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银行披露了2020年度报告,年报显示,2020年成都银行总资产达6524.3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46.00亿元,同比增长14.73%,据相关媒体报道,成都银行营收增速在所有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五名。
年报显示,2020年成都银行科技支撑引领能力不断增强,改革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全面提升经营发展动能。
科技投入6.29亿元,数据治理驱动数字银行、智慧银行转变这里
2020年,成都银行主动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由业务支撑向科技赋能转型,努力实现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本高效对接,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为加快数字化转型,2020年成都银行组建了数字化转型委员会,围绕“五类用户、十大方向、四个支撑”推进数据治理、数字化转型规划,深化业务和技术融合,挖掘数据价值,提升风控和精准营销能力。同时,结合大数据平台项目的落地实施,提升了业务部门自主用数能力,进一步驱动向数字银行、智慧银行转变。
年报显示,成都银行金融科技资金共投入6.29亿元,信息科技人员共240人,占在岗员工总数比例为3.88%,其中,总行信息技术部190人。
云架构微服务增强业务多样化、特色化、定制化服务能力
据年报显示,2020年在技术架构上,成都银行新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兼顾业务架构的敏态和稳态,采用云架构、虚拟化和SDN网络等领先技术,在实现应用系统架构多活、网络灵活配置和基础资源云化的同时,有效地支持敏捷开发和快捷部署,业务连续性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金融服务上,成都银行强化科技项目群建设,丰富线上业务,借助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建成四川首个支持地方方言的智能客户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客服体验。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渠道技术平台的统一,采用容器化技术,支持快速开发、敏捷创新和应用快速部署,做到多样化、特色化、定制化的客户金融服务。
数字信贷提升风险控制效能
2020年,成都银行始终坚持“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转型方向,持续推进以AUM管理、个人消贷上量以及数据分析平台建设为主的大零售转型,充分利用“数字化”成果,通过数据平台分层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积极探索“精细化”营销指导,为个人存款、个人资产以及理财规模上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成都银行积极提升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水平,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持续提升和优化客户初筛、客户画像、统一授信视图、大额风险暴露、风险预警、差异化贷后检查等功能,提升风险控制效能。
创新普惠金融,提升融资效益
面对疫情冲击,成都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紧紧围绕“深耕特色金融、探索新型业务模式、深入推进行业分析、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等重点领域开展工作,全力促进小微业务提质上量。
不断发挥“创新效应”提升融资便利,持续打造中小企业伙伴银行,主动提升“政银担”产品风险分担比例,强化“政银”合作模式,不断优化“壮大贷”“科创贷”“文创通”等中小微企业专属产品,持续完善“场景类”金融产品,以打好产品组合拳的方式切实提升中小微企业信贷资金可获得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电子银行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马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