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经济数据。
由于去年经济运行呈“前低后高”态势,今年经济同比增速将呈“前高后低”态势,4月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若以2019年正常状况为基准,两年平均增速来看,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速仍在进一步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反映当前经济仍在稳步恢复。
不过,若从两年平均增速的月度趋势来看,4月工业生产增速还在加快,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的增速相较3月有所回落,反映复苏动力有所减弱,恢复较为滞后的消费、服务业仍然存在短板。
国内疫情防控得当,就业形势稳步改善的状况下,为何消费、服务业的复苏出现波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位分析人士,有认为当前大宗商品涨价,使得下游中小企业间歇性生产,影响居民收入;也有认为4月异常天气,影响了建筑业等正常动工;还有认为居民整体仍在加杠杆,对消费有挤出效应;也有认为这是季节性和基数因素,并不意味着消费支出放缓。
经济保持恢复态势
由于去年基数波动较大,为了避免“数据幻觉”,以两年平均增速可以更好判断当前经济恢复状况。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两年平均增长7.0%。1-4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26.4%,两年平均增长6.7%。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373亿元,同比增长29.6%,两年平均增速为4.2%。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9.9%,两年平均增长3.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比较一季度数据发现,工业生产增速在一季度“超常规”增长的情况下,前4个月的增速在进一步走高。投资增速恢复较快,较一季度回升1个百分点。前4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则与一季度持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工业部门表现强劲,既是国内需求延续复苏的体现,也受海外需求强劲带动。国内投资较一季度有所加快,主要因为制造业改善和房地产略超预期。当前,消费、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距离疫情前正常水平仍然有差距。
固定投资分领域来看,前4个月房地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加快至8.4%,基建投资较一季度略有回升至2.4%,制造业投资下降0.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6个百分点。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经济恢复仍然是不均衡的,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态势,出口、房地产形势较好,但消费和制造业仍在恢复进程中。当前,经济运行总体接近疫情前水平,部分指标超过疫情前水平,恢复速度有所放缓是正常情况。
4月就业形势有所改善。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3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5.1%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达到2019年常规水平。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受上年同期基数逐步抬高的影响,4月份多数生产和需求指标较3月当月增速有所回落。但是,从两年平均增速和环比增速来看,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同时,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发展持续壮大,企业预期和效益改善,经济运行的恢复态势没有改变。
消费、服务业恢复进度放缓?
4月经济数据中,部分指标增速有所回落。
4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增长6.2%,但3月为6.8%。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4.3%,但3月增长了6.3%,增速回落了2个百分点之多。
周茂华表示,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较3月有所放缓,主要是季节性和基数因素影响,并不意味着居民消费支出放缓,前4个月社零两年平均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回落,与4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由前值56.3%下滑至54.9%相一致,主要受建筑业活动指数拖累,跟异常气候有关,可能也受大宗商品涨价影响。年初以来,国内住宿餐饮、旅游等活动在逐步加快,不过4月不少餐饮商家为聚拢人气仍在折价促销。
4月雨水天气较多,部分地区项目建设进度放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在长沙采访发现,由于4月份连续降雨,不少露天基建项目进度放缓。
罗志恒表示,4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有所回落,的确有季节性因素,历史数据存在月度波动。当前疫情不影响消费场景,餐饮收入增速有所回落,可能跟居民收入有关。当前整体就业形势在改善,但16-24岁青年群体失业率高达13.6%,就业工时也较3月有所回落,反映就业质量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下游制造业企业利润受挤压,部分中小企业间歇性生产,可能影响工资性收入。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4月虽然有清明假期,出行人数恢复至往年正常水平,但消费金额不如疫情前。
“当前经济运行态势比较稳定,需求仍在稳步复苏,就业在持续改善。但经济复苏存在波动,不同的需求和行业有分化,消费增长有点乏力,制造业投资仍然是负值。在去年低基数下,消费增长全年实现两位数可以期待,但若以两年平均来看,消费可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唐建伟表示。
当前财政货币政策不支持价格大幅上涨
从市场分析来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无疑对当前的经济复苏带来一定影响,既会影响消费的复苏,也会影响投资的预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我国PPI同比上涨6.8%,涨幅比上月扩大2.4个百分点。不过,4月PPI环比上涨0.9%,涨幅较上月回落了0.7个百分点。4月CPI同比上涨0.9%,工业品往消费端传导有限。
付凌晖表示,4月PPI同比涨幅扩大,主要由于去年基数较低。随着去年基数的逐步回升,基数对PPI的助推作用会降低。国际疫苗接种的扩大,以及在积极财政货币政策作用下,全球经济恢复前景在改善。与此同时,主要原材料生产国特别是南美一些国家,原材料产出下降,加上国际航运运力紧张,国际生产供给加剧了价格上涨。全球流动性总体充裕,也带动全球通胀预期上升。
付凌晖还指出,由于下游市场竞争充分、市场供给能力充足,PPI向CPI传导不明显。中国经济整体处于恢复进程中,投资、消费等需求指标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从财政货币政策条件来看,也不支持价格大幅上涨。
罗志恒表示,上游资源品需求很旺,要求下游制造业支付全款,这会挤压下游企业现金流。部分中小企业手头有订单,但如果生产的话,可能是赔本买卖。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会加剧下游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当前国内PPI往CPI传导有限,主要因为下行的“猪周期”,但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涨价,还是会对居民消费带来影响。
“从供需基本面以及全球流动性来看,大宗商品的牛市可能还没有结束,但短期内价格可能会震荡”,罗志恒指出。
面对当前经济复苏仍有波折,又要调控国内房产价格上涨,以及需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货币政策面临难题。
唐建伟表示,当前经济恢复还有不稳定不平衡的状况,需要政策给予一定支持,宏观政策不能急转弯。从4月金融数据来看,信用收缩较快,社融增速降得比较快,建议政策不要收紧太快,保持稳定性。
周茂华表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这要求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精准,要更倚重结构性工具,通过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加强对实体经济短板弱项进行精准支持。同时,要避免脱实向虚导致市场非理性投机炒作。
(作者:周潇枭 编辑:包芳鸣)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