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
一、海外:Taper在接近,但无系统性风险。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改善,经济持续回暖。但去年以来美欧以需求为导向的刺激政策,叠加疫苗分配、疫情治理上的不对称带来的生产修复滞后。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并逐渐酝酿全球性通胀风险。
当前海外尤其是美国流动性已经过剩,美联储可能已经到了开启Taper的时候。但不必过度担忧美联储Taper:若美国经济复苏强劲,叠加拜登财政刺激计划推进,推动美国企业基本面持续修复,将对美股形成强力支撑,类似13-15年;若美国经济复苏不达预期甚至再度陷入衰退,则美联储将大概率重启宽松,类似2010年3月结束QE1后,又于8月启动QE2。因此不管哪种情形,美股乃至全球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小。
二、国内:下半年进一步宽松空间有限。剔除基数扰动后,2021年年初以来,经济实际复苏已经开始由快转缓;经济动能整体呈现出内弱外强的特征,恢复更多仍然依赖于地产、出口的双轮驱动。本轮经济扩张接近顶部,但下半年经济总体环境不差,宏观基本面韧性仍在。
预计PPI筑顶后将维持1-2个季度的偏强震荡,下半年同比区间可能在5-7%之间;
2021年Q2国内流动性再度趋松,源于财政发力迟缓、国际流动性外溢、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当前可能已是全年最宽松的时候,下半年货币进一步宽松的空间有限。
三、资金面:从增量入场到存量博弈。今年资金面主要矛盾,就是从增量入场到存量博弈:一是机构资金绝对流入额较去年有所减少。基金二季度以来发行明显放缓,保险资金出现减仓,外资、理财、养老、社保、年金等维持稳定,并未大幅加仓。二是机构资金边际推动力量减弱。过去几年,机构力量由弱到强,机构话语权提升,以公募和外资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在市场中占比大幅提升。但随着市场与机构体量扩容,资金的边际推动力量有所减弱,即使绝对流入金额并未大幅下降,但其占A股流动市值比例已经出现小幅回落。
四、行情展望:走出“舒适区”,寻找高增速。
历史上,指数级别的大行情,通常伴随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或者经济繁荣带来企业盈利基本面的大幅提升。
但从目前来看,下半年海外大概率进入Taper进程,与此同时国内经济有韧性但难高增,并且通胀等压力下货币宽松空间也有限。因此,我们预计下半年指数整体仍将延续震荡。
但与过去几年集中在几个主线赛道中不同,今年的市场结构更加百花齐放,行业轮动、精选结构带来的超额收益更加显著。
今年为何不一样?核心就在于资金从增量入场到存量博弈,带来投资逻辑从“躺平”到“内卷”的改变。
过去几年,利率下行+机构增量资金加速入市,跟着外资和公募买入以茅台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就可以实现“躺平”式跑赢。2018年我们提出“跟着外资买茅台”,2019年提出“外资与内资核心资产统一战线”,这一观点几乎完美地抓住了过去几年A股投资的逻辑。2019年之前外资是最重要的增量资金,2019-2020年公募成为最大增量,内外资统一战线建立,显著改变了市场的审美偏好,外资和公募重仓的高ROE资产大幅跑赢。叠加流动性环境整体宽松,带来核心资产估值进一步抬升。
但今年利率边际上行+股市资金的主要矛盾从增量入市到存量博弈,带来投资逻辑从“躺平”到“内卷”的改变。流动性边际收紧,核心资产估值承压。且随着机构资金入市放缓,以公募为例,公募重仓股开始跑输全A指数,存量资金开始追求弹性更高的个股以增厚收益,比增速、比手速的“内卷”式投资带来今年市场风格轮动加快。
如何战胜不一样的市场?利率向上+资金存量博弈,分母端不支撑估值继续抬升,“躺赢”式投资难以跑赢,必须走出“舒适区”;今年高增长不再稀缺,估值提升方式从分母端转移至分子端,为战胜与当前不一样的市场,应当寻找高增速。
五、结构:决胜科创。1)科创板:战胜“内卷”的最强主线。2)把握业绩确定性高增机会,关注两个配置方向。
风险提示:
1、疫情发展超预期,或迟滞各国复工复产、消费修复的节奏,从而对全球经济共振复苏的趋势形成强烈扰动,动摇企业盈利改善的基础;
2、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一方面将对企业基本面形成冲击,另一方面将对当前政策中性的市场预期形成扰动。进而导致股票市场波动加剧;
3、货币、金融监管等政策超预期收紧,将导致市场流动性大幅收缩,拖累市场表现。
(文章来源:国盛证券)
文章来源:国盛证券