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龚宇谈影视业乱象:可控性差、管理流程有问题

财经
2021
05/15
18:30
亚设网
分享

爱奇艺龚宇谈影视业乱象:可控性差、管理流程有问题

对创作者们来说,龚宇是最尊重内容本身的平台老板。有知名导演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项目始初,龚宇就会亲自接触,甚至聊到半夜。有投资人表示,龚宇是爱奇艺跑出来的核心灵魂。多位员工则称,“他太累了,心疼”。龚宇是爱奇艺创始人、CEO。

当下,龚宇、爱奇艺、乃至影视行业,都站在了风暴眼。近期,《青春有你3》因“倒奶打投”被禁录,制作方爱奇艺成为焦点。远期,长视频盈利模式仍未明朗。

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正是因为盈利问题,才使得赞助方蒙牛在赛制中拥有极大话语权。

财报显示,2020年,爱奇艺总营收人民币297亿元(约合46亿美元),同比增长2%;净亏损人民币70.07亿元(1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人民币102.77亿元,亏损额继续收窄。

此外,在种种因素影响下,影视业寒冬持续。平台看似强势,但在大环境下,也只是桑海一隅,深陷其中。

5月13日,龚宇在爱奇艺世界·大会表示,在可控性差、管理流程有问题、很多简单重复性工作过多等综合因素下,导致种种行业乱象。

他开出的药方是,影视工业化,智能化。这与多位电影公司创始人想法不谋而合。

此外,龚宇还表示,爱奇艺未来在于“一鱼多吃”的生态体系。“ ‘一鱼多吃 ’就是多种形态构建我们的主体,很难用一种货币化方式把整个行业支撑起来,就靠电影票不行,就靠广告也不行,就靠会员也不行,是综合式的。”他说。

以下为演讲全文:

我讲的题目就是世界大会的主题,其实网络视频大概有20多年的历史,现在在线网络视频的历史也有十几年了,中国网络视频大概是从2004年开始真正有商业化的运作,我们总是想把网络视频这么一个商业怎么来通过一个模型来做设定、来思考,或者说至少把视频分成不同的类型来思考。

这个行业经历了大概三个阶段,最早阶段,第一是把视频的规格做思考,长视频、中视频、短视频,长视频、小视频、中视频各种各样的划分,这是一种朴素的直观的第一反应。但是从做一个业务角度和产业角度有点浅了。20多年前做图文的互联网媒体的时候,有人会分长文网站、短文网站吗?没有,这不太对,更多的是视频角度来说的。长视频从整个行业数量相对比较少,小视频、短视频会多,因为代价低。

第二个阶段就是所谓一堆的缩写,传统的人来互联网一大障碍就很多英文缩写。PGC也叫PUGC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叫法,就是网红和经营他们的MCN共同经营的视频,他们自己投资做视频,上传到平台,平台有收入给他们分账。PPC就是综合的内容,这是主导,也不仅局限于影视、动漫。制作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哪怕曾经没有工作训练,长期的工作积累也让他们成为专业认识,这是内容制作角度思考。专业性角度来说,越往上,专业性越强,这是一定的。但是最近一两年,行业内一部分的从业者开始更多的思考从视频本身、内容创作者本身,为什么从视频的消费者的角度、用户的角度不做更多的思考,他们才是行业支撑的主体。幸亏大家已经有这种思考,有相对成熟而言的结论,就是从用户心智这个角度来看,视频分成什么样。

第一,可口内容。举个例子,快餐,吃着很可口,一会儿就吃完了,着急的时候,觉得更合适,对于小朋友来说,可乐、汉堡包、麦当劳吃完一顿明天还想吃,这种进入门槛很低,大家需要快速的消费。特别是对视频来讲,因为有技术创新,技术可以判断人的喜好,靠触摸屏最简单的人机交互方式,机器主动给你推荐你喜欢,或者你自己没有发掘出喜欢的内容,不断地给你推,让你快乐的消耗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仨小时,这是可口内容。小视频、短视频大部分是这类内容,这类内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会后悔,但是下一次还是控制不住,这个也一样,你看完五个小时以后后悔无比,有人甚至把APP卸载了,但是过几天又装了,这类视频具有大众化,进入门槛更低。

第二,娱乐内容。这是我们绝大部分,包括台下嘉宾所从事的内容。最古老的是电影,120多年的内容,到后来的电视剧、综艺节目也好,其他的内容也有90多年到30、40年的历史,这是专业性的内容。这种内容的特点是什么?虚+实,或者实+虚,他们在反映现实不能完全架空虚幻,但是完全现实吗?不一定,他们是现实生活、现实思考的一个升华。影视作品大概一半来自于文学作品,少量来自于漫画作品,其他的不到一半来自于原创的剧本。

不管是剧本还是小说,还是优秀的漫画,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可以说是文学,是现实+思想+思考+美好的愿望+很多情怀综合起来的,他们可以说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只不过用影像来反映出来。所以看影视作品可以被动的看,但是更多情况下,在被动看的时候,你头脑不由自主的开动大功率跟随思考,甚至更多的去思考。人注意力集中的时候,脑部的功率有200瓦以上,看好的作品的时候,你可能痛哭流涕,激动不行,也可能陷入深沉的考虑,甚至一部电影影响你一生,所以这是精华。

第三,兴趣内容。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跟动物不一样,动物还有兴趣,更别说人,但是人的兴趣因人而异,这种内容总量不小,但是对于每一类内容来讲进入门槛又稍微偏高一些。比如说我喜欢战争题材的,三大战役哪一个镜头安错了地方我都能知道,因为不同版本纪录片我看过20个、30个,这是我喜欢的的兴趣内容,但是每个人喜欢的内容都不一样。写实可能透露出情怀,但是内容本身是写实占绝对主导的,情怀没有那么多,或者几乎没有,而且是广泛的,是差异化的,进入门槛偏高,因为他们喜欢这件事。

从思想的角度来讲,叫思考负载更大一些,下面不动脑子,中间要动脑子,再往上要喜欢,为爱发电才愿意观看,甚至大比例的人要创造点内容,点评、弹幕,甚至自己拍点视频上传,这是兴趣类的内容。对于爱奇艺的体系来讲,过去的时间,爱奇艺这个品牌放在娱乐内容,就是在座的大部分人,但是也有部分人是做兴趣内容的,大部分人跟爱奇艺合作做的影视动漫这种专业内容,这种专业内容的要求是什么?其实就是专业,让它的现实+思考+情怀,影响更多的人,让大家享受更有思想的娱乐,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刚需。我见过的文字最早的是7000多年前石碑上的,埃及的文字,我亲眼看到的,惊悚,真的是惊悚,7000多年前的文字,虽然我一个子看不懂,但是我知道里面有巨大的思想,思考的深度在里面。文学、文字在影像上面最好的体现兼顾大众性和艺术性,就是中间的娱乐内容,这是我们主要做的。但是不够,这个新品牌叫随刻,这个市场我们判断是分散的市场,人的需求是分散型的,内容创作者也是分散的,分散对分散,平台应该也是分散的,而且平台就是内容传播的渠道,通过不同的渠道在传播,是大概这样的思考,爱奇艺和随刻的定位。

爱奇艺一岁的baby,随刻的支撑点,一是兴趣内容,同类的人一定需要交流,不交流平台做不好,内容也做不好,所以随刻本身是兴趣社区的平台。同好的人可以通过简单的交互、点赞、弹幕,也可以通过一个圈子作品也可以做交流,还有更复杂的支撑点,本身是一个兴趣社区。

第二,核心是内容生态。随刻兴趣的内容有专业内容,有PUGC的半专业内容,也有普通用户上传的为爱发电的内容,怎么构建好的、丰富的内容不断供给,这是内容生态的关键问题。明天上午10点半的论坛上会专注讨论这个话题。第三个支撑点就是创新。个性化的人工智能的推荐,内容简单的创作,怎么让那些视频制作、专业程度不高的创作者、MCN低成本创造出好内容,AI和其他的技术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还有更多的科技着力点,后面我们CTO会讲到。回到爱奇艺品牌,简单总结一下也有三个支撑点。

一是艺术家,因为是专业内容,专业人士中最好的可以叫艺术家,他们是头部内容的产生者,所以做好这个行业,最核心的第一要素是尊重艺术家,这种尊重不仅是客客气气形式上的尊重,更在意的是懂他们,懂他们为什么成为大家爱戴,作品被大家欢迎的艺术家,他们怎么想的,他们的思考是什么,他们的难处是什么,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讲,他们的性格可能有点个性化,或者说过于个性化,可能他们说的话有点难听,可能对商业的规则不太在意,或者说非常的冲突、抵触,没有关系,这不是他们核心的价值,他们核心的价值是思考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所以无论对我,还是对爱奇艺团队来讲,我们反复提到的一点就是理解和尊重艺术家,因为他们是最好作品的创作者,理解了他们,才能跟我们一起合作创作出最优秀的作品。

第二,支撑点。不仅是对爱奇艺,或者对影视文化娱乐的支撑点是多赢的系统。我经常听说一句话叫“雷声大,雨点小”,影视规模不大,但是出点事都知道,热搜50个,每天很多很多个都是娱乐新闻,而且80%是负面的。还有一种说法,“影视行业是穷庙富和尚”各种各样的人赚了很多钱,企业平台在亏损。这是过去很普遍的现象,虽然不是全部的现实。我们后面要做什么?该挣钱的人,应该比现在挣钱的更多,咱们不能绝对,不能看谁挣钱就是不对的,但是该挣钱的人,真的不能一分钱都不能挣。人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真正做出优秀作品的,行业中起到优秀作用的,规模化的,而且是健康的,无论商业角度还是健康角度,企业应该多盈利,但是各种忽悠、欺骗的企业、个人就应该从这个行业里面消失,这是一个多赢的生态系统,才能支撑我们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要素。

第三,科技创新。这种创新太多了,我暂时不说了,后面还会体到。后面有两个很简单的并不是新的概念,只是想汇总一下,因为有很多朋友第一次参加爱奇艺世界·大会。爱奇艺的生态系统一直叫“一鱼多吃”的商业模式和多赢的生态系统“苹果园”,筹备爱奇艺的时候,爱奇艺成立初期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看得小了,就定位成影视内容播放的平台,一棵苹果树,上面有电影和剧。后来经过思考,经过对行业的理解,也经过很多挫折,发现这不对,孤立的一棵树是无法生存的,需要一个“苹果园”,这里面有文学小说、漫画,也有互动的内容、游戏、衍生品的授权等等。多说一个线下娱乐,我们在上海淮海路跟合作伙伴合作了沉浸式体验店,半小时的内容,戴着头盔和一个背心,背心是台电脑,现在还需要背着主机做运算,未来可能不需要了。我玩了两个项目,一个小时,但是感觉自己只玩了20分钟、30分钟,玩完以后腿都软了,沉浸式的打僵尸非常有意思,最近一两年可能铺到全国一两百家店,我们输出的IP,就是内容+VR科技的内容。一鱼多吃更多的内容在下午论坛会提到,游戏和影视合作明天下午的论坛也会提到。

一鱼多吃就是多种形态构建我们的主体,我们很难用一种货币化方式把整个行业支撑起来,就靠电影票不行,就靠广告也不行,就靠会员也不行,是综合式的。

另外想分享的就是过去2013、2014年大投入内容创作、制作方面,一开始只是单纯的版权采购,版权采购的本质就是租版权,就是租一两年,过去在综艺剧集投入很大,明天下午的悦享会上,未来我们的作品线会非常丰富,投入预算每年都非常大,这是一点。但是真的术业有专攻,我发现过去这些年,我们刚刚在综艺这个行业,在剧集这个行业了解了大部分,如果10分满分,了解了7分、8分,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去年突然发现疫情影响,院线电影上不了电影院,也上不了网络,突然发现电影变成内容的瓶颈了,所以去年开始,大投资开始做电影,当然爱奇艺的做,是离不开独立的制作公司的,我们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无法自己独立的从每一个策划和员工开始做,对媒体平台更是这样,全是合作的,电影也是合作的。

以前虽然也做了几部电影,投资了几部,但是大部分不太灵,在一线票房都不太行,现在《扫黑·决战》票房一点几亿,但是感觉来了,虽然是一个献礼的电影,虽然这种题材的,但是艺术的创作平衡好主流宣传,就非常好。我自己也在电影院看了,电影院人还挺多的,上座率远超其他我看过的电影,还不错。

这是一个开头,在今天下午电影的论坛上,我们跟制作公司合作的很多电影我们会展示一下,都是基本立项的。另外就是动漫,分两类,一类面对相对成熟的人,成年人,现在叫国漫,中国的动漫崛起。我记得十年前刚筹备爱奇艺的时候,中国的网上播放动漫的排行榜是前面两个日漫,永远排在第一、第二,后面有日漫,有国漫,把国漫前50名所有的流量加起来不够前两名日漫中一部的流量。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去年国漫在整个行业中的市场份额,第一次超过了日漫,国漫崛起了。所以动手真的慢了,但是没有关系,意识到这个开始了。另外是儿童的动漫,儿童动漫的培养需要太多年了,货币化方式靠播放方式盈利是不太可能,是非常综合的一鱼多吃的体现,所以我们也会投入,当然这更需要合作伙伴整个生态系统的支持。

另外一个话题,不得不看到我们行业的现状,我写了一个标签墙,好像没有好话,这是现在行业很难的重要的原因,一大堆负面的事情,大概分大类。第一,经营角度或者财务投资的角度来讲,可控性非常差,投资做一个剧,一个电影,不能说完全吧,大概率不知道结果是什么。对于播出影片和剧集的分析不够,没有太好的工具做这件事,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工具。更糟糕的是对我们策划、制作甚至到了宣传期,播出效果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第二,整个行业的各种流程有问题,管理有问题。这个行业缺少理性专业力度,是不太站住脚的,从行业规则角度需要规范。第三,很多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其实可能是机器其他好的手段可以解决的。我们拍真人秀的节目,50、80个机位,拍了很多存储卡,让后期粗剪出一个节目,这几十个人都睡不了觉了。很多事很初级,比如说你拍的镜头是糊的,或者空镜,为什么要让编辑干这些事呢?机器干不就行了吗?

影视工业化说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我重新提起,但是有新意在里面。第一就是行业规则的重构,这不多说了,我们这个行业说了20年、30年了,学好莱坞这个,好莱坞那个,甚至把好莱坞的表格都拿过来了,后来发现还得改,这不重要。我想说的还是靠技术手段来解决,叫智能制作。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学自动化的,自动化是属于制造业当中的一个专业,我30多年前学习这个专业的时候,中国的制造业跟影视行业差不多,也是作坊式的,靠纯人的管理,甚至靠亲朋管理和个人的信任支撑行业的发展,都是车间工厂,规模都很小。但是我学的专业是什么?具体自动化的分支叫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当时计算机在工业上刚刚开始普及,做什么是靠计算机靠软件,靠计算机之间的联网,当时还是局域网,把人原来非常随意,非常不可控的,对物料、生产资料,就是车床、工床等等做规范性的管理。因为人的管理都不规范,你用机器和程序管理,冲突非常严重,但是没有关系,这是一个技术创新必须遇到的瓶颈或者叫挑战。因为大家都知道计算机集成计算系统要比半作坊式,类作坊式的效率要高,所以很多人抱着期待、希望,也做好了思想准备去接受挑战,中间成本很高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甚至是人的成本,优秀的人可能干十年、二十年没有业绩,只能改行。

现在中国制造业没得说,全世界数一数二的,这都是多少年先进制造系统等等改进而来的,对于中国影视行业来讲,我该抱着这个想法,一方面是艺术家的创作,另一方面靠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在制作方面智能制作,智能制作咱们简单拆解一下,为什么现在敢说智能制作,是因为技术创新的基础有了,这些技术包括什么?5G+AI+超高清+HDR+3D环绕立体声+VR+XR+CG+动捕+虚拟拍摄+区块链+DR等等,这些都不重要,但是专业的人很重要,就是做智能制作的技术,原来太多技术没有了,喊了20多年只能在产业结构上想办法。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先进的技术创新的工具。

三大类型。第一就是智能分析,是制作的智能分析。做已经播出内容的复盘,给后面创作人员、艺术家们更多参考的东西。比如说主持人一出现,用户就开始跳过或者是倍速,变成1.5倍速。这个桥段一出现,35%的用户不看了,这些我们用技术手法统计出来,清清楚楚给大家看。做创意策划的期间,也可以输入一些大概什么结构,大概什么演员,然后一些背景等等,在什么档期播也可以做预测,这些技术都有了,但是不构成一个系统,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要构成一个系统。

第二,规范行业,要让那些大包转小包,小包转更小包的商业结构转变。除了合同以后靠的是技术实现,靠的是所有的机器和人现场全上网,所有的数据全到云端,你在北京做后期跟在片场做后期没有什么差别。用智能计算机系统集成起来,把各个环节、资源全集成起来。

第三,智能制作工具集。剧本的分析工具、小说的分析工具,刚才我说的后期能解决重复简单工作的工具,太多太多的工具了。比如说我去现场,导演后面总是有两三个小姑娘在那儿不停地记,其实到后期的时候,绝大部分都是白写,导演想不起来的话,场记记的也想不起来看,看完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导演说什么,语音识别记录起来,而且跟识别的点记录下来,刨除那些垃圾信息,要干净的呈现那些有信息的话,这样作品的感觉会比混乱的感觉好,这都是智能制作的工具。

我们自己判断影视行业的趋势一是分众,大家看东西越来越挑剔,自己喜欢的越来越清楚,而不是随大流,我们爱奇艺做海外市场做了一年多,发现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很有意思。之前我们看到的韩剧都是特别直接甜宠的,《太阳的后裔》第一集就爱上了,后面就是不停的打闹,后来发现韩国剧的市场变了,有深度,多思考。韩国市场升级了,韩剧到东南亚地区老套的更受欢迎,新的群众没有到那个层次,还是大家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任何一个市场,观众总是从一种大众不太分每一个细节和分众的市场到分众市场,中国的分众市场才刚刚开始。第二就是品质。谁都愿意看品质好的内容。这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其实也是我们这个行业,有时候作为播出平台特痛苦的地方,就是工匠精神带来的具有工匠精神的片子少。前几天跟一个导演聊,我以为他比我大了,我还尊敬的问年纪的话,后来一问比我小几岁,但是工作时间比我长。他特别认可我一句,我在现场说每一帧都非常精致,这一下打动他的心,他原来是摄影出身,他在现场无论是道具、演员还是灯光,精细的抠每一个点,呈现的作品就是非常漂亮,非常美的作品。我还没有看到成片,故事怎么样,成品怎么样还不好下结论。我们就是缺这样的作品,当然这种作品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创作人员创作出来的,一方面是职业精神的体现,另外一方面是职业专业性的体现。精神就是我有情怀,不仅是为了赚钱,钱是要挣的,但是我要做好的作品,为观众留下我自己的情怀,我的思考,我的思想,要在作品体现出来。当然另一方面也得有这种能力,你没有足够的专业表达不出来,控制不住现场,整个团队协调不起来,这个工匠精神也实现不出来。所以是一个愿望,一个能力。

最后一个话题,我们这个行业一方面是行业内部的难处,另一方面对公众更有难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问题不是一个企业,一个人的,是行业性的。我又弄了一个标签墙,这个里面全是不好听的词,细分起来有些是个例,但是持续时间长了,频发了那就是行业的问题,行业的问题,我只能起到一个呼吁作用和在我们自己内部有更多的思考和规划、约束的问题。所以这种呼吁就是一句话,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和行业,无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个人,这里面包括爱奇艺和爱奇艺的每一个同事,每一个员工,有时候我们的一言一行,大家看到的不是你一个人,一个企业,看到的是一个行业。特别是播出平台和播出平台合作的好的作品,被大家关注的作品,和被作品之后的创作者,你可能在言辞、生活上一点事情被互联网这个时代迅速的传播,声音放大,包括爱奇艺和爱奇艺的员工,也包括全行业,呼吁珍惜自己,也珍惜整个行业。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