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在线监管高风险业务 推动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财经
2021
05/23
08:30
亚设网
分享

“我们现在对高风险业务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我们现在有国资的在线监管系统,法律合规不可逾越,所以这方面就有了明显的变化。”

此外,在央企加强自身法治建设的同时,翁杰明表示,“针对近年来美国政府陆续将我多家中央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等各类清单的做法,有关企业积极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自主维权。”

法律手段降杠杆

随着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防范重大风险的要求日益强烈。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改革办自设立之日起就配备一名有法律背景的负责人,直接参与公司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总法律顾问、法律合规部主任马红艳透露。

在国资委的要求下,中央企业近年来非常注重法治建设,并通过法律手段降低风险、降低负债。

“企业依法开展降杠杆、减负债、防风险工作,整体负债率较2016年降低了2.2个百分点。带息负债占比连续实现‘九连降’。”翁杰明表示。

对规模较大的央企而言降低2.2个百分点的负债率着实不易。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2016年之前,由于法治建设不健全,中国企业在海外曾经吃过很多亏,负债数字一度增长。该人士表示,2016年之前,一些企业盲目扩大,“‘十二五’期间中国油气明显短缺,大量收购油气资源,而且高价收购。现在油价从110美元/桶左右跌到40多美元/桶,这成了企业明显的负担,不盈利,而是亏损了。”

此外,该人士还表示,“2016年之前,负债率的上升有多种原因,企业效益下降,自身盈利缩减,企业发展更多依靠融资。”

在谈及债务问题时,该人士表示,“部分企业在资产收购日常经营中出现了一些严重损失,出现数百亿元的违约,导致企业根本就无法生存,最后被托管,教训十分深刻。”

“应该说债务问题,包括企业债务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密切关注的问题。”他透露。

在2015年之后,国资委要求企业加强法治建设。国资委也加强境外法律专题研究,先后编印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风险防范指引。

“企业提前研判、深入评估风险。” 翁杰明表示。

记者了解到,南航集团对境外不同区域法律风险实行“红黄绿”标识管理,“查色识险,按色控险”。中国有色集团在对23个国家进行风险评级的基础上编制投资负面清单,中交集团启动35个国家法律风险防范数据库建设。此外,像中粮集团等央企的法务人员全程参与、深度介入境外重大投资项目,保障项目依法依规。

央企维权

“针对近年来美国政府陆续将我国多家中央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等各类清单的做法,有关企业积极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自主维权。”翁杰明表示,“同时进一步强化法治建设,认真遵守国际规则和东道国法律,确保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把握了工作主动权。”

国家电投总法律顾问吴姜宏表示,“我们正在努力提升结案率、胜诉率、执行率,过去5年,共处理1000万元以上的案件116件,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案件75件,挽回经济损失39.2亿元。”

据中国中铁党委常委、副总裁、总法律顾问于腾群介绍,为了防范不正当竞争、垄断、腐败、欺诈等合规风险,“我们制定了境外合规制度体系,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合规保障。过去五年,全系统共出具法律合规意见书130余万份,提出审核意见1000余万条,采纳率84%。制定发布境内业务合同范本39个,中英文双语版境外业务合同范本12个,组织建立中英文合同条款库,较好地从源头防控合规风险,保障依法合规经营。”

一位钢铁企业人士曾向记者表示,在目前铁矿石价格高涨阶段,中国企业缺少制定和建立价格体系的专业人才。

参与国际竞争,法律人才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翁杰明表示,国资委逐步打造一支能与国际大公司法务人员同台竞技的专业队伍。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全部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重要子企业设置比例超过90%,法务人员达到3.2万人,比2015年增长60%,专业化率超过80%,“内心忠诚于企业、能力聚焦于专业”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蓬勃发展。

据了解,中国中铁是国家首批推行总法律顾问制度试点单位,早在2003年就将总法律顾问制度写入公司章程,明确高级管理人员定位。截至2020年,全系统法律合规人员1686人,业务部门合规联络员5338人,项目法律合规专员4037人。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