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阿里健康发布2021财年年报。
数据显示,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21财年,阿里健康收入为155.2亿元,毛利为3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7%和62.1%。经调整后利润净额为6.3亿元,同比增长198.5%,实现扭亏为盈。阿里健康的电商平台业务GMV(网站成交金额)同比增长47.5%,达1232亿元。
5月26日港股开盘,阿里健康股价低开,盘中一度大跌8.47%。截至收盘,报20.60港元/股,跌幅达5.72%,目前总市值约2779亿港元。
财务数据良好,二级市场为何大跌?业内人士表示,这与该公司业绩低于预期相关。据瑞银研报显示,阿里健康2021财年的收入155亿元,同比升62%,较该行和市场预期分别低3%、6%。换言之,市场对阿里健康的营收期待值在160亿元之上。
另一方面,阿里健康营收不足160亿元,也意味着京东健康成了互联网医药行业的“领跑者”。3月29日,京东健康发布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公告显示,公司2020年总收入为193.8亿元,同比增长78.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盈利7.5亿元。
走不出“大药房”模式?
一直以来,关于互联网医药企业,总有投资者将它们评论为“大药房”。而阿里健康最新财务数据也无法扭转这一印象,其有超八成业绩来自于网络售药。
分业务来看,医药自营业务为阿里健康主要的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公司医药自营业务收入达132.16亿元,同比增长62.5%,占公司总营收比例达85.17%。其中,以“阿里健康”品牌运营的自营药房药品收入同比增长86.1%,药品收入占比提升至64.8%。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线上自营店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8100万。
除了医药自营业务,医药电商平台业务的收入也在增长。期内,该板块的收入达到19.65亿元,同比增长67.9%。
通俗来讲,自营是指从供应商采购医药或健康产品直接销售给用户;而电商平台业务是指连锁店、独立药房等产品厂商供应商通过线上平台做销售。前者的营收是靠销售收入,由公司负责存货和配送;后者赚的是佣金和平台使用费,存货、配送由商家自行负责。
尽管都是依托于流量优势“卖药”,由于自营对仓储物流的较高要求,互联网医药巨头必须加紧此方面布局。财报披露,阿里健康依托7地9仓的配送网络,已经实现100座核心城市次日达,药品次日达配送服务单量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4.9%提升至50.1%。
反观对手,同一时期,与阿里健康业务模式最相似的京东健康在全国已建有14个药品专用仓库和超过300个非药品仓库。“京东药急送”能够实现300多个城市的次日达、当日达、30分钟、7*24小时送药服务。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的年活跃用户数累计8980万,一年净增3370万。
而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业绩规模实现“3年9倍”暴增的1药网直采自国内外知名药企数量从2020年同期的214家大幅上升至361家。此外,1药网在8大运营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仓储配送网络,在华东、华中、华西、华北、西北运营中心进行大规模扩仓,可实现24小时内配送全国550多个城市,并开通多城市半日达服务。
非药品更挣钱?
毛利率方面,阿里健康财报显示,虽然OTC等品类毛利率由于规模效应带来的采购成本降低而提升,但受毛利率较低的处方药业务快速增长影响,整体毛利率仍为23.3%,与2020财年持平。
有意思的是,虽说互联网医药公司为“大药房”,但在他们销售的产品中,以计生用品、保健品为主的非药品类产品也贡献了一定销售收入。有业内人士直言,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头部公司的毛利水平之所以领先行业,是因为其保健品等的流量优势较大。
据西部证券2021年3月研报指出,从销售结构来看,在线零售药房中非药品占四成以上,线下药房中非药品占二成左右。而从利润贡献来看,非药品的毛利率高于OTC高于处方药,非药品在线下属于提升毛利率品类。
不过,也有互联网医药行业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仅从营收数据观测,互联网医药企业还是以处方药非处方药为主,然后是计生用品,最后才是保健品。疫情之前,非处方药占比很高,如今处方药的比例慢慢上来了。并且,不同企业的商业模式不一样,所以营收结构、毛利水平也不同。
数据显示,京东健康2019年毛利为28亿元人民币,毛利率25.9%。到2020年,其毛利为4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25.4%。对于阿里健康当前的营收构成,药品和保健品的销售总额、销售占比等情况,《国际金融报》记者向企业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2020年的双11报告中,“互联网的原住民”95后开始在健康消费上投入,他们最爱买的健康类单品,依次为体检套餐、医用面膜、HPV疫苗、即食燕窝、安全套和口罩。这就意味着,“互联网大药房”的营收构成还将持续发生改变。而这也将引起行业新一轮布局。
线上医疗仍在路上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对互联网医药行业的影响尤为重大,不少公司纷纷表示要加码布局互联网医疗服务领域。2020年8月,京东健康推出京东家医计划,提出未来5年通过平台家庭医生服务5000万个家庭。同年12月8日,京东健康正式登陆港股。
疫情对于行业的刺激远不止于此。2021年4月1日晚,久传拟上市消息的微医递交港股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而据微医的初步招股书显示,公司2020年收入同比大增2.62倍达18.32亿元,年內净亏损19.14亿元、经调整后净亏损仍达到8.69亿元。
相较于港股上市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微医在业务构成上和他们差别显著,其核心业务并非药品,而是医疗。但是,微医的商业模式之困也恰恰代表了互联网医疗的盈利之困。
业内分析人士不止一次强调,中国的医疗服务费用非常低、医生资源相对紧张、在线问诊费用大部分要分给医生,导致以互联网医院为基础的在线问诊模式,除给线下医疗机构导流外,其自身无论收入规模还是盈利水平都不高,较难覆盖运营成本。这一问题在微医财报中也有体现,其2016年至2018年亏损扩大与营收的增长基本保持同步。
知名战略营销专家史立臣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互联网+医疗”这个板块的业务模式并不清晰,多数企业到今天仍然处于摸索中。一些企业在自家的平台上开展了专家诊疗的业务,但这些平台究竟有多少医生资源目前质疑的声音很大。整体而言,目前是依靠融资撑着,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虽然在政策方面,近年确实开放了不少,但这个行业如何发展,从政府到企业也都还在探索。
在互联网医院的发展问题上,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发文表示,以互联网医院为外衣的远程问诊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其发展的阻碍是:最适合进行远程问诊服务的基层医生的实力和基层医疗机构的配套实力过弱,不能让病人信任。而大医院无论从收入模式还是医生定位上都并不适合做B-B-C的远程问诊。因此,只有基础医疗体系获得了强大发展以后,远程问诊才有大发展的可能性,而目前的互联网医院不过是市场的过渡形态,难以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模式。
阿里健康财报也显示,其医疗健康服务板块营收贡献很少,约为人民币2.8亿元,还不足全年营收的零头。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