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融信、宋都重仓杭州地块,“大丰收”背后盈利空间存压缩风险

财经
2021
05/20
20:35
亚设网
分享

红周刊 记者 | 熊颖

滨江、融信、宋都等房企在杭州首次集中供地上收获颇丰。然而“大丰收”的背后同样暗藏风险,高溢价、高自持、以及“双限价”的多方压力下,房企利润不断收缩。

5月,集中供地热潮陆续席卷杭州、北京等全国热点城市。5月7日、8日两天时间,杭州首批集中供地出让57宗地块,对应出让面积约301.8万平方米,出让金额高达1178.21亿元。

融信、滨江杭州营收贡献下滑

宋都股份杭州土储归零

在本次杭州首批集中供地中,华润置地、融信中国、滨江集团(002244,股吧)、宋都股份(600077,股吧)等房企表现较为出色。

其中,华润置地以111.61亿元摘得本次集中供地中的最贵地块;融信中国以142.28亿元拿下7宗地块;滨江集团以96.33亿元拿下5宗地块;融创中国以126.95亿元拿下4宗地块;宋都股份以45.84亿元拿下5宗地块。

《红周刊(博客,微博)》记者梳理发现,上述拿地数量较多的房企,多为重仓杭州且销售额也较依赖杭州的企业。

闽系房企融信中国是本次杭州集中供地中,拿地数量最多、拿地金额也最高的房企。根据2020年年报,杭州是融信中国营收和销售额来源最多的城市,2020年杭州贡献融信营收109.05亿元,占总营收的23.41%;贡献销售额482.47亿元,占总销售额的22.2%。

不过,融信中国在本次拿地厮杀中格外积极,或许还和其在杭市场的“缩水”相关。

最为明显的是,融信中国在杭交付建筑面积自2017年后开始下滑,2018年、2019年,融信中国在杭交付面积分别为70万平方米、66.37万平方米;而到了2020年,这一数据更是锐减至36.54万平方米,同比下滑44.95%。

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告诉《红周刊》记者,土地储备是影响房企交付面积的大头因素。此外,2020年疫情影响下,房企开工、竣工受影响,也会一定程度上波及房企的交付面积。

《红周刊》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0年末,包括杭州展望、杭州世纪、杭州古翠隐秀等在售项目在内,融信中国的储备土地总值为188.37亿元,土地储备较少。

土地储备是房企的“生命线”,对房企的未来业绩有着重要影响。而2020年融信中国在杭州交付面积的锐减,也直接影响到了其在杭州的销售额和营业收入。2020年,融信中国在杭合约销售额为482.47亿元,同比下滑0.77%;杭州贡献融信营收109.05亿元,同比下滑38.62%。

融信中国在杭的土储告急,也意味着,如不及时“补仓”杭州,未来融信中国在杭的营收、销售额还有可能面临再度下滑危机。这也解释了,为何在本次杭州集中供地中,融信中国“加仓”力度如此之大。

不过卢文曦同样表示,即便是土储“补库存”也不会立马见效,需要一定时间周期才会转换成交付面积。

此外,在本轮土拍中,杭州本土房企滨江集团的杭州拿地数量仅次于融信。滨江集团对杭州的依赖程度则更胜融信中国,滨江集团近4成营收、销售额均来自杭州。

而在土储分布上,滨江集团重仓杭州特征明显。截至2020年末,滨江集团土地储备可售货值约2800亿元,其中杭州占比65%。

不过,目前,滨江集团和融信中国所面临的瓶颈类似,业绩严重依赖杭州,杭州营收贡献却持续走“下坡路”,2018年、2019年、2020年,滨江集团杭州地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1.78亿元、148.08亿元、109.32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49.35%、-22.79%、-26.17%。

滨江、融信、宋都重仓杭州地块,“大丰收”背后盈利空间存压缩风险

虽然宋都股份拿地金额远不及融信中国、滨江集团,但也在本次集中供地中拿下4宗地块。宋都股份是杭州的老牌房企。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末,宋都股份在浙江拥有37个项目,其中杭州项目数量占比近60%。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宋都股份土地储备“告急”,仅剩4宗地块。其中,一宗位于浙江舟山,另外三宗位于广西,而宋都股份销售较为热门的杭州地区已无土储,“补仓”需求同样较为迫切。

融信、滨江:毛利率严重下滑

新拍地块或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融信中国、滨江集团在本次杭州集中供地中收获颇丰,融信中国斩获7宗地块,滨江集团也收获5宗土地。“大丰收”背后,融信中国和滨江集团的“抱团”大大增加了两家房企的拿地成功率。

融信中国和滨江集团以联合体形式拿下4宗在杭地块。上述地块的成交楼面价和毛坯销售均价差额在6千/平方米到1.65万元/平方米之间。

滨江、融信、宋都重仓杭州地块,“大丰收”背后盈利空间存压缩风险

一位地产资深人士向《红周刊》记者分析表示,“上述地块的盈利空间非常小。土地成本高,即便后续再怎么控制开发成本,光是建安成本要好几千/平方米,再加上融资成本,如果控制不好,甚至会有亏损的风险。”

杭州集中供地采取“双限”+竞自持的出让模式,除限地价、限房价外,房企还需自持一定比例的商品房。根据规定,自持部分不得销售、转让,仅能对外出租。

在土地拍卖过程中,当房价触及上限,房企通过举牌自持比例竞拍地块。一般来说,越热门的地块,自持比例被抬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滨江+融创联合体拿下的多块地块自持比例高达17%。

上述资深人士表示,自持部分不能销售,需要通过长期出租来回收投资成本,而持有时间越长,用于出租的自持部分所需要的维护成本也越高。他举例表示,2019年,上海部分企业在拿地时配备了15%的自持比例,最终都没有拿出较好的解决方案,更不要说多出来的这两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融信中国、滨江集团的盈利能力已经开始呈下滑趋势。年报显示,2020年融信中国毛利率为11%,较2019年下降13个百分点。管理层曾对毛利率下滑原因进行阐述,公司在2016年下半年、2017年获取的高价地会在2020年逐渐结转。

此外,2020年滨江集团毛利率为27.04%,较2019年下滑8.06个百分点。其中,杭州地区毛利率下降最为明显,2020年杭州地区毛利率降至24.37%,较2019年的46.38%下降22.01个百分点。

融信中国、滨江集团的新拿地块或进一步压缩两家房企的盈利空间。上述资深人士表示,新拿地块能贡献一定销售额,但很难实现利润转化。

宋都股份业绩下滑

欲开启高周转模式

在土拍市场上的杰出表现,让宋都股份这家规模较小的杭州本土房企走进大众视线。

而土拍结束后,宋都股份的股价也出现较大波动。同花顺(300033,股吧)数据显示,5月14日截至收盘,宋都股份报3.33元/股,以9.9%的高涨幅,位居A股市场地产板块涨幅首位。此外,5月10日~5月14日之间,宋都股份股价上涨16.84%。

5月7日、8日,宋都股份以45.84亿元在杭州首次集中供地上合计斩获5宗地块,不过由于成交楼面价和毛坯销售均价差额多在1万元/平方米之内,且自持比例较高,或难获得较大利润空间。

滨江、融信、宋都重仓杭州地块,“大丰收”背后盈利空间存压缩风险

而在过往的业绩表现上,宋都股份也并不出彩。2020年,宋都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1.61亿元,同比增长71.86%;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下滑40.08%。宋都股份表示,净利润下滑,系集中交付项目毛利率较低所致。2020年,宋都股份房地产业务毛利率为21.9%,较上年减少20.2个百分点。而宋都股份又认为,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和地方政府限价相关。

然而在“房住不炒”、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限价政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较难放松。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宋都股份的毛利率难以有较大提升。

而到了2021年一季度,宋都股份依旧没能突破“增收不增利”的困局,实现营收收入9.72亿元,同比增长14.57%;实现归母净利润3684.81万元,同比锐减42.28%。

与此同时,宋都欲开启高周转模式。年报指出,宋都目前正在打造“2(开工)、6(开盘)、12(现金流回正)”标准运营模式体系和“4(开盘)、6(现金流回正)、8(资金再投资)”高周转运营模式体系。

(本文已刊发于5月15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