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如虹】
网络工具的便捷,使孩童们过多过早介入商业交易易如反掌。同时也将儿童保护边界引入公共舆论。
马虹玫
网络技术、传播媒介、娱乐方式的发展更迭,覆盖城乡的儿童低龄触网现象已不可避免,由此带来对儿童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改变,无法阻挡。网络本身当然不是“坏叔叔”,通过它,可以让儿童接触和学习到必备的网络技能,为他们打开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但是,过早触网容易让儿童沉溺于网络游戏等虚拟空间不能自拔。除此之外,网络世界的泥沙俱下,网络新型社交方式等充满未知和诱惑性的网络生态环境,对儿童学习和成长带来干扰产生伤害的现状,却是我们每个监护人应该严肃思考的议题。如何趋利避害,保护这些低龄网民的各项权益,应该得到相关行业和全社会的关注和警醒。
据广东发布的一份少年儿童网络素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广东省儿童触网具有明显低龄化趋势,超过23%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上网时间30分钟以上。七岁儿童中8.5%有过网购,14.4%的儿童上网发布图片、视频或文字。低龄儿童使用网络不只为简单的娱乐,网购消费和网络社交的比例也不断升高。低龄网民们的网络运用技巧无师自通,反超父母等成年人的不在少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网课等新兴学习方式又将少年儿童的上网行为往“合理化”方向推进,小网民们借上网课之名,搭建和营运自己的网络地盘逐渐日常化。极端案例中,如巨额打赏行为,高价购买网络虚拟产品,网络追星等不在少数,此类现象多发生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家庭孩子中。而在农村,低龄网民们的注意力则被粗制滥造的游戏、小视频等吸引,种种低俗暴力黄色血腥的网络产品,不夸张地说,像新型精神鸦片一样侵蚀着孩童身心。在大人们的社交场合,常常看到两三岁的孩子用起智能手机,那姿态毫不亚于多年老网民。小学生巨额打赏各种网络主播,事后家长和游戏公司互相扯皮屡见不鲜。即便是披着合法外衣、头顶“学习”光环的学习类APP,其中塞入的色情、交友、内置游戏等诱导儿童上瘾和消费的毒素,因其隐蔽性强,让家庭和学校防不胜防。
智能手机、Pad等移动终端载体,以及网络购物平台上,日常生活空间内,如住宅电梯楼道内,各种情趣广告毫不避讳,以抖机灵的面目装扮起来的情色、暴力内容……让家长们的脑壳有点“方”。还有一类儿童网络行为,读者们应该都不陌生。儿童被监护人作为“工具”植入网络商业交易。网红现象的传播,令这类短视的家长们将目光盯上了自家娃,如利用吃播赚取打赏的3岁男孩,一度被喂胖到70斤的超重体重,他的父母到底在想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清楚。网络背后按照成年人指令浓妆艳抹、搔首弄姿的女孩男孩,靠满足某些人的恶癖以谋利,这类孩子被异化为家长的赚钱工具。还有涉嫌违法的儿童网络情色交易,对儿童身心戕害的后果难以计算,在这种扭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将不可避免地终身受到影响。B站上的儿童UP主层出不穷,看似谈论的都是事关“学习”和“拓展视野”的主流话题,然而究其根本,也是受迎合市场之目的驱动。
网络工具的便捷,使孩童们过多过早介入商业交易易如反掌。同时也将儿童保护边界引入公共舆论。层出不穷的新业态新工具拷问着我们,网络时代的儿童保护伦理应该怎么办?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是否做好了准备直面这些新挑战。相对容易被辨别的网瘾问题得到了重视,但是如前文所述之种种新的网络隐性伤害,因其暂时无法评估,还未能得到社会和行业的关注。监护、引导儿童的网络行为,帮助儿童提高网络素养,关键是要优化儿童使用网络的环境,仅仅只是针对预防和戒除儿童网瘾,显然我们的关注还不足够,也并不全面。引导儿童网络行为,帮助他们提高网络素养,规范儿童网络环境,更不应该只是学校和家庭的事。
(作者系深圳作家)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