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活下来,且活得健康,这是中国太保非常难得、非常重要的成就!”近日,中国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感慨道。
顾越说,今年是中国太保成立30周年,也是他加入太保工作的第28个年头。回望中国太保走过的这些年,他最大的感受是,保险行业建司已有30年左右的保险公司并不多,能“活下来”且“活得健康”的则更加不易。
如何“活下来”?又怎样活得“健康”?顾越给出了他的思考与答案。
谈活下来:诚信与稳健
2021年是中国太保成立30周年,也是顾越加入太保工作的第28个年头。回望中国太保走过的这些年,顾越说,最大的感受是,能“活下来”,且“活得健康”,这是太保成立三十年来最大的成就。“正因为有了公司的成就,才有了我今天的事业”。
30年如一日践行中国太保的核心价值观——“诚信天下,稳健一生,追求卓越、创新共赢”一样很重要。这并不是简单的16个字,需要每一位太保人身体力行做出来。
顾越强调,诚信是一个企业的品格,稳健是一个企业的目标,活得久、活得长才是最重要的。怎么做好诚信?怎么做到稳健?具体来看,诚信是对客户,稳健是对企业股东;追求卓越则是公司加快发展、更好发展的路径,这是30年不断实践的历程,是太保人的价值观。
顾越提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处于改革开放发展初期,当时的风险压力来自于整个中国的经济金融体系不够健全,保险公司更是面对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所带来的风险压力,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而现在很多金融企业遇到的一些风险,同样在90年代也遇到过。“经历了这样的风雨后,太保对风险更加敬畏,并视其为发展生命线来看待,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太保”。
产寿分业、加入世贸后的竞争压力非常大。顾越清楚地记得,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走在开放最前端。上海当时已经有了第一家合资产寿险公司,还有几家代表处。如何适应国门打开以后的市场竞争,给包括中国太保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带来了新的课题。
为适应环境变化,必须建立自身竞争优势。顾越表示,彼时的太保,在培养专业能力上,选择了跟国外一流直保公司、再保公司全面加强合作,包括后来成为太保集团战略合作伙伴的瑞士再保险、安联保险、三井住友等。
在经营过程中,太保也在不断补齐人才、技术等短板。顾越认为,目前太保产险的非车条线正在逐渐释放增长动能,把比较优势做得更强大,已经凝聚成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这点非常不容易,也与当时和外资保险公司合作分不开。
谈活得健康:把住市场发展脉络
活下去、活得健康,同样是太保产险这6年来的真实写照。
2015年初,顾越临危受命,从太保集团调至太保产险任董事长,并拟定了“三年三步走”计划,即“剜疮止血、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目标。第一年是找到生存之道,并能很好地生存下来,实现盈利;第二年:在生存的基础上能恢复增长,赶上整个产险业的发展节奏;第三年:缩小与主要同业差距,向高质量发展方向目标迈进。
过程虽艰难,结果却是欣喜的。太保产险不仅扭亏为盈,且在总保费增速、非车险占比等指标上表现优异。2020年,中国太保产险保险业务收入增速达到两位数,同比增长11.2%,达1497.22亿元。其中,非车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9%,占比提升5.2个百分点,达35.9%。综合成本率也明显优于行业平均,与先进同业处于同一水平。
太保产险这几年总体发展还不错,能不能把住市场发展的脉络很重要。顾越以农业保险的发展为例指出,早几年农业保险并不被看好,原因是农业农村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民和农村都没有更多实力投保,彼时农业保险也没有政策支持,因此发展水平不可能高。
但是中国本身是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发展就缺少根基。2015年,太保产险提出全面打造适应未来农业保险发展的 “双创”模式,一个是产品创新,一个是技术创新。
具体来看,由于太保产险最早提出了产品创新,所以在产品创新领域已建立健全了完整的农险产品体系,例如“保险+期货”、收入保险、完全成本保险、价格指数类保险等。
在技术创新方面,“e农险”技术平台从2015年推出,2020年升级到6.0版——“e农险fast”,已成为行业农业保险数字化经营的标杆。公司还发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农险研究院——“太安农业保险研究院”。另外,公司控股的安信农险已正式更名为太平洋安信农险,将进一步推进第一家全国性农业保险专业公司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
现在来看,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成为公司这两年增长动能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且始终保持一个高速增长。顾越透露,2020年中国太保农业保险的市场份额为全国第三,跟第二名差距已不大,而在2015年之前,公司在农业保险的市场份额基本是空白的。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