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国际化战略又迎重大布局 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双双寻求境外并购机会

财经
2021
04/29
16:30
亚设网
分享

中金公司国际化战略又迎重大布局 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双双寻求境外并购机会

中金公司国际化战略又迎重大布局 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双双寻求境外并购机会

刚有外资机构谋求在华设立证券公司,又见中资券商意图收购海外资管标的。


近日,中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负责人徐翌成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公司通过内生外延并举加快国际化发展,包括寻求收购亚洲中型资产管理公司。此外,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中金财富总裁吴波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公司同时也在寻求收购财富业务,“不过暂时还没有选定目标”。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中金公司确认了上述消息,这也让中金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寻求收购境外资管公司和财富管理公司的券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本周法国巴黎银行在华设立证券公司的审批材料刚刚被证监会接收,国内外资券商的队伍或将再次扩容。一周之内,“引进来”、“走出去”的信号接连出现,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正行至深处。

资管业务外延式扩张

“监管限制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回报后,会令更多银行将资金委托外部公司管理,预计未来十年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有望增长最少十倍。”基于对行业的看好,中金公司掀起了收购境外资管公司的行动。

在2020年的业绩发布会上,中金公司CEO黄朝晖即透露了“国际化”的布局,表示将继续在发达国家的金融中心进行布局。

“我们已经在发达国家的7个金融中心进行了布局,但还不够,我们还要继续覆盖,增加在发达国家的金融中心的覆盖。”与此同时,黄朝晖表示也将通过增加人员、投入和业务条线的方式,加深对已有布局的深度覆盖。未来除已经参与海外业务的股票业务和投行业务外,中金还将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出海”。

值得一提的是,黄朝晖特别提出看好“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机会,表示将积极进入相关国家,利用在国内积累的金融经验协助地区经济发展。这也与此番中金公司谋求在亚太区收购资产管理公司的布局相吻合。

徐翌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为打造国际一流资管机构,公司正试图抓住双向跨境资本流动加速的机遇,中金资管将内生外延兼顾推进国际化发展。以内生发展为主,但也持续关注外延式发展机会。

徐翌成将公司资管业务外延式发展总结为“积极寻找合作伙伴,通过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快国际化进程”。并表示,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中金资管不是简单地追求股权收购,而更为看重能力互补、业务协同与增量创造,力争实现双赢。

“如果在业务层面有较大的合作空间,我们对各类合作方式和架构,包括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均持开放态度。”徐翌成称。

加入设立资管子公司战团

在寻求收购境外资管公司机会的同时,就在3月底,中金公司也刚刚宣布拟设立全资资管子公司,并同步申请公募牌照。为设立资管子公司,中金还拟为其提供累计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含)净资本担保承诺。

徐翌成也提出,未来公司资管业务还将以内生发展为主,利用现有成熟、强大的投研能力和长期积累的业绩,进一步加强客户覆盖、提升销售能力,并充分运用中金的国际平台与客户网络,为国际拓展打牢基础、打开局面。

据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中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收11.76亿元,同比大增106.06%。截至2020年底,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的业务规模为5129.3 亿元,同比增长72.3%。公司在年报中表示,产品类别方面,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含社保、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及养老金)规模分别为人民币1654.3亿元和人民币3475.0亿元。管理产品数量598只,绝大部分是主动管理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设立资管子公司并谋求公募牌照已成为今年券业发展的一大风潮。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年初至今,已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金证券陆续申请设立全资资管子公司。更早之前,申万宏源、国海证券、万联证券等券商也均加入了设立资管子公司的“大军”,多数券商均明确提及要在资管子公司的基础上申请公募牌照。

2020年8月,公募基金管理人监管法规迎来了第二次修订。其中,监管层拟适当放宽“一参一控”限制,允许同一主体同时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机构,即变为“一参一控一牌”。在业内看来,政策的放宽意味着已控股基金公司的券商资管子公司还可以获得公募牌照,为券商加入公募行业提供便利。

信达证券首席非银分析师王舫朝也指出,券商申请全资资管子公司并开展公募业务在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和提升资管规模与收入方面意义重大。虽然行业内大多数券商已有参股和控股的基金公司,但是相比之下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灵活性更大,未来资管子公司公募基金是公司财富管实现产品差异化竞争、客户资产的获取与留存的重要倚仗

另外,在资管新规净值化管理要求下,券商资管总规模下降,各大资管及其资管子公司发力主动管理,公募业务是加速规模增长的重要版图,公募业务将为券商资管规模爆发式增长创造可能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