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光伏行业公司直指“部分企业刻意营造多晶硅、硅片严重短缺的假象,助推中间贸易商、产业链各环节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表态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针对相关舆论,A股光伏产业龙头通威股份6月11日对此进行了回应。
通威股份表示:“公司不存在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的情形。无论哪个行业,产品价格是供求关系的表现,是产业布局结构是否合理的问题。我们倡导产业链各环节,回归理性,把握投资节奏,合理布局产能,以利于产业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不存在哄抬价格、囤积居奇情况
通威股份被认为是“农业(渔业)+光伏”双龙头企业,2020年,光伏业务为上市公司贡献营业收入225.02亿元。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末,公司的高纯晶硅年产能为8万吨,在建年产能超15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规模为27.5GW。
硅料对于整个光伏产业链来说,存在技术门槛高、投资金额大,投产周期长、产能弹性小、生产管控难度大的特点。据悉,由于上述原因,行业内大部分投资硅料的企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纷纷倒下,坚持发展至今的硅料企业数量并不多,而这些企业几乎至今也未能收回投资。基于硅料的投资难度以及过去投资失败的经历,近年来硅料新进及扩产的企业依然较少,因此,相对光伏行业下游大幅增长的需求来说,硅料的产能增幅非常有限。在此背景下,有行业人士此前就已分析预测称,近两年会出现“拥硅为王”的情况。
从通威股份的情况来看,公司目前产能8万吨,公司近年来已积极推出多项扩产计划,而新产能需到2021年年底才能投产。对于近日相关光伏企业表态引发的舆论关注,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严格遵照市场经济规律,不存在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的情况。光伏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市场化的状态,应尊重基本的经济规律,相信市场化调节的能力。”
多晶硅近两年仍将保持高景气度
从行业来看,多晶硅将持续保持高景气度、高盈利度状态几成业内共识。山西证券表示,预计2021年光伏装机需求较高,多晶硅供需将“维持紧平衡,价格高位有望持续到第四季度”。西南证券则在研报中指出:“2021年硅料紧平衡局面下多晶硅企业高盈利水平确定,我们认为2022年整体景气度依然较高。2022年,硅料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小,基本维持中高价位的局面。”
据悉,由于市场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未来光伏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的预期,众多行业参与者分别对工艺设备、技术路线相对成熟的硅片、电池环节大量提前布局,根据行业分析机构收集的信息,按照目前行业扩产规划和建设节奏,到2021年底,硅片产能将超过360GW,电池片产能将超过450GW。
有光伏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趋势非常确定,但目前行业产能已经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而硅料由于前期新扩产能少,加之价格的持续低谷,出现了触底反弹。同时,以硅片和电池片为主的企业因为产能过大,竞相抢购硅料,助推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包括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等环节在内,相关企业都需要回归理性,否则会出现供需失衡、价格奇高或奇低的残酷现实,这都不利于产业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在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坤看来,目前的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仍然存在一定的制约和牵制现象,体现在去年的玻璃短缺、今年的硅料涨价等环节。他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产业良性的分工合作实为共赢,可以避免十多年前‘拥硅者为王’的现象重演。优胜劣汰下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以避免资源浪费,建议产业链的企业们把更多精力放在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提高发电转换效率上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