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龄构成中,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浙江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刘志军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组数据符合预期。0—14岁人口比重上升,说明放开二胎的生育政策取得积极成效;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是因为这一代主要是独生子女;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在于人均寿命的延长。此前外界讨论的焦点在于人口总数的增减,不确定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下降哪个给人口结构带来的效应更强。综合看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符合人口发展规律。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数据显示2020年出生人口约为1200万人,规模仍然不小。此外,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生育水平。
“生育率降低是一个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必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这种情况,但并非因此走向衰落。”刘志军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这些年民众对于婚姻、家庭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比如更看重两个人的感情,不会为了传宗接代而结婚,所以应该允许生育率出现下降,这是自然而然的社会反应,没必要过于担忧。他认为,中国未来可能取消生育限制,但也不能光看生育率,因为人口数量再多,如果没有受到良好教育也是不行的。
实际上,日韩等国早已出现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等社会问题。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我认为这不是坏事。因为少子化是人民自由选择的结果,高龄化是人民健康长寿的结果。假设这些问题是由于贫困导致的,大可通过发展经济改善,事实却恰恰相反。经济越发达的国家越有可能遇到少子高龄化问题”。
丸川知雄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也没有解决少子高龄化问题,谈不上有什么成功的经验,但是日本为此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他介绍说,比如修建大量托儿所解决“托儿难”的问题;菅义伟政权推出针对不孕不育治疗费用的保险补助政策等。
国新办发布会介绍称,我国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和资源环境处于紧平衡状态,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
刘志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对于所谓“劳动力减少”“老龄化严重”“人口红利消失”的担忧实际上是种“单线思维”。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可随着制造业生产的智能化,机器代替人工,系统管理、自动管理等产业升级,使得原来依靠生产线上年轻人的工作,现在老年人也可以凭借自动化技术手段实现操作。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让中国很难再出现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这名人口问题专家还说,目前看来,受到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近几十年的生育率不会下降太快,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也产生了对冲作用,因此人口结构的变化不会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太大影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刘志军表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体量国家,最理想的当然是维持人口总体稳定,或者说少量减少,不要下降太快。但在现行退休制度、养老制度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依然面临一些挑战。他说,对于人口变化,应该“顺势而为”,做好制度设计。在年轻人从出生到进入市场的20年的缓冲期内,思考如何在自己年轻的时候为养老做好规划,不要只寄希望于“未来的年轻人”。他同时指出,北欧有些国家的高福利导致有些人过度依赖社会福利、透支他人财富,这种做法不可持续。中国应该吸取相应教训,设置保底的安全网,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是要依靠个人努力。
在采访中,丸川知雄称,中国和日本在少子高龄化领域可以展开一些合作。在老年人护理机构方面,已经有一些日本公司在中国开办了老年公寓等设施。中国的有关企业和政府机构也来日本参观学习。他建议说,中国也可以考虑建立社会化的护理保险制度。日本从2000年启动护理保险制度,满40岁的成年人要交保险费。65岁以上有身体上或者精神上的问题,需要护理和帮助的老年人,可以享受护理福利。这对于有需要照顾老人的家庭来说,帮助很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了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准确反映了当前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我们正在抓紧对普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开发,后续会采取更多方式公布和共享普查成果,配合相关部门加强人口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最大程度发挥普查的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有针对性的制定人口相关战略和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信息支持。
(马金露 H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