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注定是个令人悲伤的日子,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师与世长辞。
由于过去工作的关系,笔者曾经有幸多次向袁老师请教,并聆听老师的教诲。袁老师以其睿智、务实、开朗和幽默的谈吐,总能让人如沐春风,耳目一新。
作为老顽童的袁老师
袁老师多才多艺,喜欢运动,游泳达到健将级水平。袁老师也喜欢热闹,身边总是簇拥着各个时期的学生和下属,向他讨教杂交水稻问题,他很享受“融入”普通人的感觉。80多岁的袁老师还和“杂优中心”的年轻同事们一起,打他自己发明的“气排球”。
年轻时袁先生喜欢音乐,也会拉小提琴,当然水平没有办法和他的游泳技能相提并论。有时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袁先生会配合摆拍一下。
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袁先生更像一个“老小孩”,他会说自己是“资深帅哥”,说自己还很年轻,才40“公岁”。说到高兴处,袁先生还会用粗糙的手摸着自己的后脑勺,开心地笑个不停。
袁老师走到哪里,哪里都会受到众多拥趸的簇拥,无论是与袁老师一起参会还是陪袁老师参观上海“世博会”,莫不如此。袁老师对此既高兴,但又常常举足无措。在参加世界水稻大会的会场,我也曾目睹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争相和袁老师合影的拥挤场景,把台上的其他嘉宾都挤到了一边,场面着实有些尴尬。
作为好典范的袁老师
无论在媒体还是在公众的眼中,袁先生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因为袁先生具备了一个“模范人物”的一切必备要素:科学家、技术领先、事业情怀、养活人口、粮食安全、谦虚谨慎、质朴无华等等……
其实,袁先生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农民科学家。袁老师的父亲曾是民国时期孙连仲上将的秘书,母亲是教会学校毕业的老师,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袁老师193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而给他接生的医生恰巧是林巧稚大夫。从协和医院保留的档案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份病例是由中英文双语写成的。从袁老师的家世以及可以说流利的英语等就可以说明,袁老师并非出身普通世家。他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和教养让他有高于常人的眼界和追求,再加上他自身的不懈努力和机遇,造就了他后天的成就。
在袁老师那里,我听不到套话,也看不到官架。对于他不了解或者并不认同的事情,他会三缄其口,不会随意表态或附和 – 这就是袁老师的政治底线。
但只要一谈起杂交水稻,袁先生就会滔滔不绝。对于所有的关心和参与杂交水稻事业的人,他都是来者不拒,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他都会倾囊相授,不计回报 – 这就是袁老师的事业情怀。
袁老师不站台,不带货,对于金钱和荣誉处之泰然。对于家庭成员他要求严格,不搞特殊化。袁先生的三个儿子都是农业人。他们不仅工作作风正派、严谨,而且在各自领域也都卓有成就 – 这就是袁老师的道德底线。
作为科学家的袁老师
笔者并非技术专业出身,但在笔者看来,对于袁先生的功绩和贡献,无论给予多少褒奖都不为过。
袁老师发现、建立和完善了三系杂交稻的育种体系,作为成熟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指导众多科学家源源不断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他验证、呼吁和推广了杂交水稻在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并使之成长为一个实实在在个造福全社会的产业;他其个人的远见和影响力,指导全社会对于中国杂交水稻事业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持续关注等,都是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的宝贵财富。
诚然,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中国科学家群体的努力,这其中特别要提到的是袁老师的助手李必湖先生,还有颜龙安,谢华安,朱国英等老师。但袁老师作为攻关组的组长,奔走、呼吁、指导和协调等功不可没,这并不能影响对袁老师贡献的评价。
也有人质疑杂交水稻在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整体中的价值。以笔者观点来看,对中国粮食的增产和能够吃饱肚子的主要贡献因素包括:1)以袁隆平先生为代表的杂交水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及其品种;2)以李竞雄先生引进玉米单交种技术和培育的中单二号等一系列品种;3)尼克松访华后中国陆续进口和建成的16套化肥生产线和陆续引进和生产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技术;4)以小岗村为先导的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制 – 即改革开放;5)市场机制的建设和不断完善……这其中,杂交水稻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我们不应因为今天更倾向于高品质的粳稻就要否认历史上贡献巨大的高产杂交稻。这两种技术路线将长期为中国水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袁老师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是执着和创新精神的体现,是认知世界的升维,是方法论的成功,是团队协作精神的体现。袁老师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和农业产业的一面旗帜。
尊敬的袁隆平老师千古!
(作者刘石,系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兼作物科技产业总裁,曾担任隆平高科CEO)
(文章来源: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