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阳系外看地球
它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
但这粒尘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40亿年的生命长卷
见证多少沧桑奇迹
上演多少演化传奇
我们与千姿百态的生命体
共同塑造这颗星球的样貌
共同缔造美丽诗意的栖居
这是一个大国领导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邃思考,对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远见卓识,向世界发出携手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的时代召唤。
从全力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携手各国应对气候变化,从推动各方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到助力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中国是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的坚定行动派,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向世界交出一份绿色答卷。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让我们携手向前,用绿色妆点未来,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推动“绿色转型”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这些曾经只出现在《巴黎协定》等专业文件中的术语,如今成为家喻户晓的“热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最高”和“最短”,彰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也开启一场需要助跑、加速、奋力跃起才能打赢的硬仗。
有庄严承诺,更有扎实行动。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从顶层设计到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具体实施方案,从时间表到路线图,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中俄核能合作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双方共谋能源绿色发展,充分体现大国担当,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注入新的信心和希望。
德国智库能源观察学会主席汉斯-约瑟夫·费尔表示,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特别是在太阳能(000591,股吧)、风能和储能技术等领域。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减少二氧化碳、遏制荒漠化领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场“绿色转型”,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主动权和影响力,也重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中国宣布碳中和目标后,日本、韩国等国相继作出碳中和承诺,美国宣布重回《巴黎协定》,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全面提速。
加强“绿色合作”
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进一步触发了各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站在人类命运与共的高度,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呼吁各国加强“绿色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气候环境治理,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在2020年12月12日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我们只有坚持多边主义,讲团结、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赢,福泽各国人民。
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方秉持“授人以渔”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此时,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正在600多公里的高空中默默守护着埃塞俄比亚的国土。这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成功范例,开启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新篇章。
从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到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从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到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同美方共同发布《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到即将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国际合作,展现负责任大国的胸怀与担当。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说,“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当务之急是发扬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国际社会一起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健康的世界。在这方面,中国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表率。”
倡导“绿色复苏”
后疫情时代的复苏之路应该怎么走?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不能再“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如何把握新机遇、激发新动能,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2021年4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将与各方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加强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等多边合作平台,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从亚洲到非洲,“一带一路”日益成为全球低碳转型和疫后“绿色复苏”的重要引擎。新冠疫情蔓延反复,海运空运受阻,中欧班列如同不停歇的钢铁驼队奔驰在亚欧大陆,打通“生命通道”,支援沿线国家抗击疫情,助推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
卢森堡证交所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沙夫说,“一带一路”倡议能吸引更多投资,促进跨国流动,从而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助力。卢中双方多年的合作与对话正在为全球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市场的建设提供助力。
引领“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引领着建设美丽中国的每一个扎实步伐,也是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也在全球获得越来越多共振和鸣。
斐济南太平洋(601099,股吧)大学学者卡什米尔·马昆说,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恰逢其时。人类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而不能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
中国的防沙治沙“药方”为蒙古国治理荒漠化带来希望;中国援建巴基斯坦的太阳能电站光伏板下可以长草种瓜;中国的菌草种植技术为100多个国家创造绿色就业机会……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让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同舟共济的力量,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携手迈向更加繁荣、清洁、美丽的明天。
出品人:周宗敏
策划:班玮、陈贽
监制:冯俊扬
统筹:谢鹏、吴黎明、陈勇、闫珺岩
记者:张毅荣、陈威华、赵焱、潘革平、张永兴
文本:韩梁、葛晨
视频:王玉珏、马姚姚(实习生)
编辑:郑汉根、乔继红、王雅晨、徐晓蕾、唐志强、孙硕、程大雨
摄影:鞠鹏、岳月伟、杜宇、郑逃逃、张铖
视效:陈杉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张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