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周年的阿里请回答:如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财经
2021
05/14
12:30
亚设网
分享


22周年的阿里请回答:如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22周年的阿里请回答:如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5月13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1财年Q4(即自然年2021年Q1)及全年年报。


疫情阴影消散后,阿里巴巴Q4营收再次回到增长通道,达1874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80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4%。回看疫情十分严重的2020年Q1,营收增速一度跌为22%,为历史最低。此外,阿里巴巴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达10亿,张勇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完成。

但市场更关注的是其利润的严重下滑。由于一次性缴纳了超182亿的反垄断罚款,阿里这个财季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54.79亿元,净亏损为人民币76.54亿元。翻看阿里巴巴往年财报可知,2021财年Q4是其上市以来首次录得经营性亏损。

而即使扣除了反垄断罚款以及其他若干项目,非公认会计准则淨利润为262.16亿元,仍低于市场预估的296亿元。

市场很快对这份财报表达了不满。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盘前股价一度跌超3%,次日收盘跌超6%。

如今的阿里可谓处在一个进退都身不由己的境地。监管层和商家关心,反垄断处罚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昔日愿景如何真正落地?而投资者们则关心,在赚钱这件事上,阿里巴巴将有怎样的权衡和战略规划,花出去的钱又是否能够助推阿里巴巴的持续复苏?

割肉换增长

与大多数同行相比,阿里巴巴的利润表现一直是一枝独秀的。自上市后,阿里巴巴的净利润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在最新的2021财年,即使是对新业务和对关键战略领域增长进行了大量投资,经调整后的EBITDA也仍然高达25%。

较好的利润表现是阿里巴巴开拓新业务、进行各项战略投资的底气,也帮助其搭建了电商领域最为完整的生态。

相比之下,拼多多、京东、苏宁的日子一直有点苦。拼多多入行较晚,为了与已有的巨头争抢市场份额,只能通过大量的营销投放和补贴政策、不断开拓买菜等新业务,以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稳固地位,是以至今仍在亏损。

而京东、苏宁等老玩家,因为长期坚持自营模式,虽然营收和GMV表现名列前茅,但利润表现一直不佳。京东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其经营净利润率仅为2%。苏宁的情况类似,不过,其此前凭借所持有阿里巴巴的股票每年获得几十亿元的利润,然而,在清空阿里的股票后,苏宁的年净利润腰斩了一半不止。

虽然阿里巴巴也一直在投入自营业务(如天猫超市、盒马),以提升供应链能力打造壁垒,但这部分业务的营收和GMV占比仍然不高,对利润的抵消也很有限。

不过,随着竞争环境和政策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阿里巴巴的滋润日子难以为继。自2021财季开始,阿里巴巴几乎在每个季度的财报会上都提到要牺牲部分利润来换取以获得更长期的发展。

此外,这个财季阿里巴巴在营销上的支出也显著增长,占比达到13%,而即使在和拼多多打得激烈的2018年到2020年,阿里巴巴的营销占比也一直低于10%。

这是阿里第一次对“用利润换增长”做出了更详细的解释。在Q4财报电话上,阿里巴巴集团CFO武卫称:“如果阿里今天说会保利润,那些长期投资者会认为阿里很愚蠢,如今这么多竞争对手都在通过巨大的亏损来投资重要的领域,而阿里创造的价值和阿里已有的资源没理由让我们不投。阿里不能保证利润打平或者说是增长,但阿里可以保证的投入会有严格的纪律。”

发布Q4财报的同时,阿里巴巴也宣布将2022财年所有增量利润及额外资本用于支持平台商家,以及投资于新业务和关键战略领域。

这个明显带有激励意味的政策无疑是阿里巴巴在向商家示好,也是阿里在接受反垄断处罚后、对监管册和商家作出的承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阿里赚得盆满钵满的这些年里,商家的生意变得越来越不好做了,过于复杂的规则、不平衡的流量倾斜、极强的KPI导向,都在改变平台的生态。

但如今,随着反垄断政策的不断趋严,各个电商平台不得不采取更加宽容和开放的品牌政策。商家选择的自由度变高,平台的压力就会变重。如何重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成了阿里必须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自今年二季度起,阿里巴巴已经颁布了各项激励商家的举措,包括降低商家佣金、给予流量倾斜、提供更丰富的工具、降低开店门槛等。

钱能否花得有价值

撇开蚂蚁暂缓IPO、反垄断等政策因素不谈,在核心电商业务面临激烈竞争增长逐渐放缓的情况下(本季度天猫线上实物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同比增长26%),对重要新业务社区团购领域投入的滞后,是迫使阿里下决心投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直到今年一季度,阿里巴巴才开始明确整合零售通的社区团购业务和盒马集市业务,并成立了MMC事业部。正式的官宣则在4月初,集团合伙人戴珊在公司内网发布全员公开信中透露,阿里巴巴日前成立MMC事业群,专注小店数字化升级。戴珊还在内部信中提及:“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过去一年,夫妻老婆店快速拥抱互联网电商,从提供即时消费走向服务社区居民。”

从市场环境来看,这些决策来得不够及时。2020年,美团、拼多多、滴滴等巨头基本完成了对全国社区团购业务重要城市的覆盖,并且开始从单纯追求规模逐渐走向更成熟的阶段,比如探索盈利模式。

但从阿里巴巴财报会上透露的信息来看,其社区团购业务还处在第一发展阶段。张勇表示,在新的财年里(2022财年),阿里巴巴的社区团购业务将在中国完成广泛的覆盖,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虽然高管们反复提及阿里巴巴在供应链、物流、渠道等优势,但其最直接的竞争优势仍然是最为充沛的现金流,而在已经落后竞争对手一年的情况下,阿里巴巴加大投入是否能弯道超车,仍然要打上问号。

淘宝特级版是社区团购之外,另一个颇受市场关注的话题。Q4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淘宝特价版的年度活跃用户达到1.5亿元,单季度增长达到了5000万。但这其中一部分是来自阿里体系内的转化,在没有社交入口的情况下,一出生就瞄准拼多多的特价版,能从对手身上分到的蛋糕还十分有限。

按照特价版如今的增长速度以及拼多多的体量,即使能够维持单季度5000万的增速,要追上拼多多至少还需要3到4年,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达成这一目标难度太大。潜在的问题还包括,在特价版逐渐长大后,是独立还是继续作为淘宝的引流渠道?是否将有盈利诉求?如何在激烈的产业带争夺中获得领先地位?

在淘宝直播成熟、且该赛道竞争逐渐激烈后,阿里巴巴的内容化能否拿出新的增长点也至关重要。2021财年,淘宝直播的GMV超过5000亿元,体量仍然是行业第一,但对手也在逐步靠近,在该财年,快手电商的GMV也超过了3000亿元,且增速远高于淘宝直播。目前来看,短视频仍然是阿里接下来要发展的重点。

除了电商业务,阿里巴巴在其他领域也没法减少投入,但也需要做出一番取舍。阿里云、菜鸟刚看到赚钱的苗头,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本地生活目前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对抗美团,更多是作为集团业态的补充,但每个季度的补贴仍然不能少。

至于大文娱,除了保留长视频和UC,发展游戏业务,剩下的业务该何去何从,或许是时候决断了。

(文章来源:36氪)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