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控股上市后财务表现优异 惠誉再度上调评级至“B+”

财经
2021
06/10
14:31
亚设网
分享


金辉控股上市后财务表现优异 惠誉再度上调评级至“B+”

完成上市后,金辉在资本市场的声誉正在快速提升。在标普、穆迪之后,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也上调了金辉的评级。


6月9日,惠誉评级发布报告,将金辉集团有限公司的评级展望从“B”上调至“B+”,展望“正面”,并将金辉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上调至“B+”,回收率评级为“RR4”。

惠誉在报告中称,此次提升金辉评级,是基于金辉杠杆率得到实质性改善而给出的。而如果金辉能够在健康运营且其他财务指标不变的基础下长久保持其杠杆率在40%以下,惠誉认为金辉将达到“BB-”评级企业的标准。

金辉控股上市后财务表现优异 惠誉再度上调评级至“B+”

金辉控股供图

杠杆率下降,透明度提升,债务结构改善

在讨论上调金辉评级的关键因素中,惠誉列出了杠杆率、透明度、债务结构、土地储备等几个关键的要素。

惠誉认为,由于土地储备充足,且业绩预期看好,在强劲的经营现金流支持下,金辉完全可以在未来至少两年内维持杠杆率在40%以下。此前在完成上市,及2019年业绩的支持下,金辉已将其杠杆率降低至36.7%。

同样由于土地储备较为充足(据2020年年报数据,土储面积达3072.7万平方米),惠誉预期金辉在土地收购方面会继续保持谨慎,预期在2021年用于购买土地的资金将不超过销售收入的40%。这也将使得金辉目前低于40%的杠杆率得到维持的概率较高。

同时,2020年10月底的上市大幅提升了金辉的透明度。在与集团业务基本相同的香港上市主体金辉控股完成上市之后,惠誉将金辉的财务透明度ESG相关性得分从“4”修改为“3”。

除此之外,从2020年年报可以看出,金辉在过去一年内大幅减少了对信托及非银金融机构贷款的依赖度,并减少了短期债务占比。截止2020年底,信托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占借款总额的比例从2019年的33%降至13%,而银行贷款占借款总额的比例从35%增至53%。短期债务(包括一年内可出售的债券)占总债务的比例也从2019年的42%降至2020年的33%。而鉴于金辉目前的发展趋势及管理层承诺,惠誉认为这一改善趋势仍将继续。

上市带来资本市场形象快速提升

早在惠誉上调金辉评级之前,另两家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及穆迪都在金辉控股完成上市后首次给出或再次上调相关主体评级。

2021年1月,于2021年1月,标准普尔上调公司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至“B+”;同月,穆迪信用首次将“B1”评级授予金辉,并给予“稳定”展望。

而在上市后,金辉控股也进一步加强了财务纪律的建设。不仅在2020年底,成为国内首批达成“三条红线”绿档的企业之一,同时还做到了有息负债总额增幅速度低于绿档要求一个档位,仅为9.6%。

在2020年年报的董事长报告部分,金辉还便表示2021年“将继续遵循‘三条红线’监管要求,聚焦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以‘现金流和利润’为管理导向,坚持强化财务的安全性,继续提升信用评级并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基于良好的财务纪律,及上市后的良好股市表现,金辉控股在2021年2月被新增至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名单中,成为港股通股票。随后在2021年5月成为新纳入MSCI中国小型股指数成份股的企业之一。在5月底,金辉控股还获得恒生指数编撰机构——恒生银行2000万美元的贷款融资授信,进一步打开了海外融资渠道。

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金辉控股累计完成合约销售金额达972亿元,全年营收达348.8亿元,同比增长34.3%;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42%,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截止2020年底,金辉控股的合约负债(预收账款)达到690.9亿元,已为未来两年营收确认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第三方机构克而瑞的统计,2020年,金辉控股以786亿元的权益销售额位列所有房企第36位。

截至当前,金辉控股已经进驻包括北京、上海、重庆、福州、杭州、武汉、西安等在内的33座一线、强二线及环一线城市。均衡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截至2020年底,金辉控股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达到3072.7万平方米,其中94.7%位于二线及核心三线城市。

(文章来源:中国网地产)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