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包晶晶 每经编辑 陈梦妤
“上海单身买房太难了,不如落户杭州。”
“杭州落户不划算,房子都是万人摇不好买,还是南京容易些。”
自从多地升级人才购房优惠政策,关于人才、落户的话题,最终都会落到“买房”上。
但胆子更大的人,不仅停留在讨论房子,已经着手“开炒”。曾有媒体在南京暗访调查发现,不少房产中介机构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帮助不符合条件的购房者伪造“人才身份”,从中牟取利益。
据央视新闻报道,有南京中介声称2万即可办人才购房资格,办成付款,且这项业务从2020年就开始了。
5月11日下午,南京市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假人才”炒房的调查情况:核查中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现已对查明违法犯罪事实的人员依法处理,目前2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人被治安处罚。
个人证书造假也难逃追查
在调查中,两家公司不出意外地“栽了”。南京良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原领航旅行策划有限南京公司)参与骗取人才购房证明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法人代表已被行政拘留;南京高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未办理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虚假宣传,涉嫌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已被责令暂停营业并禁入南京市房地产经纪市场。
相关部门在对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核查发现1家“黑中介”,已查明1家企业涉嫌伙同中介,通过虚构劳动关系帮助申请人骗取购房证明,这家企业被移出人才安居名录库,不再享受人才安居相关政策。
个人证书造假也难逃追查,一人以“高级技师”名义取得购房证明被发现证书造假,其购房证明被注销;2名毕业生申请租房补贴时提供证书存疑,现已予停发并进一步核查,若存在虚假骗取补贴行为,将按规定追回补贴资金,并对其本人作相应处理。
根据通报,核查中发现违规取得人才购房证明的当事人竟然高达47人,其中16人已使用购房证明,相关部门已经启动注销购房证明程序,督促开发企业及时收回房源,并组织重新销售。
为何“人才购房”吸引力巨大?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南京市房地产学会会长吴翔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解释:满足一定条件你就能拿到人才的购房证明,参与优先摇号;人才如果没有摇到号,他还可以和普通购房者在后面一起摇号,所以人才有两次机会摇号。
但原本向人才倾斜的机会一旦被炒房者利用,一切就变了味,优惠政策变成了炒房“机会”,房地产市场的秩序再一次遭到破坏。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记者指出:“这种漏洞其实还是说明对房住不炒的精神理解不到位,不以为然。从堵住漏洞的角度看,其实就是要对此类造假行为进行管控,包括加大处罚力度、提示相关风险等,必要时候可以纳入征信系统,对于参与此类造假的甲乙双方会形成震慑力。”
堵上“假人才真炒房”漏洞
自2018年起,为了吸引人才,全国多个城市纷纷出台人才落户优惠政策。其中人才优先购房更是多地吸引人才落户的一项重要政策。经济潜力好、就业机会多的东部一二线城市成为人才的主要聚集地。对于城市而言,在某种程度上,人才意味着较高的收入,能够给当地房地产市场带来实际的购买力支撑,但人才政策往往也容易成为“炒房资金”想方设法突破的环节。
“类似隐患其实很多,通常都是限购的城市会出现,基本上就是重点省会城市。”严跃进说。
假人才真炒房的做法也伤害了一批真正有购房需求的刚需客,本地居民和购房人才同样怨声不止。
对于人才政策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平衡,同策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李霄霄告诉记者:“在长三角,部分三四线城市(如镇江)近期甚至加大购房补贴。一方面城市的发展确实需要各种类型人才的参与,购房补贴是各城市吸引人才的筹码之一;另一方面各城市房地产市场行情差异较大,部分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不佳,市场处于低谷期,政府加大人才购房补贴力度可以更大限度地吸引人才,也能起到稳市场的作用。预计未来各地对人才的政策吸引力度不会降低,但涉及房地产相关领域,更多会结合市场情况、考量具体的执行力度。”
以热点城市杭州为例,虽然杭州去年以来对人才购房政策多次收紧,但各类购房群体依然从多种途径寻找政策薄弱点,突破限购,成为推动市场持续走热的因素之一,未能达到政策出台的预期目标。
就在一个月前,杭州再次收紧人才购房政策,从“E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家庭在杭州市限购区域内限购2套住房”调整为“高层次人家购买二套住房和非人才家庭要求一致,落户杭州市未满5年的,在杭州市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
“高层次人才也有居住及资产保值的需求,在购买房产这件事上与普通购房者并无本质差别,本不应当在限购上区别对待。因收入相对较高,高层次人才更多会关注高总价或高单价网红盘,而此类楼盘往往成为自媒体炒作及市场的风向标,高层次人限购二套房政策目的就是杜绝人才带头炒房,减少市场热点,稳定市场预期。”李霄霄指出。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