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人气火爆,需兼顾旅游质量和防疫安全

财经
2021
05/03
08:34
亚设网
分享

■ 社论

对于“五一”这个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出现“史上最热”小长假,就应该“配备”最充分、最扎实、最人性化的旅游服务方案。

北京故宫博物院提前半小时开馆,每日限流3万人次;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发布游客流量红色预警信号;西安大雁塔游客如织,排队长似“贪吃蛇”;上海外滩客流瞬时6.1万人次;浙江多个景区相继发布限流公告……拥堵,成了人们对于今年这个“五一小长假”的普遍观感。

全国范围内各大景区客流井喷,重现疫情前假期的“热闹”场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反映了因疫情而被抑制的出游热情正在加倍释放。这是我国旅游消费潜力的体现,也是疫情防控卓有成效的结果。不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景区开启的“人从众”模式,无论对防疫安全,还是旅游体验,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各大景区及时完善预案,因地制宜采取限流等措施,对于这个堪称“史上最热”的“五一小长假”,尤显重要。

事实上,基于对“五一”期间人员密集出行的预判,“五一”前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明确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完善举措,指导各地各部门强化责任,借鉴之前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毫不放松地抓好假期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采取限流、预约、错峰等方式,防止景区等场所人员过度集中。从最新情况看,全国不少热门景区都制定了限流方案。但假期下半程的客流还可能继续上升,景区在做好应急预案、及时发布出游信息等方面,仍不能掉以轻心。

这方面已有前车之鉴。如,去年的清明节、“五一”、“十一”等假期,都出现过景区因人流量增加,而被迫采取紧急限流甚至是临时关闭的现象。这不仅导致不少游客跑了“冤枉路”,甚至是被迫滞留,更因短时间内大量游客聚集,增加了疫情防控风险。

今年“五一”假期,总体游客数量进一步增加,吸取相关教训就更有必要。比如,景区可根据门票预订和预约情况,提前预判游客数量,同时高效做好相关信息发布,引导游客错峰出行,避免等到游客聚集后再来临时被动应对。

另外,对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新的旅游动向,也要及时纳入应急预案中。如,不少景区需要查看健康码、量体温,这些新增的旅游“环节”,就应该有人性化的安排,尽量缩短游客排队的时间;而疫后自驾游越来越火爆,景区在停车服务方面也有必要给予更多重视。尤其还要注意的是,“五一”假期后半程,全国多地天气会出现变化,这也需要景区及地方旅游部门未雨绸缪地做好应对预案。

当然,从更长远角度来看,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景区限流、预约的常态化,也在加速倒逼旅游业由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的转型。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的旅游业主要拼的都是“门票经济”,其背后最重要的指标便是游客规模。而当限流成为常态化,游客的游览体验、人均消费水平,对景区来说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在此背景下,景区自然要更多思考,如何改进相关服务,包括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能力等方面,给予游客更多的安全感与获得感。

总之,对于这个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出现的“史上最热”小长假,就应该“配备”最充分、最扎实、最人性化的旅游服务方案。也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游客旅游体验、防疫安全以及旅游业疫后复苏的多赢。而能够经受住又一个“旅游旺季”的大考,也将为中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向更高质量的转型,打下更牢固的基础。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