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可穿戴设备龙头的华米科技是小米生态链中的一员,来自小米的收入也一直占据了营收的大半壁江山。2021年5月13日华米科技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本季度本季度营收达11亿元,同比增长5.4%,第一季度总出货量为630部。
业务集中度过高的华米也意识到转型必要性,本季度加大了自有品牌投入力度,自有品牌Amazfit和Zepp发展迅速,营收同比增长达84.4%,然而,自有品牌大力投入直接导致近年来的首个季度净亏损4042.7万元。
受财报亏损与美股大盘影响,华米科技截至当日收盘大跌13.25%。华米的去小米化之路,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是,积极求变、居安思危毕竟是正确的战略之举。
发端于小米的华米,能否成功孵化自有品牌,安然渡过转型的阵痛,实现扭亏为盈,让我们从这份财报中探知一。
代工产品出货量锐减自有品牌扩张拖累业绩同比亏损
受季节因素与小米手环6即将上市影响,本季度为小米制造的产品出货量同比减少39.9%,直接拖累一直以小米代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华米科技营收增长乏力。本季度,华米科技营收达11.47亿元,同比增长5.4%。
本季度,积极推动自有品牌扩张的华米科技加大了研发与营销推广上的投入,费用的快速增长也致使本季度净利润由盈转亏达4042.7万元,净利润同比减少310.91%,本季度研发费用达1.52亿元同比增长28.73%,营销费用达9100万元同比增长65.54%。
营销推广力度的加大直接拉动自有品牌产品的出货量同比猛增111.1%,相比于小米代工业务的业务萎缩,本季度营收的增长主要贡献动力来自于自有业务的高速增长,这表明华米正逐步“去小米化”。
作为小米生态链的一员,为小米代工一直是华米主要的营收来源,据2020后最新年报数据所示,华米科技有68.99%的营收来自于为小米代工可穿戴设备,自有品牌营收占比仅为31.01%,然而过于依赖小米带来的业务潜在的不稳定性一直被外界所担忧,意识到核心竞争力缺失的华米科技一直想摆脱对小米的依赖,自有品牌战略被寄于厚望,不断加码投入自有品牌也就是自然而然的。
虽然,华米一直推进去小米化,但就目前而言,华米还是离不开小米,去年10月,华米与小米续签了三年的合作协议,就发展小米可穿戴设备供应上,华米将作为最优先的合作伙伴,双方还将在可穿戴设备的AI芯片、算法研发上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从财报业绩来看,小米仍然是华米创造营收的重要客户,可见华米的去小米化之路,怕是任重道远。被寄予厚望的自有品牌战略能否取代小米代工业务,重启新一轮的增长之轮呢?
自有品牌增长强劲华米能否借此重启增长的动力?
目前来看,华米科技的自有品牌战略进展还是相对比较顺利。虽然,为小米代工的主营业务明显萎缩,但是自有品牌收入增长迅猛,研发与营销费用快速增长推动自有品牌业务快速增长。
财报显示,华米自主品牌Amazfit和Zepp在一季度表现亮眼,收入达7.3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达84%,旗下Amazfit都市时尚系列以及米动手表青春版、Amazfit Pop系列、Amazfit T-Rex受到市场热烈的欢迎。
当下,整个可穿戴设备行业增长潜力巨大。据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4.44亿部,同比增长28.4%,而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指出,2020年出货量创出历史记录为5.27亿部,同比37%。
Strategy Analytics执行总监认为:如果目前的增长趋势持续,全球可穿戴设备的销量将在2030年之前超过20亿部,这将超过智能手机的销量。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增长空间巨大。而根据Gartner数据预测,到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容量将达815亿美元,比2020年的690亿美元增长18.1%。
行业成长空间巨大,但行业头部市场由巨头把持,从2017至2020年,苹果、小米、华为占据的可穿戴设备的Top3,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厂商,华为市场份额占比28.6%,小米占比22%,苹果占比17.8%,华米的自主品牌 Amazfit的市场份额只有5%。
可穿戴设备行业赛道也迎来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OPPO、VIVO等智能手机厂商也切入智能可穿戴设备这条赛道,凭借OPPO、VIVO积累的技术积累、产品创新能力与品牌渠道优势,华米在智能手表领域将迎来OPPO、VIVO这样强大的对手。
机遇与挑战同在,华米科技毅然选择了自有品牌转型的长期转型之路,毫无疑问,这是条正确但艰难的道路。一方面,代工业务毛利率较低,产品定价受下游客户控制,产业链议价权不强,公司盈利难有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消费电子类产品属于消费品,品牌与技术是关键所在,只有独立品牌运营才能收获消费者心智认可与高毛利率,而只有领先的技术才能保持产品有足够的竞争力在巨头林立的可穿戴设备行业屹立不倒。
因此,华米科技对研发与销售的大力度投入就不难理解。
结语
不可否认,华米科技还是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赛道,未来业绩增长借力行业扩容也算是明智打法。不过,在美股研究社看来在品牌、渠道、份额均不占优的当下,华米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与销售推广力度需要尽快补齐短板。只不过,短期盈利承压将是业务投入期的必然,在自有品牌战略不断推进的未来,华米科技的品牌长期主义之路也将收获新的增长。
本文来源:美股研究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OF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