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风暴或超美国!“世界药店”或停业 全球医药产业链有望向中国转移

财经
2021
04/29
22:31
亚设网
分享


印度疫情风暴或超美国!“世界药店”或停业 全球医药产业链有望向中国转移

据印度官方28日发布的数据,该国每日新增确诊数已经连续7天超过30万例,而在过去的24小时内,又有超过36万印度人确诊新冠肺炎。更让人担忧的是,对比美国,印度的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并且人口基数庞大,不少专家认为其感染数据可能还有所保留,这也意味着这轮印度疫情风暴持续时间和惨烈程度可能将超越美国。


印度疫情风暴或超美国!“世界药店”或停业 全球医药产业链有望向中国转移

“反季节爆发”是印度疫情最可怕的特点

印度第二波疫情愈演愈烈,截止至28日,印度新增确诊病例连续第5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超过30万例,创全球最高纪录。当前印度的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但最为可怕的一点在于,这一次的疫情爆发,属于“反季节爆发”,这才是印度当前疫情最可怕的特点。从一些学术性的文献以及研究来看,疫情在冬天传染性要明显强于夏季。在夏季,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减少疫情的好机会,然而这次在疫情的反季节爆发无形之中扩大了变异病毒在人们心中的恐怖程度。夏季的失守,冬季岂不是更加难以想象?

长期炎热, 最高温度达到50度的印度其实每年仍然有3-4个月的冬天。印度作为世界国土面积第七大的国家,南北狭长,因此气候多元。南印度虽然常年夏季,但是北印度大约在11月就入冬直到3月,最北的喀什米尔等地10月就入冬,而且还会下雪。2020年的冬天,自北半球进入秋冬季以来,印度首都新德里还出现了明显的疫情反弹。去年10月,印度的确诊病例就已经达到了737万人, 仅次于美国的累计确诊病例数。

进入今年三、四月份以来, 随着全球疫情的局势缓解,印度的防控力度逐渐减弱,尤其是收到本土文化的影响,印度有很多宗教节日、政治集会,人群的聚集造成了很严重的超级传播,使得印度的发病率快速增长。在疫情形势加重后,印度各地都相继采取了一些防控措施,比如说区域性封锁等,但执行力度不够严格。在一些发病比较严重的城市,人员大量外流,脱离封锁,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印度周边国家包括尼泊尔病例数上升很快,说明印度的没能有效的将病毒当在国境线之内。因此,未来几个月的形式,依然不容乐观。印度预测本国疫情可能5月中旬达峰日增将高达50万。

“世界药店”停业,订单有望向中国转移

印度是全球三大原料药供应国之一,全球原料药供应严重依赖印度,所以被称为“世界药房”。而新冠肺炎在印度的持续流行可能会破坏的全球药品供应链,加剧供应短缺情况。在全球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药品刚需性强,如果印度疫情导致印度原料药供应紧张,可能会导致部分订单向中国的转移。

原料药通常可以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三大类。当下中国原料药供给占全球的9%,印度为12%。从结构上来看,当前中国的出口大宗原料药占比较大,在产业链中占据上游,其中68%的大宗原料药供给了印度市场;印度则是以特色原料药为主,在产业链中占据中游的位置。受疫情影响,印度等主要原料药生产供应下滑,全球原料药供需紧张加剧。而我国疫情持续好转,原料药产能恢复较快。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预计2021年我国原料药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印度等国原料药产能继续下降。

从去年开始,医药行业的医药外包重心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以CXO医药外包为例,药物研发成本攀升、研发周期加长、难度加大,药物研发回报率持续下降,加之专利悬崖的集中爆发。中大型药企和新兴创新药研发机构为提高新药研发效率,也在逐步调整药物研发体系,将CXO引入其医药研发环节,替代部分自主研发工作,以控制成本、缩短周期和减少研发风险。得益于亚太地区经过若干年启蒙与发展,工程师红利逐步丰富。

自去年疫情暴发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呼吁医药产业回归,加大医药本土生产和采购多元化的力度,一些新兴国家也在考虑减少对中国和印度医药产品的依赖。尽管各国政府愈发希望更多掌握医药等关键产业的发展主动权,但医药产业的技术性强、关联产业众多,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备建设完善医药产业链的能力。目前看,各国医药产业的人力基础和市场基础仍无法与中印两国的成本相提并论。

因此,随着印度这个“世界药店”被迫停业或减产,中国是最可能承接这些订单的国家。

订单回流药企迎来机遇?

据工信部2020年数据,国内有1500多家原料药生产企业,在维生素、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抗感染药物、皮质类激素药物等方面,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国际市场上的占比都在50%以上。

长期来看,中国原料药产业具有自身升级与承接全球产业链转移的双重成长性,2020年是原料药行业新一轮产能建设密集落地期,2021年有望开始集中贡献利润。看好2021年原料药行业迎来“戴维斯双击”。

印度疫情风暴或超美国!“世界药店”或停业 全球医药产业链有望向中国转移

截止到4月28日,SW化学原料药板块已经有24家原料药公司发布了第一季度的业绩, 其中17家企业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季度实现了增长,占比较多。行业整体业绩面优。从需求端来看,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相较于下游医药行业,原料药行业成熟度更高、竞争更为激烈,其增长主要取决于医药市场自然增长,以及原料药外购比例。

随着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增长、原料药外购比例增加,全球原料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在5%左右。当前国内医药原料药等领域已具备一定的积累和实力,在印度原料药产能受到抑制的情况下,预计将会有更多订单向国内转移,而一旦转移发生,或会对原料企业产生长远利好。

相关报道:

印度疫情持续发酵!纺织订单或流向我国 机构看好这些概念股

印度疫情再度“引爆”防疫概念 蓝帆医疗75亿支医用手套项目部分生产线正常生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