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吴泽鹏 金喆 于垚峰 陈晴 王帆 每经编辑 汤辉
5月22日,长沙,雨。
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各界用不同方式追思他。
从医院出发,载着袁隆平遗体的灵车队所到之处,沿途汽车一致停下鸣笛致敬,众人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医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展览馆,远在江西的袁隆平故里,各大社交平台上……人们都在送袁爷爷最后一程,他也再看了一眼他所热爱的杂交水稻事业。
袁爷爷,一路走好。
长沙湘雅医院:家人唱《我和我的祖国》送别
袁隆平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离开了这个世界。
5月22日17时许,《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来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看到,载着袁隆平灵柩的车队已经离开,但在医院大门口和住院部门口等多处,仍然有许多从各地赶来的市民前来献花和悼念。记者注意到,众多鲜花之间,还摆放着三棵水稻秧苗。
一位自称湖南农业大学学生的女生说,2019年自己新生入学时,在湖南农业大学举行的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袁隆平先生曾经出席典礼并致辞,自己也因此曾经有幸见过他一面。
“他很可爱,是我见过最可爱的老人家。”该女生回忆称,当时的袁老精神非常好,也非常亲和。而得知袁老去世,自己也特意赶来悼念。现场站立一段时间后,女生鞠躬后离开。
另外一位穿着粉红色雨衣的小女孩,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向袁隆平先生献花。记者现场看到,小女孩献花后鞠躬,并敬了一个少先队员队礼。
一位67岁的老先生和妻子一起来湘雅医院悼念,老先生说,小时候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时代,对现在的好日子非常感恩。“吃饱饭了,不忘袁隆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探访期间还了解到,袁隆平早在一个多月前身体已经不太好,甚至已经病重病危了。但他意志非常坚强,支撑了一个多月。
“他能够撑到这个点,已经是医学上的奇迹。”湘雅医院一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袁隆平临去世时是安详的,家人陪在他身边唱着《我和我的祖国》等袁隆平喜欢的歌曲,送他离开。
5月22日20时许,记者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看到,仍有不少市民在医院门口悼念和献花。
长沙袁隆平工作单位:带着天南地北的哀悼来献花
5月22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袁隆平生前工作过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门口已经挂起“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的黑色条幅。
当日下午,载有袁隆平遗体的灵车从湘雅医院出发后专门来到这里,让这位“杂交水稻之父”最后再看一眼杂交水稻。
傍晚18点,尽管灵车已离开,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仍聚集了不少前来悼念的市民,现场安静肃穆、秩序井然。在刻有袁隆平“求实创新,奋发进取”字迹的石碑上,摆满了鲜花。人们在石碑前献花、鞠躬,安静停留,时而传出啜泣声。
“没见过他,但总吃过他的饭吧,所以就会想要亲自来悼念。”一位献上满天星花束的男士向记者说道,“满天星的花语是清纯、致远,也想借此寄托我内心最纯粹和诚挚的哀思。”
这位男士还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微信好友群,悼念袁隆平的文字此起彼伏。“群里的大家都来自天南海北,只有我一个人在长沙,他们就拜托我过来献上鲜花。我一直相信,为人民服务的人会得到人民的尊敬。”他说道。
记者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现场看到,前来悼念的,有朋友结伴,也有父母带着孩子。人群逐渐聚集,久久不愿散去。两位在长沙上学的女大学生难掩悲伤之情,眼眶泛泪地告诉记者:“袁老先生长期在长沙生活工作,长沙人民都喜欢他,他对长沙当地影响很大。今天听到消息真的很难过。”
“袁隆平是了不起的人物,伟大的科学家,解决了人民吃饭的问题,我们非常佩服。”现场一位75岁的老人家说道,她亲历过袁隆平给中国粮食事业带来巨大改变的特殊年代,对于袁隆平的逝世更加感到不舍。
“袁老,您只是去天堂种水稻了,您老永远活在国人的心中”“爷爷,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报效祖国”……附在鲜花上的字条传达出人们无尽的哀思。
江西袁隆平故里:家乡群众冒雨悼念
在袁隆平老家江西省德安县河东乡袁家山,上百位从周边赶来的游客和本地村民,冒着大雨来到袁隆平故里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默哀献花。一位家乡人表示,袁隆平的逝世,不仅是家乡人民的损失,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重大损失,大家要化悲痛为力量,深入传承德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隆平精神”,牢记肩上使命,加快奋起步伐,不负袁隆平对家乡的关怀与期望。
在回忆与袁隆平的交往时,德安县河东乡党委书记徐玉山一度哽咽,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去年他去湖南看望袁隆平,觉得他非常的和蔼,非常的幽默,90岁的时候还说自己是“90后”。“给家乡人们传递着忠于祖国,心系人民的能量,从泥土里面来,像一个乡下的老人家,值得我们崇敬敬佩。”
袁隆平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抗日战争爆发前曾在德安故居生活,祖父袁盛鉴就葬在德安城郊万家山。2004年9月,应家乡县委县政府邀请,阔别故乡多年的袁隆平回到德安,全县人民夹道欢迎,场面空前热烈。2015年和2016年,袁隆平接连两次来到家乡,为省级隆平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为新建的隆平学校颁发奖学金,为超级稻基地测产。
袁隆平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把德安列为高产杂交水稻种植推广示范基地,把Y两优2号、超优1000等新研制的超级稻品种放在德安试种,每年都要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德安实地指导。袁隆平在德安设立了隆平教育奖学金,并亲笔为德安一中、二中、三中、隆平学校等多所学校题写校名。隆平广场、隆平公园、稻田广场、隆平大道,德安县处处体现着隆平元素。
袁隆平与粮食安全
当下,也许很多人很难理解“饥饿”。袁隆平曾介绍:“杂交水稻诞生在中国,起源于湖南,湘西雪峰山下偏僻的安江农校是她最初成长的摇篮。杂交水稻发展到今天,历经40余年,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累计增产约6000亿公斤。如果按照每年每人消耗500斤计算,那就等于解决了20亿人口一年的吃饭问题。杂交水稻为中国在不足世界10%的耕地上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际上,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向来受到世界的关注。1995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出版了《谁来养活中国人》一书,假设中国在1990年至2030年期间将持续快速地推进工业化,则农田将减少,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加上每年新增的人口,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粮食将无法自给。
布朗之所以提出上述警示,并非没有考虑科技对粮食的增产提升。实际上,“超级水稻”并非中国专利,更早时候,国际水稻研究所对超级稻已启动研究,但并未有成果。
只是,布朗低估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种业研究者的决心与能力。在《袁隆平口述自传》一书中,袁隆平指出,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运用,水稻的产量可跳跃式不断登上新台阶,“水稻如此,其他粮食作物同样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技术上的潜力很大,而每一项技术进步都能对增产粮食和保障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显然,布朗的预言没能成为现实,中国人不仅能够吃得饱,而且能够吃得越来越好;中国不仅改变了粮食缺口大国的旧有印象,而且成为了第三大粮食援助的捐赠国;中国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
今年5月初,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其中指出,去年至少有一亿五千万人陷入“危机”级别的粮食短缺当中,遍布55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还有38个国家和地区至少还有2800万人面临“紧急状况”级别的突发粮食不安全情况。
但这些情况没有在中国发生,今年1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能够满足一年的消费需求。
从1996年中国农业部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开始,到目前,我国超级稻品种已经进化到第五期。截至去年,全国累计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的超级稻共133个品种。今年5月,第五期超级稻品种“超优千号”在三亚首次实现了大面积种植亩产超1000公斤,创下纪录。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有人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面对布朗的提问,我们可以郑重地回复,中国人不仅能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而且还可以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接受每经采访时曾自称“80后”
2015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采访袁隆平院士。袁隆平大概是最“不像”院士的院士,也是最“不像”老人的老人,他不喜欢别人称呼他“袁老”,反而更喜欢被称为“袁老师”。
80岁以后,他便说自己是“80后”。第一次采访袁隆平,他说出这话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首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才反应过来这“80后”的一语双关,觉察到记者的反应,袁老师露出微笑,有点调皮,又有点自豪。
拍照前,他仔细地整理了衣服,期间还不忘吐槽:“前两天上电视,衣领扣子没扣好。”结束采访,他拍拍记者的肩膀,“走,我们去试验田看看。”
几次接触发现,袁隆平乐观开朗,幽默风趣,从他嘴里总能蹦出一些新的网络用语,妙趣横生。
他会笑着面对镜头“吐槽”,大家都找他签名、照相,“Everybody want to take picture with me”,“没有了肖像权”。记者追问“那你觉得自己帅不帅?”他会淘气地回复:“Handsome!”去年,一段全程飚英文的视频,更是让大家惊呼“宝藏爷爷”!
“宝藏爷爷”虽然吐槽没了‘肖像权’,但对于年轻人的合影请求,他大概也是从不拒绝。整理资料过程中,记者就找到不少合照,有的是种业人士,但更多的是慕名的学生,从稚嫩的小学生,到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有。
袁隆平,不仅是严谨的院士、科学家,他是“90后”“偶像”“顶流”、“超级网红”“最闪亮的明星”,他还是个专业段子手,收割了各大年龄段人群的喜爱。
湖南农业大学举行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时,袁隆平出席并致辞,学生欢呼尖叫,上演“大型追星现场”,还上了央视新闻;今年初,一条“袁隆平入驻抖音”的不实消息,让相关抖音号一天涨粉千万。
“我不服老,越干越有劲”
2015年,袁隆平85岁,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我不服老,还要发挥老骥伏枥的精神,继续在超级稻的亩产上实现新的突破,“越干越有劲”。
当时,第四期“超级稻”还没推广,试验田亩产刚突破1000公斤不久,但袁隆平已在筹备第五期“超级稻”的事情。他曾多次表示,追求水稻高产、高产、更高产,是超级稻实验永恒的主题,这是科研人追求的永恒目标。
“我们的第一期超级稻,在生产上推广后,平均亩产量是550公斤;第二期超级稻,在试验田里亩产800公斤,大面积推广后,平均亩产达到600公斤左右;第三期超级稻试验田亩产量是900公斤,推广后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50公斤一个台阶(增长)。第四期超级稻,现在还没有推广,试验田亩产是1000公斤,大面积推广后,又可以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估计平均亩产可以达到700公斤。”袁隆平当时说道。
袁隆平说,“第五期超级稻现在还没有立项,我建议农业部立项,它的指标不是亩产了,要和国际接轨,是每公顷16吨,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亩产要达到1067公斤。这个数字今年在云南达到了,每公顷16.01吨。” 到了90岁以后,袁隆平又说自己是“90后”了,“越来越年轻”,心态让年轻人们直叹自愧不如。2017年4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海南又一次见到袁隆平,这一次,16吨/公顷的目标已经实现,17吨/公顷(即亩产1130公斤)的门槛也在眼前。他告诉记者,“90%把握(实现17吨/公顷)”。
半年后,超级稻品种“湘两优900”(又称超优千号)于10月15日在河北百亩高产攻关片通过测产验收。验收结果为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2019年,18吨/公顷也得以实现。他也有了新的目标,有生之年冲击超级稻每公顷20吨大关。
“我有两个梦”
2015年10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湖南长沙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采访了袁隆平。在该中心的一间会议室内,有一面墙上挂着超级稻亩产破1000公斤的放大照片,袁隆平接受了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几家媒体采访,坐在照片下也不忘调侃自己一番,伸手指了指上面,说:“我说过我有个‘禾下乘凉梦’,现在还没有实现,先在这照片下实现。”
“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的两个‘美梦’之一,他在多个场合提起过,这次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也再次强调了这两个梦。
“(禾下乘凉梦)这个梦是我真正做过的,并且做了两次。梦见试验田里的水稻,植株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走过去,坐在稻穗下乘凉。”袁隆平说。
另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强调,“全世界现在有22亿多亩稻田,我们此前的数字,在国外已经有7000多万亩(种植杂交稻),如果有一半种上杂交稻,每亩增产150公斤来算,可以增产多少粮食呢?可以多养活4亿~5亿人口,这个梦实现了之后,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促进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义。”
“第一,我对水稻情有独钟,非常喜欢它,我放弃不得的;再一个,我身体还好。我还有希望,我还要发挥老骥伏枥的精神,志在千里,我是志在这两个梦。”袁隆平表示。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