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转型金融的概念备受关注,这意味着金融机构不光要为绿色企业提供融资,更要支持高碳企业转型升级。
国有大行是可持续金融的践行者。在近日召开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年春季会议上,多名国有大行高层出席现场,并就“双碳”目标下的转型金融展开讨论。
商业银行为何如此关心气候变化?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对此表示,金融在达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健安全发展和创造可持续价值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发展统筹环境和社会、长期和短期、速度和质量的可持续金融,对于全球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
据测算,“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百万亿的巨量资金投入,这些资金将用于降低能耗和碳排放,特别是降低对化石能源的消耗。目前看来,金融机构已达成共识,对高碳行业“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需采取渐进式的结构调整应对转型风险。
“我们知道这个目标很宏大,但却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渐进式地支持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转型和结构调整。”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周学东解释道,“比如说,我们现在对煤炭、钢铁、有色、冶金、建材等领域严格控制资金流入,主要是为控制产能扩张。但是,我们支持他们进行技术创新、搞研发,进行先进工艺流程的改造,用先进的工艺替代落后的工艺。”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周学东
在周学东看来,高碳行业的存量信贷资源是相当大的,如果说在退出的过程中过急过快也会引发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这也是一个金融风险,是需要考虑在内的。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亦称,要创新可持续金融信贷产品,探索发展转型贷款,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所需要的信贷产品和服务。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
“说到可持续金融,很多专家都会说要尽快退出煤炭企业的融资。但是我建议,退出也要和转型金融同步进行,否则退得太快,煤炭企业和银行都会蒙受损失,所谓的可持续金融也就无从谈起了。”刘金坦言。
不过,国有大行对绿色低碳转型的规划日渐清晰。事实上,已有不少银行将绿色发展理念嵌入到各个业务环节,通过绿色信贷重点支持绿色企业和项目,同时分析识别面临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并着手开展环境压力测试。
工行目前绿色信贷规模位列第一,在支持能源领域已有清晰的规划。周月秋表示,希望在2030年把可再生能源的投融资余额比2020年大概再加一倍左右,2020年大概是在5000亿元左右,并且设立逐步退出煤炭融资的路线图、时间表。
针对煤炭煤电领域,工行也出台了专门的政策。周月秋表示,此举是希望能够严格控制煤炭煤电的投融资业务,从严把握准入标准,确保关注技术先进又符合东道国法律法规和环保标准的这些项目。
国开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大额的、中长期的、低成本的资金,目前绿色信贷占比高达20%。截至2020年末,全国绿色贷款为12万亿,国开行占其中的20%左右,在全部金融机构当中排名第一。
据周学东介绍,今年国开行将县域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作为重点,提出“百县千亿”工程,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对上千个县域的垃圾和污水处理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银行作为大型国际化商业银行,在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和业务创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比如制定了绿色金融发展规划,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在境外发行了中资以及全球商业机构首支蓝色债券,推出了排污权抵押贷等绿色信贷产品。
在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兼绿色金融中心执行主任孙蕊看来,金融机构已经走在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列。针对如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孙蕊对金融机构提出四点建议:第一是着手制定自身的碳中和目标,包括自身和投融资组合的碳排放;第二是与国际接轨,并将适合本土的ESG理念植入到投资行为当中;第三是继续推动可持续金融产品创新;最后一点是推动环境信息披露,尤其是要公开碳排放数据。
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兼绿色金融中心执行主任孙蕊
事实上对于转型金融,金融监管的态度已经明确并大力推行。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会上提出倡议: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分享可持续金融最佳实践,共同完善可持续金融标准产品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不断丰富监管的工具箱,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加大对低排放产业的金融支持,真正让金融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增长。
(马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