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郑泽鸿:新能源板块可长期持有 行业估值并不“贵”

财经
2021
05/28
08:31
亚设网
分享

嘉宾介绍:郑泽鸿,华夏基金投资研究部高级副总裁,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硕士。2012年6月加入华夏基金,曾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华夏高端制造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8月31日至2020年6月12日期间)、华夏平稳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月14日至2020年6月12日期间)等。现任华夏能源革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6月7日至今)。

近期新能源板块出现调整,如何看待新能源板块未来表现?行业估值是否偏高?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之间有何差异?近期,华夏基金基金经理郑泽鸿在节目中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郑泽鸿在节目中表示,整体看今年市场的大方向应该是往上的,但是因为要面临整个流动性和估值的因素的制约,今年的市场可能会有一波三折。而对于新能源车行业,长期持有应该会有比较丰厚的收益率。

关于新能源行业的估值情况,郑泽鸿指出,行业估值需要横向纵向多个维度去看,同时纵向对比也要结合静态与动态来看估值水平。尽管行业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但是综合看还是处于一个不错的位置。

以下为采访实录:

1、华夏基金郑泽鸿:看好行业造车新势力

主持人:去年新能源板块涨幅非常亮眼,但是今年一季度可能遭遇了一些调整,您觉得这个回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已经回调到位了吗?

郑泽鸿:尤其是春节之后,今年整个市场波动都比较大,不光是新能源板块跌幅大,其实整个市场,包括之前热门的,像白酒、医药、TMT、科技,都有大幅调整。我个人认为,这次调整其实是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释放,是一个市场因素,跟板块的基本面的变化并没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新能源板块,一季度从基本面的角度还是非常好,但是它也跟随着市场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调整。

为什么市场会在今年年初遭遇调整?我个人认为,因为今年整个宏观环境还是相对复杂一些。尤其是在经济复苏,流动性的边际收缩的情况下,叠加过去两年估值持续扩张的行情,对市场来说可能有一些考验,整个市场在一季度确实是遭遇了明显调整。

整体看,我个人觉得今年市场的大方向应该是往上的,但是今年情况会相对复杂一些,因为要面临整个流动性和估值的因素的制约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年的市场可能会有一些波折,一波三折。

主持人:近期小米、大疆、华为、滴滴,甚至百度,这些厂商都纷纷传出造车消息,它们造车是否是今年下半场的主旋律呢?包括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汽车公司相比,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有哪些优劣势?

郑泽鸿:确实近期各大互联网巨头,包括传统制造业,包括美的也在传这个事,传统制造业龙头都想在智能电动车这个大的市场里崭露头角。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其实大家也都看到了,智能电动车已经是汽车行业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且它处在一个加速的过程中汽车行业是一个产值非常大的行业,这么大的行业经历这么大一个变革,当然会有很多企业都想进来能够分一杯羹所以我们对这些爆出来的新闻并不感到奇怪。

他们进来之后,对整个传统车厂,或者对于现在整个电动车这个行业格局影响怎么样,它们跟传统汽车领域的优劣质怎么样,我个人有几点看法。

首先,传统汽车行业过去40年是一个变化很慢的行业,传统汽车巨头有它们的技术优势,它们的发动机、变速箱。由于这些它们固有的技术优势存在,也让新变革的推进比较慢。

而当电动车行业兴起后,把原有的技术壁垒打破了以前你有优势的领域,我们后面不需要用了,我们现在用的是“三电”,电机、电控、电池,这是完全新的东西,所以对这个行业肯定是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原有的这些汽车巨头,他们以前技术优势可能是不存在了,新的进入者在技术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位置

同时从一开始,智能电动车的设计就跟传统思路完全不一样,所有传统的汽车巨头们,比如宝马、奔驰、大众,它们的转身是比较难的。而造车新势力的起点是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包括对车的设计,对智能的理解。因为他们的组织不需要变革,可以用一个完全新的组织形式去适应这个新兴的业态。

而传统车企是工程师思维,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往往是比较难的,一个新生事物去替代老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是新进入者在最后能够占领一席之地,以前的老巨头,往往转身是比较难的,确实因为它们的组织体系、思维模式要转变过来,还是有难度的。

所以我个人还是相对比较看好这种造车新势力,但是这么多造车新势力,比如蔚来、小鹏、理想,到底未来哪家能走出来,这是我们比较难判断的。因为行业百花齐放,到底未来哪一家真正能造出好的产品,消费者能够买单,这是需要继续去跟踪的。

我们虽然不能说车以后哪家会做得比较好,但我们可以说整个产业,比如说电池行业,或者一些零部件企业,它们肯定是能够做大的而且从现在的格局来看,整个电池产业链的优秀的龙头公司都是在中国,这些公司是具备比较长的发展机会的。

2、华夏基金郑泽鸿:长期持有或有丰厚收益

主持人:您对新能源的未来或者下半年新能源行业的走势怎么看?

郑泽鸿:首先长期看,我觉得是可以的。我们投资一个行业,我们看的是行业的天花板有多高,它的空间有多高,投资公司,我们是看它的壁垒有多深,管理层有多优秀。新能源是非常好的一个赛道,不仅仅使智能电动车,包括光伏、风电。尤其是在碳中和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未来十年二十年都是有非常大的,十倍甚至十倍以上的成长空间,在这个长期的天花板是非常高的。

而现在智能电动车渗透率可能也就5%左右,到2025年、2030年,甚至到2035年,渗透率可能是20%、30%,甚至更高,所以未来行业的天花板非常高,优秀公司的市值是具备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行业长期持有问题不大应该会有比较丰厚的收益率。具体到今年的市场,大家需要降低今年的收益率的预期因为过去年,它是一个估值持续扩张的行情,资金面比较宽松,利率往下走,龙头公司的估值持续上升。今年随着经济复苏,边际流动性会往回收一收,利率中枢可能会往上抬一抬,在这样一个大的宏观背景下,它是不利于估值的持续扩张的。

另外一个方面,行业的基本面非常好。因为去年疫情的影响,基数比较低,今年基本上所有行业的公司的业绩增速都非常可观,尤其是新能源行业,同时叠加一个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今年新能源行业的公司的基本面都非常好,在估值收缩和业绩增长这两个相反的力量作用下,今年应该会有正收益,但是要降低这个收益率的预期,因为宏观基本面会发生一些波动。

今年对于投资,我操作上的思路就是,跌的时候不悲观,涨的时候不乐观比如说年初春节之后那一波大幅的下跌之后,我们反而要更加乐观,因为跌下来都是机会,但是如果随着后面反弹到一个位置,也不需要盲目的乐观,因为今年大体的市场可能就是这样,它不会是一个持续往上的行情但是长期来看,我觉得是非常好的。

3、华夏基金郑泽鸿:行业估值仍具吸引力

主持人:您觉得现在这些新能源龙头公司的估值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

郑泽鸿:其实估值这个东西我们分几个维度来看,一个是横向来看,一个是纵向来看。

纵向就是跟它历史来比,因为经过过去两年的上涨,龙头公司的估值在历史水平上来看,处于一个相对高的位置,但是这是我们静态来看的一个估值水平。如果动态来看,因为今年行业的增速非常高,我们看明年,甚至看后年的估值,它又回到一个相对不错的位置,所以要多个维度来看。

另外一个维度就是横向来看横向跟其他行业比较,这两年整个市场的特点就是有竞争力的天花板高的这些公司,它的估值是持续扩张的跟全市场各个行业来对比,我觉得目前新能源行业的估值水平还是处于一个不错的位置。当然要考虑它的天花板和它的增速,还是处于一个吸引力不错的位置,尤其是在今年春节调整之后的低点,其实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主持人:在前十大重仓股当中,可以看到您对新能源车上游的锂电池行业对相关个股配置的仓位占比都大幅度提升,能详细介绍一下对于这个投资机遇的分析逻辑吗?

郑泽鸿:我应该是在去年三季度的时候就做了一个判断,我当时提出来,整个新能源偏上游的一些周期将近拐点,价格将出现快速上涨。这个判断在四季度,尤其在11、12月份就开始兑现了,当然我这个布局其实在三季度已经做出来了,这也是基于我对于整个行业的一个理解。

因为新能源,尤其是偏上游的部分,它是一个周期成长行业,周期成长行业的需求是持续平稳往上增长,但是供给是这种波段性的、周期性的出来,所以它必然会面临一些阶段性的供不应求和阶段性的供过于求。

比如说上游的锂,2015到2017年是经历了阶段性的供不应求,价格大涨。2017到2020年的上半年,它是经历阶段性的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跌。我个人判断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又进入到一个阶段性的供不应求,又经历一个价格的大幅上涨。

这种周期成长行业,最好的投资时机就是价格拐点出现的时候。当时也是判断这个拐点快要到了,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一个大幅的布局。我们看今年整个市场的基本面,也符合这样一个大的思路,今年整体偏上游资源的行业,都出现了一个价格拐点往上,比如说原油价格也答复上涨,包括铜、铝、铅、锌这些偏资源的品这也是市场的一个周期性运行的规律。

我们说它是朱格拉周期或者是库存周期,它就是到了这个位置。我对于组合的一个调整也是根据对于整个行业基本面的判断,比如说去年三季度,相对比较大的比重就配置在偏上游这样一个部分,到了今年一季度,尤其是在偏上游的部分,股价有了非常大幅上涨的时候,中游的某些龙头公司,估值吸引力又比较强,可能相应的加大一些中游的某些龙头公司的配置,它永远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主持人:对您今年后半年的预期还是没有特别了解,您可以再过大家简单说一下您对今年的预期。

郑泽鸿:我个人觉得今年的市场应该是一波三折,低点的时候不要悲观,高点的时候也不要乐观,。现在整个市场又经历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反弹,这个时候也不需要乐观,我们也不着急,但是如果对于长期持有者来说,你坚持的持有肯定是对的。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