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苏州银行(002966.SZ)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行经营业绩良好,资产质量向好,战略转型坚定,品牌形象提升,保持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态势。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苏州银行坚定携手广大股东和客户,以担当作为服务大局,以专业服务创造价值,以转型创新激发动能,以风控合规保驾护航。
报告显示,2020年该行实现营收103.64亿元,同比增加9.97%;实现归母净利润25.72亿元,同比增长4%。截至2020年12月末,其资产总额3880.68亿元,较年初增幅12.98%;吸收存款2501.09亿元,较年初增幅 12.60%;发放贷款及垫款1810.34亿元,较年初增幅16.55%。
据苏州银行同时披露的2021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收28.58亿元,同比增加7.75%;实现归母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14.74%。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其不良贷款率1.27%,较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36.63%,较年初提升44.89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持续保持在稳定水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62%,一级资本充足率10.66%,资本充足率13.42%;流动性比例59.61%,流动性覆盖率149.98%,各项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处于稳健合理水平。
资产质量较优
拨备覆盖率上涨67.67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苏州银行持续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牢牢践行“风控有效”的工作思路,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质量“两手抓”、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风控“两手硬”,全行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具体来看,2020年该行计提各项信用减值损失38.63亿元,其中贷款减值损失30.02亿元,同比增加39.76%,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38%,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91.74 %,同比增长67.67个百分点;拨贷比4.02 %,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此外,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2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3%,全部满足监管指标相应的要求。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非息收入凸显亮点
年报显示,在资产端,苏州银行继续回归贷款主业,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总贷款占总资产比重46.65%,同比提升1.43个百分点。同时,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对公政信类业务占比下降,房地产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均低于贷款集中度上限;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农、林、牧、渔业贷款较上年末增幅均高于贷款平均增幅。
在负债端,该行积极拓展负债来源,保持存款增长稳定的同时,综合运用多种负债工具,获得MLF资格,申请再贷款、MLF低成本资金超过190亿元。报告期内,苏州银行成功发行15亿元双创债和45亿元二级资本债,苏州金融租赁成功发行15亿元金融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苏州银行不断完善中间业务服务功能,积极争取托管、承销等各类业务资质,精准对接客户服务需求,定制开发服务产品,持续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多样性。报告期内,该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1亿元,增幅32.45%,占营业收入比重同比提升1.55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代理业务、代客理财业务、债券承销业务表现突出,代客理财业务、债券承销业务中收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09%、156%。
数字化转型赋能
逐梦数字经济赛道
苏州银行依照自身禀赋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为苏式金融理念赋予数字经济时代新的注解。
报告期内,该行在市政府指导下搭建的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迈入2.0迭代升级阶段,帮助超3.4万户企业解决近8368亿元融资需求,在昆山、扬州等地技术输出成效显著;“明智达”、“融畅”系统落地服务,法院及破产管理人业务合作赢得口碑;“e 秒银商”服务体系、物联网2.0模式(生产监管模式)迭代优化。
此外,苏州银行民生金融守正出新,依托700多万张市民卡打造智慧人社、智慧医疗、智慧工会、智慧食药监等市民服务共同体,围绕健康医疗、健康保险和健康生活三大服务理念上线手机银行5.0,截至2020年底,该行手机银行用户突破300万户;并深入参与央行三大创新试点,服务数字人民币试点。
2021年,苏州银行继续一以贯之塑造“以小为美、以民唯美”专业金融品牌,深度推进贸易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落实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要求,完善产品创新、风险政策、专业团队等配套机制,多措并举打造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健全分层客户服务模式,完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把握好社保三代卡升级和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契机,丰富“金融+生活”服务场景,不断提升零售AUM价值。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