碳路径,明确减碳技术路线;委员会也将尽快明确组织架构、工作定位、工作机制和工作计划,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尽快组织开展具体工作。
将编制钢铁碳达峰路线图和行动方案
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下设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以及低碳发展研究工作组,低碳技术研究工作组,低碳标准研究工作组。同时,下设三个承担具体工作的低碳发展研究基地、低碳技术研究基地、低碳标准研究基地。其中,顾问委员会成员由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担任。首届推进委员会顾问委员有五人,分别是中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宝武集团董事长陈德荣,世界钢协主席、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原冶金部副部长殷瑞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何文波透露,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成立后,将尽快摸清行业在碳减排方面的现状,立刻着手研究行业碳排放核算标准,核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同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行业碳达峰路线图和行动方案。“委员会还将组织开展先进适用低碳共性技术研发,积极申请国家、有关机构、组织支持;组织低碳技术标准研发和制定,加强低碳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等。”何文波说道。钢铁行业“碳达峰”面临三大难点中国钢铁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性产业,拥有世界上最完整、最大规模的钢铁工业体系。然而,钢铁工业也消耗了大量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是我国制造业31个门类中的碳排放大户,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的16%左右。再加上我国钢铁工业长流程生产的粗钢产能约占90%,碳排放总量控制压力巨大。
在何文波看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钢铁实现碳达峰目标至少有三大难点:一是钢铁消费强度和规模。钢铁消费强度对应着钢铁生产规模,钢铁生产规模对应着排放总量。在钢铁低碳生产突破性技术实现前,生产总量不达峰,排放达峰很难实现。
二是金属储备不足。已经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在已完成的高碳发展阶段形成了充分的钢铁蓄积量(相对其生产规模的),以欧美为例,现在的钢铁生产主要的原料不是一次资源铁矿石,而是二次资源再生钢铁料(废钢)。美国一年只进口600万吨铁矿石,自产铁矿石也不过5000多万吨,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炉流程占70%之多。
而我国废钢使用比例仅占20%,电炉流程仅占10%。在可循环利用的钢铁再生资源比例仍然较低的情况下,要使吨钢碳排放实现大幅度降低也是很难实现的目标,除非像氢冶炼这样的突破性低碳技术能够尽早得以商业化大规模应用。
三是中国钢铁要同时应对污染物控制和碳排放两大难题。一手抓2.5,一手抓1.5,称之为双重减排任务、双重减排压力。超低排放要在短短的几年内实现而且已经在大量投入;实现低碳发展目标所需投入现在还难以估算。中国钢铁巨额的投入叠加,相对已经基本解决污染物排放问题的发达国家钢铁业而言,成本竞争力将相对减弱,需设法找到补偿性措施。
据有关数据预测,中国实现碳达峰前,碳减排每年投入需要2.2万亿元,累计22万亿元;2030-2060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每年需要投入3.9万亿元,累计近120万亿元。钢铁行业据此估算,碳达峰需要投入近3.5万亿元,碳中和需要19万亿元。
宝武等钢企已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如何在巨额投入情况下,保证行业的盈利能力,保持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健康发展,是钢铁推动低碳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宝武、河钢集团今年已率先提出 “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其中,中国宝武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2035年实现减碳30%,2050年实现碳中和。
据悉,中国宝武将以科技创新打通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创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打造面向全球的低碳冶金创新技术交流平台;建立开放式研发创新模式,开展钢铁工业前瞻性、颠覆性、突破性创新技术研究;建设面向全球的低碳冶金创新试验基地,促进钢铁上下游产业链技术合作。
此外,宝武、河钢、首钢、建龙、酒钢、日照等一大批钢铁企业积极探索建立氢冶金示范项目并已有所突破。
而一些研究机构已开展了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北京科技大学组建了二氧化碳科学研究中心,东北大学组建了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
“钢铁企业要走节能、减排、脱碳等绿色发展之路,当前要高度重视脱碳,包括合理利用废钢、少用或不用化石能源、以税收和配额等措施限制高碳负荷产品出口总量等。”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原冶金部副部长殷瑞钰表示,“政策方法规方面,应分行业实施碳交易,分阶段分产品开征碳税,出台脱碳化负面清单,酝酿脱碳化立法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