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佳佳)讯,国际三大卫星导航年会之一的中国卫星(600118,股吧)导航年会昨日在南昌开幕,这是北斗系统开启全球化、产业化新征程的第一届年会,市场对卫星互联网产业关注升温。行业分析普遍认为,政策的力量和市场的需求正催生一个千亿级空天产业集群,并且正加速走进产业化。
本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约16.9%。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衍生多个细分行业发展机遇
以航天科技集团规划建设的“鸿雁星座”全球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为例,其在实现卫星通信保障功能的同时也将具备导航增强功能,期望通过低轨导航增强将更高性能的导航服务推进民用领域。
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2020年起驶入快车道。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事业进入到全球服务新时代。去年起,卫星互联网也被列入新基建七大重点领域。而随着今年四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星网集团”)挂牌成立,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进入了国家统一统筹、规划及运营的新阶段。
根据顶层设计及产业规划,中国有望率先打造“高、中、低轨卫星与地基增强系统相结合”、“时域和空域连续无缝”的立体化时空基准服务系统,这将改变现有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格局并刺激各类物联网产业等大众应用的需求。
安信军工首席分析师张宝涵认为,卫星的制造与发射是基础设施,导航的应用与服务是发展方向,这两个都是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从“北一”到“北二”,再到2020年“北三”全球组网成功,在夯实了基础之后,我国卫星导航行业的发展方向就是应用场景的延伸与跨界行业的融合:由防务领域向民用领域延伸,由北斗向“北斗+行业”延伸,具体涵盖智能驾驶、精准农业、测绘等跨界融合方向。
华安证券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天指出,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目前已经完成全球组网,下一步有两个重点发展的领域:一是用户侧的终端设备,尤其是里面的芯片环节,支持北三新信号的28纳米射频基带SoC芯片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支持双频双模的22纳米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完成了关键性能测试,进入量产阶段,未来北斗芯片将具备更低的功耗和更强的性能;二是地面侧的基准站,2030年之前我国要建成一个高精度的全球时空体系,目前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已具备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后处理毫米级高精度定位基本服务能力,未来地基增强系统可与星基增强系统相结合,可形成更高效的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服务网络。
与此观点相印证的是,最近一年来,北斗系统与通信加速融合发展,国内民营商业航天公司银河航天与中国信通院率先开展系列试验,已首度实现低轨卫星网络与地面5G网络深度融合。张天表示,未来星网融合还将实现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的无人驾驶、无人机/农用机械的远程操纵等等,行业应用市场被逐步打开。
中航证券军工首席分析师张超则认为,从市场增速看,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核心产业增速,其实是低于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等衍生市场的。北斗产业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由下游具体细分应用市场驱动整体产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尽管北斗产业的市场总量会保持快速增长,但市场下游增速将会高于中上游,布局了价值附加值高、拓展进展快的下游细分应用领域的企业将有望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机遇。而各中下游的厂商也会开始向上游拓展,北斗上游竞争会更加激烈。
低轨卫星星座上升为国家意志 带动市场新增量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四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意义重大。星网集团是统筹、规划及运营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国家队,其成立充分表明了国家加速推动商用航天产业发展的决心,标志着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行业技术专家指出,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技术,通过发射特定数量卫星形成规模组网,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将成为地面5G通信系统最好的辅助与补充。
张天表示,星网集团的成立,标志着建设低轨卫星星座已经上升到国家意志,今后国家每年在卫星制造、发射等环节的战略性投入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同时,也将催生一大批行业应用,星网和卫星导航也将进一步加速融合发展。同时,星网集团的成立也将使得产业生态更加连贯,尤其是卫星的制造和发射、重要载荷的制造等具有稳定的产业平台,同时在行业应用推广的时候也拥有稳定的基础设施平台作为支撑。
张宝涵则指出,不论是“行业+北斗”,还是卫星互联网星座,其瞄准的都是庞大的民用市场,发展方向是天基+地面互联网融合,形成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网络。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按照SIA评估,航天投入产出比是1:10,未来卫星互联网拉动的应用市场规模预计可达上万亿元。短期来看,北斗的主要应用领域还是在国防安全方面;产业融合的角度看,测绘与地理信息采集市场、精准农业领域及农机自动导航、灾害预防检测的位移监测系统、智能驾驶及高精地图都将成为未来投资的热点。
张宝涵进一步表示,卫星互联网大有可为。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主要包含卫星组网建设、终端应用服务等环节,卫星组网建设端可关注鸿远电子(603267,股吧)(603267.SH)、中国卫星(600118.SH)等,终端应用服务端可关注中国卫通(601698,股吧)(601698.SH)等。
张天则重点看好卫星遥感市场机遇。他表示,目前我国卫星遥感正处于从研究试验到规模化应用的阶段,未来五年,卫星遥的应用将进入到重点行业的主体业务和地方的综合治理体系,在防灾减灾、环境监测、城乡规划、资源勘探、精准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将大为深化;基于遥感数据的商业化应用和增值服务也将得到发展,遥感应用走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将逐步深入大众生活,行业拓展空间十分巨大。建议关注航天宏图(688066,股吧)、中科星图。
中航证券军工首席分析师张超认为,伴随我国对低轨卫星互联网抢占轨道及频谱资源存在急迫性,十四五中后期,低轨通信小卫星或微小卫星制造市场的需求有望逐步放量。因此,在卫星制造中占比较高的有效载荷(转发器及天线)、控制系统、电源系统及总装领域均值得重点关注。同时,短期内,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中的高轨卫星互联网下游有望优先得到拓展,部分具有明确下游需求的领域,如航空互联网及海洋互联网等应用领域中上游终端设备的市场需求也有望率先得到释放。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