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切实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夏粮有望再获丰收
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今年粮食丰收基础较好,冬小麦面积实现近4年来首次增加,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春耕春播进展顺利,早稻面积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中玉米面积比上年增加。
今年中央首次把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要求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完成目标,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和保障生产。从目前来看,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可以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此前,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1—2030)》预测,今年中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玉米种植面积将增长4%以上,猪肉产量增长约20%,农产品价格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三大方面举措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会议提出了三大方面举措:
要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稳产丰产。稳定和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统筹的土地出让收益使用等对产粮大县给予倾斜。严格落实地方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加强田间管理和夏收夏种,强化技术服务,保障农资供应,突出抓好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治。统筹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要做好粮食收购、储备和市场调节,保障供应和价格稳定。改善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优化粮食储备规模结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丰富供应渠道,做到供应充裕、品种多样,保持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今年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上述三项举措是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相关内容一脉相承的。
“新发展阶段应更好地把住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之外,关键是要强化政策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
他说,此次国常会提到的对粮食作物的收购、生产补贴以及保险等政策核心都是能让种粮农民获得政策性补贴实现合理收益,提高种粮积极性。
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
培育壮大种业企业
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种子是关键。
会议强调,要强化农业生产科技支撑,立足国情,围绕人民群众需求,以科学务实精神着力攻关补短板。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壮大种业企业,支持研制推广实用高效农机装备。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在李国祥看来,农业科技必须自立自强,突出抓好核心领域的基础研究,引领可有效持续提高粮食单产等各方面的技术攻关,特别是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大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粮食优良品种育、繁、推体系建设。
今年国家层面频频提及 “打好种业翻身仗”,生物育种行业有望持续受到政策支持。据记者了解,有关生物育种的相关配套制度及具体落实政策有望于今年出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