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生长激素市场争夺战一触即发 集采压力之下 长春高新还能一家独大多久?

财经
2021
05/28
14:30
亚设网
分享

百亿生长激素市场争夺战一触即发 集采压力之下 长春高新还能一家独大多久?

近日,业内流传的一份《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共同开展省级药品和耗材超声刀头联盟采购工作的函》文件称重组人生长激素将被纳入集采。消息一出,长春高新(SZ:000661)股价应声“闪崩”。


长春高新正是重组人生长激素的龙头企业,2020年报显示,包括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内的基因工程板块贡献了84.37%的营业收入和92.27%的高毛利率。

5月21日,长春高新紧急召开机构投资者视频会议,公司表示,不能肯定此份集采文件的真实性,并且即使为真,公司猜测集采的品类是粉针而非占公司营收大头的水针。

但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份文件真实性很高,并认为水针与粉针同时纳入集采的可能性也很高。

对此,医保研究院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生物制剂的国家集采肯定要做,但目前还比较慎重,所以今年会从地方开始先行探索。他指出,除了集采压力外,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市场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两点都将给龙头企业长春高新带来深远的影响。

重组人生长激素集采要来了吗?

5月21日,业内流传的上述文件称,广东此次将联合全国16个省(自治区)共同开展省级药品、耗材超声刀头带量采购工作,此次集采共涉及281个药品,包括“重组人生长激素”。

就在集采传闻流出的当日,5月21日长春高新跌停,此后低开低走,截至5月27日收盘,股价报收于416.51元/股,总市值1685.70亿元,距5月17日的近期高点522.17元/股,已经跌去20%。另一生长激素生产企业安科生物股价同样受到重挫,5月21日至5月27日5个交易日共下跌22%,5月27日报收于15.2元/股,总市值249.05亿元。

5月21日,长春高新紧急召开机构投资者视频会议,对集采传闻与股价闪崩做出回应。长春高新表示,公司无法鉴别相关文件真假,目前未收到此次集采的正式书面文件。假设该网传文件为真,公司分析认为粉针的集采可能性更大一些,目前粉针产品在公司收入的占比并不高。综合考虑公司生长激素产品的市占率、品牌方面的综合实力,假设进行集采,公司也具有一定竞争力。

目前国内生长激素主要分为粉针、水针及长效水针三种剂型,其中,粉针治疗费用约2万元/年,水针治疗费用约5万元/年,长效水针治疗费用约20万元/年。

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主要从事基因工程生物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金赛药业营收中粉针占比约8%-9%,水针占比为70%多,长效水针占比为12%-13%左右。一旦水针也纳入集采,或将对长春高新子公司的盈利会产生一定影响。

百亿市场争夺战一触即发?

蒋昌松认为,长春高新股价大幅回调,并不完全因为集采,更深刻的原因是生长激素市场格局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据记者了解,目前进入医保目录的粉针剂型对应的是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而随着人们对儿童身高的重视,大量改善身高的消费需求被激发。数据显示,我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9.1亿元增至2018年的41.8亿元,增幅高达359%。Frost & Sullivan预计,2018-2030年中国生长激素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5.7%,至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20亿元。

目前中国的生长激素市场中,长春高新市场占比为79%,安科生物市场占比为12%,两家公司市场占比总和高达91%。

生长激素广阔的前景和超额利润,也支撑着长春高新营收保持高增速。2016年-2020年该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6.11%、36.53%、52.05%、76.36%、71.64%,毛利率高达92.27%。

排名第二的安科生物正在快速补齐产品管线,公司短效水针于2019 年9 月上市。此外,公司正待审批的新生产线为长效生长激素水针制剂,上市后将成为第二家管线齐全的生长激素企业,另一家医药巨头华润三九也于2020年7月宣布,将在中国大陆地区通过合约销售模式推广国际知名药企诺和诺德的生长激素注射液诺泽。

除此之外,还有天境生物、特宝生物、维昇药业等生长激素产品处于临床三期阶段,福安药业、通化东宝、仁和药业、亿帆医药等多家药企也在涉足生长激素研发。

随着众多企业进入生长激素市场,长春高新一家独大的局面面临着挑战。对此,长春高新董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竞争格局的不断变化,公司未来在销售上肯定会遇到一些挑战。公司将努力发挥好品牌优势、技术优势,积极部署营销模式创新和营销政策优化,努力做好企业发展经营工作”。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