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赵李南
上周末,痛闻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袁老的一生不必用过多笔墨讲述,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清楚袁老的贡献。
袁老并未留下遗言,而在病危之际,他仍然在关心杂交水稻。笔者认为,对袁老最好的缅怀,一方面是继承老人家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各个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当以袁老的科研精神自勉;另一方面,是继续突破种业自主,将种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粮食安全。
袁隆平曾说过:“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因此,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只有这样,才配当一个科研工作者,也才能当好一个科研工作者。”
在笔者看来,凡是能够在自己所处领域最终有所作为的人,都具备两点关键要素:其一是初心;其二就是耐心。初心就是袁老所说的“种子”,这颗种子承载着袁老在种业领域的最原始动力,那就是一定要让所有中国人吃饱饭。同时,初心生根发芽后,又不断夯实耐心。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天,袁老在这60年的时间里矢志不渝,他曾一度随身携带种子,靠体温温暖种子发芽,这是他对种子的强烈热爱下才有的行为。
如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除了农业之外,在传统工业制造业、新兴的信息技术业、生物医药业等多个产业内都活跃着大批科研工作者、科学家。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技强国”战略,都在时刻要求科研工作者肩负重要使命。各个阵线的科学工作者应发扬袁老的精神,在自己的领域做好贡献,这是对袁老最好的缅怀。
另外一方面,中国有14亿人口,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粮食问题始终是基础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必须要坚定执行的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粮食生产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至2019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也由“吃不饱”变成了“吃得饱”,而目前中国人已经开始由“吃得饱”逐步向“吃得好”迈进。
然而,“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让农民用最好的种子、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多的粮食,这是新时代农业科研工作者身上需要继续肩负的任务。特别是对种子而言,种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前提,我国目前还存种子竞争力弱、部分地区依靠进口种子、本土种子企业相对缺乏强势龙头等问题,这是亟须自主化的一个领域。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在5月22日对袁隆平院士的悼文中表示:“将学习和发扬袁隆平先生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持续推进种业创新,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十四五”规划也提及“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确保种源安全。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
缅怀袁老,吾辈更当奋进!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