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每一个细节都是对劳动技能的生动总结,每一份坚守都孕育着伟大的创造。用比头发丝还细0.05毫米的刻刀刀头在直径0.15毫米的金属丝上刻字,这相当于用绣花针给蚂蚁腿做缝合。数控微雕就需要拥有这样超高技艺的人, 这项技术常用于我国航空航天精密零部件的加工制造,需要高超的数控技术水平。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这项考验“眼力”和“手力”的技术在近200个参赛作品中得了“最受欢迎的中华十大绝技”,而掌握这项绝技的就是来自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83厂的高级技师常晓飞。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高级技师 常晓飞:要想将产品加工到极致,材料本身的特性,选择刀具的强度、大小以及机床本身的特性,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用比头发丝还细0.05毫米的刻刀刀头在直径0.15毫米的金属丝上刻字,这相当于用绣花针给蚂蚁腿缝合,字体内容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看清,这样的超高技艺是常晓飞运用数控加工技术所完成。而目前,国内能达到如此精度的工匠寥寥无几。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高级技师 常晓飞:我们所加工的这些零件是用在我们武器装备上的。(如果)哪个精度它超差了之后,它有可能带来的是整个产品发射的失利或者是导致我们部队士兵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所以说我必须要把这个零件做到最好,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和国家的利益。
“数控微雕”是加工航空航天精密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如果把数控加工的工作比作爬山,那么常晓飞则是在夜里攀登悬崖峭壁,必须谨小慎微、摸索前行。这些年来,常晓飞参与了国家导弹和宇航产品的复杂关键零部件以及新型卫星零部件的制造任务。这些零件关系着导弹能否精确制导、增加目标的命中概率,对于产品的最终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练就炉火纯青的数控加工技术,常晓飞不断挑战技艺的极限。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高级技师 常晓飞:我们现在在里面做的是,将在这个直径只有一毛钱硬币大小的这样一个金属片上打孔,这个孔的直径是咱们头发丝的三分之一,咱们用的那个刀具直径只有0.03毫米。
记者:这个是刀头吗?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高级技师 常晓飞:这个不是,在这个上面它还有一个咱们用肉眼看不见的一个刀头,它细到我们用手一碰,甚至吹口气它都会断掉。
一块硬币大小的金属板,高速旋转的极细刀头,一个多小时之后,182个直径比头发丝还细的小孔神奇地精确成型。只有通过强光,才能看到182个小孔所呈现出的内容。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高级技师 常晓飞:我们内行人都知道,尤其是深孔加工领域就是,刀具和打孔深度它的比值大于5倍径就属于难加工孔了。我们现在打的孔它的厚度和我们所用的刀具它的长径比达到了18倍的一个水平,所以说它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1988年出生的常晓飞有着超出同龄人的老成持重,做事严谨、一丝不苟,这让他刚一踏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83厂就成为了大国工匠曹彦生的徒弟。
常晓飞的师傅 曹彦生:虽然说(他)是1988年,但是我觉得他这种心态的稳定就比我还要稳,(进厂)不到一个多月,他基本上就可以独立完成生产任务了。
做事沉稳、追求极致,凭借着这股子韧劲,常晓飞的技能得到了快速提升。他带头攻关了很多技术难题,成为那批新人里最早能独挑大梁的工匠,单位也总是把最复杂、要求最高的任务交给他。
一次,常晓飞接到了一项新型复合材料的加工任务,这是一种极难加工的硬脆材料,不仅精度要求高,加工过程中装夹定位困难,细深小孔的加工难度极高。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高级技师 常晓飞:这个材料我们是没有接触过的,它的加工工艺方法我们也是不了解的,因为它比较硬、比较脆,压板一装卡之后它直接就崩掉了。
常晓飞生产的零件将用于新型武器装备的关键部位,如果零件报废,将会直接导致武器试验失败,严重影响导弹研制进展。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高级技师 常晓飞: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说我觉得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那时候,常晓飞满脑子都是这个任务,不断尝试、摸索,无数次修改编程、调整刀具,变换走刀轨迹和装夹方式。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高级技师 常晓飞:给人打电话向人学习,打得人都烦了,不想搭理我那种感觉。
常晓飞的师傅 曹彦生:可能我更多是想有没有新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他观察得比较细,回来就跟我商量是不是因为装卡方案上面,比如说下面不平导致的器械不稳定。我就说那你按你的方法试一试,结果还真是管用了。就是下面差那么零点零几的小缝隙,他观察到了。
经过近三个月的时间,常晓飞终于找到了一种最优方式,将这种复合材料的加工成品率从30%提高到了80%,最终提高到100%。这次的成功给了常晓飞莫大(博客,微博)的激励,这之后,他总是想尽办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高级技师 常晓飞:对于我来说我干每一件产品我都追求要把它达到一个极致的状态,因为这种事情我觉得是在为国家做,并不是为我个人而做的。
这些年来,凭借着一身真本领,常晓飞获得了无数荣誉。然而,比起这些耀眼的荣誉,常晓飞最自豪的还是能用自己精湛的技术参与到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中,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高级技师 常晓飞:我觉得工匠精神其实它更多的是一种坚持和沉淀下来的追求极致的一种状态。自己作为国家年轻一代的工匠,有责任把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