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节节下跌,消费者欢呼“猪肉自由回来了”,而猪企却是另一番光景。
5月24日,“猪茅”牧原股份盘中罕见跌停,收盘跌8.58%。今年以来,牧原股份股价自高点已经回落了23.87%。
有分析师表示,在当前猪价下,牧原股份出栏一头肥猪的养殖利润仅240元,行业内其他企业则可能要亏损480元。牧原股份日前表示,要做好迎接行业冬天来临的准备。
牧原股份盘中罕见跌停
5月以来,生猪价格继续加速回落。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收盘,5月以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累计下跌了12.28%。有消费者感叹:“猪肉自由回来了”。
猪企却是另一番光景。5月24日,牧原股份开盘后持续下跌,盘中一度罕见跌停。截至收盘,Wind数据显示,牧原股份跌8.58%,收报90.44元,总市值跌至3400亿元。今年以来,公司股价自高点回落了23.87%。
被资本奉为“香饽饽”的猪肉股,不香了?
据数据,今日多只猪肉股股价受挫,华统股份、龙大肉食等跌逾3%,新希望、正邦科技、大北农等跌逾2%,唐人神跌逾1%。
从生猪养殖利润情况来看,据中证君调研,目前猪企利润不断下降。从养殖形式来看,自繁自养的平均成本为15.5元/公斤,外购仔猪的平均成本为20元/公斤。
方正中期期货生猪研究员徐菁预计,自繁自养的企业单头猪盈利在100元-400元。对于选择外购仔猪或者购买小体重标猪进行二次育肥的养殖户来说,目前已陷入严重亏损状态。
不少二次育肥的养殖户称,目前头均亏损已经超过800元。
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生存情况如何?
某大型猪企生猪分析师李巍告诉中证君:“行业内大型猪企完全成本最低的牧原股份,一季度养殖成本约16元/公斤,当前生猪现货的市场价格在18元/公斤出头,一头猪按120公斤计算,那么当前牧原股份出栏一头肥猪的养殖利润有240元。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一季度自繁自养完全成本均超20元/公斤,当前猪价下,一头猪要亏损480元。”
5月11日,牧原股份在业绩说明会上对投资者关切的问题进行回应。公司表示,因为全产业链优势,同行业的可比公司存在对外采购种猪、仔猪的情况,而公司不存在此问题,同时,仔猪、种猪的毛利润率要高于商品猪。
做好迎接行业冬天来临的准备
5月21日,牧原股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回答了对于下半年与明年的生猪价格走势如何等问题。
牧原股份方面称,虽然近年非洲猪瘟对于行业产能带来了较大影响,但目前全国生猪产能已逐步恢复。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0年底全国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水平的90%以上。生猪产能的恢复将带来生猪价格回落,虽然未来价格可能有季节性反弹,但生猪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预计生猪行业在2022年或2023年将到达底部。从自身来看,公司需要完善人才管理和资金储备,做好迎接行业冬天来临的准备。
目前,A股相关生猪养殖公司开启护盘模式。
5月23日晚,天邦股份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高管、部分核心骨干共计15人,拟成立契约型私募基金在未来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额为2亿元-4亿元,此次增持计划不设定价格区间。
5月23日晚,另一家养猪大户正邦科技公告,公司已逾3000万元实施首次股份回购。5月19日,正邦科技发布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司拟使用3亿元至5亿元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每股21.34元,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
下半年猪价走势并不悲观
猪价下行周期确定的背景下,多位企业人士对下半年猪价走势并不悲观。
“周期下行一定会打破现金流成本,而在养殖成本方面,最低一定不是大型猪企,而是生命力极强的家庭猪场,因此周期性亏损远未到来。”李巍认为,生猪养殖利润至少还有500元/头的下降空间。
“大集团养殖由于人力成本、防疫成本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等影响,成本较普通散养户高4-6元/公斤。”光大期货农牧类分析师吕品告诉中证君。
从猪价走势看,李巍预计6月份价格会出现反弹,季节性上涨的规律大概率不会打破。在猪瘟疫情稳定情况下,预计生猪价格有望涨至28元/公斤。“四季度是传统消费旺季,猪价低于22元/公斤的可能性也不大。”
从下游角度看,泰州某屠宰企业(日屠宰量1000头左右)相关负责人李先生对中证君表示,从消费情况看,现阶段肥猪难卖,与标猪价差大,每公斤差1.2元-1.5元,目前市场大猪数量仍不少。生猪价格较高价时期下降一半,但消费没有明显改善,原因有三个:一是终端价格没有明显下降;二是冻品很多,包含进口和国产,冻库里很多副产品和前期疫情期间累积的小白条;三是消费者思维定势,认为猪肉还是很贵。
“再过两三个月,进口冻品将不得不出清,因此8月份价格起不来,要到10月后生猪价格才能起来。”李先生说。
方正中期期货生猪期货分析师徐菁认为,目前二次育肥已经陷入亏损,7月以后如果出栏体重能够出现明显的下滑,加上冬季母猪和仔猪产能受损的影响,消费逐渐好转,生猪价格仍然存在反弹的预期。
文华财经数据显示,生猪期货主力合约在5月20日创历史新低23080元/吨之后,出现企稳走势。近3个交易日,该合约连续收涨。
徐菁建议,在价格以下跌为主的后周期时代,考虑到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除非5月-6月南方疫情严峻,行业对今年猪价反弹的高点应当有所下调。养殖企业等待后期期现价格反弹后及时参与卖保以管理价格风险。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