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板块强者恒强,行业高景气度持续,龙头优势凸显

财经
2021
06/06
22:42
亚设网
分享

红周刊 特约 | 谭小兵

近期,医药行业持续领跑,医美板块更是创出历史新高。医药行业是具有长坡厚雪特质的黄金赛道,未来有望成为长跑之王。

落实到细分领域,我非常看好医美、创新药、疫苗三赛道,其中包括今年热度非常高的医美板块,在现在的颜值经济和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无疑将长期受益。

医美赛道有望维持高增速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等方式对容貌及各部形态进行修复和再塑的美容方式,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手术类和非手术类。其中,手术类又称重整形,是指传统的整形美容项目;非手术类又称注射微整形或皮肤美容,注射微整形包括玻尿酸、肉毒素、胶原蛋白、溶脂针等,皮肤美容包括微针、水光及能量类,其中能量类包括热玛吉、超声刀等光电仪器。

2015年以后,随着互联网平台出现,大幅降低了行业的不透明度,推动了医美消费单价的下行,行业迎来加速发展期,也让我国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医美市场之一。

从需求端看,医美消费单价高但见效快,是典型的消费升级行业。据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为648亿元,2019年增至17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9.8%。虽然受疫情因素影响增速下滑,但2020年国内医美市场规模增长仍有11.6%,市场规模1975亿元。

从医美项目渗透率(每千人中接受医疗美容疗程的比率)来看,数据显示,相比日、美、韩等成熟市场,我国医美行业差距相当大。2019年我国医美项目渗透率仅为3.6%,远落后于日本11.0%、美国16.6%、韩国20.5%的水平。

随着收入水平增长及社会大众对医美接受度提升,我国医美消费将迎来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咨询机构的预测,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将达到3601亿元,仍将保持较高的年复合增速。

三维度选股拥抱行业龙头

医美产业链环节很长,包括上游产品端、中游医美机构以及下游互联网平台。产品端又包括注射类和光电仪器类。

中游机构端是个比较依赖医生的行业,医生的审美、注射手法、沟通水平等都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是个难以标准化的业务。资本的介入会容易导致医生流失,客户容易跟着医生走,导致机构业绩难以持续稳定增长,如何有效稳定团队是个难题。医美机构经营是门很辛苦的生意,行业利润率普遍较低。

下游互联网平台则是流量变现的逻辑,这一领域已诞生多家我们耳熟能详的巨头。

从产品角度看,光电类仪器主要有两大问题:首先,欧美品牌在产品知名度方面及技术方面都领先中国,国产品牌要突破外资垄断需要很长时间;其次,光电类项目潮流变化太快,不是时间的朋友。

相比之下,注射类产品优势明显。首先,行业门槛高,龙头公司先发优势显著。注射类产品销售需要三类医疗器械证,外资在海外销售的产品想在国内销售也需要三类医疗器械证,但该证审批落地一般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行业门槛高,先发者一旦成功研发出明星产品,其他同行追赶的时间成本很高。

其次,注射类产品细分需求众多,大的划分包括玻尿酸、肉毒素、溶脂针、胶原蛋白等,像肉毒素、胶原蛋白、溶脂针及合规的水光针等在我国尚处于蓝海市场,企业发展空间广阔。

在具体个股挖掘上,可基于自身的投资框架,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严格按照赛道、护城河、管理层三个维度进行选股,即所处行业景气度高,成长性好,符合产业发展趋势;投资标的发展空间大,竞争优势明显,且其增速在行业中又是佼佼者;管理层诚实正直,可跟踪性强。

重点关注两类标的,成长型公司与拐点型公司,即其商业模式带来优秀的ROE、利润增长率显著、未来三年业务可见稳定增长的公司;以及前期因各种原因压抑了产能的公司,或者是前期研发投入大,正逐步进入新产品持续爆发的公司。比如我调研的一家企业,属于上游产业链龙头,从竞争格局看,该公司在行业内有着非常强的竞争优势,格局非常好。针对某个被同行认为市场空间太小的适应症,公司经过长时间研发实验及审批,拿到三类医疗器械证,同时经过长期的市场教育,成功激发了市场需求,目前产品处于爆发期。

(本文已刊发于6月5日《红周刊(博客,微博)》,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