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佳佳)讯,在通胀预期升温、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接连走高的背景下,国内铜行业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全线飘红。财联社星矿数据统计显示,A股已发布一季报的12家铜行业上市公司均有大幅增长,平均净利润同比增幅288%。行业分析普遍认为,短期内,在受疫情扰动国际铜矿供给难以增加、新能源产业拉动铜需求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铜价走高已获得强支撑。但包括铜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已具有金融属性,其长期走势将受到疫情、供需格局和全球货币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节后铜价刷新近十年新高 短期难言见顶
截止5月7日的下午数据显示,伦铜节后开盘连续两个交易日站上10000美元关口至10227.5美元/吨。而在4月29日晚间,LME 3个月期铜自2011年以来首次突破10000美元/吨上方,接近2011年2月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10190美元/吨。美国银行最近策略表示,全国铜库存有“耗尽”的风险,到2025年,铜价将可能达到每吨2万美元。而国内沪铜主力已涨至74900元/吨价格。
“目前主导铜价的仍是宏观因素,尤其是美元和美债收益率的走势。近期美联储会议声明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态度表明,全球经济有望加快复苏,通胀将继续攀升。由此,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将继续看涨。”龙赢富泽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童第轶对财联社记者分析称,在长期因素上,全球新能源革命背后的电气设备需求、美国的基建投资计划和中国市场复苏的旺盛需求成为主导铜价中长期强势的主要因素;而在短期因素方面,铜的供应端出现新变量,秘鲁、智利疫情严重,进一步收紧防疫措施,可能造成二季度矿山进一步减产,短期供给端的继续收缩加剧了铜价的上涨趋势。“综合来看,二季度铜价的居高不下仍是大概率事件,铜价仍难言见顶。”
对于未来的铜价走势,紫金矿业(601899,股吧)(601899.SH)董事长陈景河认为,短期看,随着在产矿山陆续恢复正常以及新项目投产,2021 年下半年铜精矿供应预计逐渐增加,铜精矿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全球全铜消费预计会随着海外市场的复苏和补库而出现显著增加,再考虑到目前较低的库存水平,铜价仍有较强支撑。中长期看,现有矿山老化、新增项目不足、环保约束趋严将制约铜的长期供应,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发电等将为铜需求带来较大中长期增量。
铜价高涨让相关上市公司正迎来“美好时光”。一家大型铜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一季度形势非常好,铜价大幅上涨,公司年产量 450 万吨硫酸销价己达 470 元/吨,进口铜精矿国内有 200 多元正价差。公司目前经营形势为历史最好时期之一。”而财联社星矿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12家铜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288%,其中西部矿业(601168,股吧)(601168.SH)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8.7倍,铜陵有色(000630,股吧)(000630.SZ)5.6倍、江西铜业(600362,股吧)(600362.SH)4.3倍。
华安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指出,历史上这么高的铜价很难见到,如果铜价未来延续上涨,对于铜行业上市公司盈利将非常有利。按照目前铜价10000美元/吨来计算,单吨铜的盈利大约在3万元人民币左右,这意味着铜业公司已基本上接近80%的利润率。
铜矿供应紧张预期仍在强化 但铜价长期走牛仍待观察
童第轶认为,站在当前的长逻辑上,铜价已经处于长牛走势之中。由于全球碳中和的脱碳潮流造成了严重的铜供需缺口,同时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大幅回暖,美国天量基建计划、未来几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投资激增,都在导致铜需求持续增大。而在供给端,叠加疫情导致的供应中断,全球铜矿的新增供给已经十分困难,几大矿山的新开采速度不及预期。长期供需的错配性将支撑铜价持续上涨,铜价的长牛阶段已经到来。
但华安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认为,铜价是否进入长期牛市,目前尚不好判断。一方面,疫情会对铜价走势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另一方面,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长短也是一个核心因素。“目前来看,供给并不是太重要的因素,因为供给主要是受到了疫情影响。”更应关注的是,预计未来两到三年,货币退水可能会对铜价有一定压制。但从长期需求来看,“碳中和”大背景下,电力深度脱碳,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等都必将拉动铜的消费增量。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师也指出,大宗商品价格这一轮快速上涨的背后,主要是受全球主要央行的持续宽松、充裕流动性的影响,金融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铜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但近期铜的基本面需求没有太大变化,碳中和带来铜需求增加也是一个长期趋势,与近期上涨的关系不大。新兴市场的疫情爆发所带来的供给扰动才是铜价短期波动背后的真正原因。
中金公司的分析进一步指出,随着南美供应端扰动逐渐平息,铜精矿的紧张或在年中缓解。铜的中期逻辑是巴黎协定的气候变化约定目标,在碳中和的趋势下,铜有替代油成为能源供应新的主力功能,所以油价目前涨幅落后、铜价涨幅领先。按照新能源车每辆多用铜50KG,到2030年全部燃油乘用车退出、乘用车2000万辆/年的销售推算,意味着年新增铜需求100万吨,相对目前全国1000多万吨的表观消费量,增幅较为可观,但供应则没有那么大的增加。这将带动铜行业公司经营保持高景气度,但铜价受货币政策等内外部多因素影响,走势仍待观察。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